發表時間: 2006-11-08 07:17:46作者:
20年後,樓蘭也許只存在於傳說中
「照這樣下去,20年以後,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就再也見不到樓蘭了。」白髮蒼蒼的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新疆小河樓蘭遺址主要發現人之一楊鐮不無焦慮地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除了環境惡化,旅遊者的人為破壞是最致命的
日前,在新疆有30多年考察經驗的楊鐮,帶著「山國」和「佛龕」兩個最新發現,再次從新疆歸來。
如今讓老人最為憂心的是羅布泊荒原上環境的迅速惡化,很多遺蹟都在急速消失。與此同時,不斷湧向羅布泊的旅遊者們對文物不但毫無敬畏,還不斷加以破壞。
「失蹤的王國」浮出水面
楊鐮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說:「羅布泊北部的界山叫做庫魯克塔格山,意思就是乾旱的山,而南部的阿爾金山實際上卻是一個盆地,我們在庫魯克塔格山和阿爾金山之間的山谷裡發現了大面積古人類居住的洞穴。這裡毗鄰樓蘭,《漢書》裡說西域36 國中,有‘山國’、‘其人山居’,位置與樓蘭毗鄰。北朝之後,這個‘山國’漸漸從歷史記載中消失,因此也被稱作‘失蹤的王國’。根據考察情況推斷,我們的發現很有可能就是久已消逝的‘山國’!」然而楊鐮又謹慎地表示,這個發現還需要進一步的確實,如果得到證明的話,將是最近幾年來的最大發現。
楊鐮此行的另外一個發現,則是在庫車和敦煌之間發現了一個面積比較大的佛龕。這個佛龕的發現過程,給楊鐮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很有戲劇性,很像傳奇小說。因為我在10年前曾預言這個地方會有發現。」當時楊鐮推測的理由是「古時絲綢之路上的行人只能走90華里,100華里左右必須有井源。而走一週左右該有可以休息和朝拜的地方。就此推測,就好像折扇一樣,輻射點該在那個位置。」10年後,果然在那裡發現了佛龕。在尋找這個佛龕的路上,還發生了另外一件讓整個考察隊都後怕不已的驚險事件。「我們車隊的一輛車走錯了方向,而羅布泊中間是手機盲區,所有人都給那輛車上的人拚命地打電話,都沒有回應。然後奇蹟發生了,我們隊伍裡一個年輕人拿的特別破的一個手機突然通了一分多鐘,我趕快在這段時間裏讓離隊的車原路回來——這事很神奇,就那點時間通了,後來再也沒通過,大家現在都還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情。」
神秘的小河墓地
最早發現小河墓地的是斯文·赫定的本地嚮導奧爾德克,他有一次誤入了有「一千個棺材」的地方,後來就失去了墓地蹤跡。1934年,斯文·赫定探險考察隊的成員貝格曼又一次發現小河墓地,此地就在神秘的樓蘭文化中顯得尤為神秘,著名的「樓蘭美女」木乃伊的照片就是在此由貝格曼拍下來的。談起小河墓地的發現,楊鐮充滿感情地回憶起貝格曼書中對當時見到「樓蘭美女」木乃伊的描述:「雙目微合,好像剛剛入睡一般,漂亮的鷹鉤鼻、微張的薄唇與露出的牙齒,為後人留下一個永恆的微笑。」
貝格曼發現墓地的當天,年平均降水量常年只有8毫米的羅布泊荒原突降暴雨,平地成河。而號稱樓蘭後裔的本地居民羅布泊人口口相傳的傳說裡,小河墓地是祖先亡靈聚集之地,是不可侵擾的地方。然而在斯文·赫定的探險隊離開之後,60多年來,這個有上千座棺材的墓地在荒漠中似乎徹底消失了一般,再也沒有什麼人見過。楊鐮感到最為神秘的是當他1984年找到當年曾經和貝格曼一起參加探險隊的當地居民時,所有人的記憶都好像被刪除了一樣,絲毫不記得他們曾經去過這個地方。當地老人一再告誡楊鐮,萬萬不可打擾亡靈,否則肯定會有不幸發生。
而2001年找到小河墓地那天,在楊鐮看來也充滿了神秘色彩,頭一天風和日麗,第二天就大雪封門,而羅布泊荒原已經很久沒有下過雪。他經歷了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暈車,就像羅布泊老人預言的那樣:「說我命硬,生命不會有問題,但是出行就會不利。」作為一個無神論者的楊鐮,也不由得對預言有了幾分敬畏,「我不迷信,但是心裏一直哆嗦。」不過他堅持認為這只是心理暗示,「要破解心理暗示,因為這個地方很容易給人壓力,找不到水,又沒有家人在身邊,無人傾訴,所以容易出心理上的問題。我經歷過很多神秘事件,總覺得是心理壓力的關係。」
楊鐮還特意提出,小河墓地所在的地方本身也十分神奇,因為在新疆,地名其實是漂移的。「英蘇是新水的意思,那麼哪兒有水哪兒就叫英蘇。大沙包就更是如此了,新疆的沙包由於風速極快,經常會漂移。小河墓地所在的地方是著名的流動沙包區,然而當我們到達的時候,那裡的地形地貌和60多年前奧爾德克告訴斯文·赫定的是一模一樣的,連那條小河的走向都沒有變。」楊鐮奇怪不已。
害人的「到此一遊」
但如今,這個神秘的地方正在陷入困境,自然條件的變化在楊鐮看來,是威脅樓蘭遺蹟的一大殺手:「比如說,前段去的時候見到一個典型的古代和尚住的居室,但8月去就見不到了,原因是前一陣下了一場雨,整個塌了。」自然的力量首當其衝,而人類的力量在破壞遺蹟方面也「不甘示弱」。
上世紀80年代被中國學者重新發現的孔雀河北岸的「太陽墓地」,發現不久,楊鐮就去看過。這次回到新疆,他路過太陽墓地的時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好好的柱子在那兒,來旅遊的人就非要把它拔出來,大家都來拔,就沒剩多少了。」還有新疆的一些岩畫,總是有遊客要在上面刻「到此一遊」,「現在原本的岩畫基本上已經看不清了,」他對一些所謂的旅遊開發也憂心忡忡,「千萬不能搞成掠奪性開發,新疆的生態很脆弱,一旦邁過了界線,就再也回不來了。」
「照這樣下去,20年以後,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就再也見不到樓蘭了。」白髮蒼蒼的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新疆小河樓蘭遺址主要發現人之一楊鐮不無焦慮地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除了環境惡化,旅遊者的人為破壞是最致命的
日前,在新疆有30多年考察經驗的楊鐮,帶著「山國」和「佛龕」兩個最新發現,再次從新疆歸來。
如今讓老人最為憂心的是羅布泊荒原上環境的迅速惡化,很多遺蹟都在急速消失。與此同時,不斷湧向羅布泊的旅遊者們對文物不但毫無敬畏,還不斷加以破壞。
「失蹤的王國」浮出水面
楊鐮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說:「羅布泊北部的界山叫做庫魯克塔格山,意思就是乾旱的山,而南部的阿爾金山實際上卻是一個盆地,我們在庫魯克塔格山和阿爾金山之間的山谷裡發現了大面積古人類居住的洞穴。這裡毗鄰樓蘭,《漢書》裡說西域36 國中,有‘山國’、‘其人山居’,位置與樓蘭毗鄰。北朝之後,這個‘山國’漸漸從歷史記載中消失,因此也被稱作‘失蹤的王國’。根據考察情況推斷,我們的發現很有可能就是久已消逝的‘山國’!」然而楊鐮又謹慎地表示,這個發現還需要進一步的確實,如果得到證明的話,將是最近幾年來的最大發現。
楊鐮此行的另外一個發現,則是在庫車和敦煌之間發現了一個面積比較大的佛龕。這個佛龕的發現過程,給楊鐮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很有戲劇性,很像傳奇小說。因為我在10年前曾預言這個地方會有發現。」當時楊鐮推測的理由是「古時絲綢之路上的行人只能走90華里,100華里左右必須有井源。而走一週左右該有可以休息和朝拜的地方。就此推測,就好像折扇一樣,輻射點該在那個位置。」10年後,果然在那裡發現了佛龕。在尋找這個佛龕的路上,還發生了另外一件讓整個考察隊都後怕不已的驚險事件。「我們車隊的一輛車走錯了方向,而羅布泊中間是手機盲區,所有人都給那輛車上的人拚命地打電話,都沒有回應。然後奇蹟發生了,我們隊伍裡一個年輕人拿的特別破的一個手機突然通了一分多鐘,我趕快在這段時間裏讓離隊的車原路回來——這事很神奇,就那點時間通了,後來再也沒通過,大家現在都還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情。」
神秘的小河墓地
最早發現小河墓地的是斯文·赫定的本地嚮導奧爾德克,他有一次誤入了有「一千個棺材」的地方,後來就失去了墓地蹤跡。1934年,斯文·赫定探險考察隊的成員貝格曼又一次發現小河墓地,此地就在神秘的樓蘭文化中顯得尤為神秘,著名的「樓蘭美女」木乃伊的照片就是在此由貝格曼拍下來的。談起小河墓地的發現,楊鐮充滿感情地回憶起貝格曼書中對當時見到「樓蘭美女」木乃伊的描述:「雙目微合,好像剛剛入睡一般,漂亮的鷹鉤鼻、微張的薄唇與露出的牙齒,為後人留下一個永恆的微笑。」
貝格曼發現墓地的當天,年平均降水量常年只有8毫米的羅布泊荒原突降暴雨,平地成河。而號稱樓蘭後裔的本地居民羅布泊人口口相傳的傳說裡,小河墓地是祖先亡靈聚集之地,是不可侵擾的地方。然而在斯文·赫定的探險隊離開之後,60多年來,這個有上千座棺材的墓地在荒漠中似乎徹底消失了一般,再也沒有什麼人見過。楊鐮感到最為神秘的是當他1984年找到當年曾經和貝格曼一起參加探險隊的當地居民時,所有人的記憶都好像被刪除了一樣,絲毫不記得他們曾經去過這個地方。當地老人一再告誡楊鐮,萬萬不可打擾亡靈,否則肯定會有不幸發生。
而2001年找到小河墓地那天,在楊鐮看來也充滿了神秘色彩,頭一天風和日麗,第二天就大雪封門,而羅布泊荒原已經很久沒有下過雪。他經歷了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暈車,就像羅布泊老人預言的那樣:「說我命硬,生命不會有問題,但是出行就會不利。」作為一個無神論者的楊鐮,也不由得對預言有了幾分敬畏,「我不迷信,但是心裏一直哆嗦。」不過他堅持認為這只是心理暗示,「要破解心理暗示,因為這個地方很容易給人壓力,找不到水,又沒有家人在身邊,無人傾訴,所以容易出心理上的問題。我經歷過很多神秘事件,總覺得是心理壓力的關係。」
楊鐮還特意提出,小河墓地所在的地方本身也十分神奇,因為在新疆,地名其實是漂移的。「英蘇是新水的意思,那麼哪兒有水哪兒就叫英蘇。大沙包就更是如此了,新疆的沙包由於風速極快,經常會漂移。小河墓地所在的地方是著名的流動沙包區,然而當我們到達的時候,那裡的地形地貌和60多年前奧爾德克告訴斯文·赫定的是一模一樣的,連那條小河的走向都沒有變。」楊鐮奇怪不已。
害人的「到此一遊」
但如今,這個神秘的地方正在陷入困境,自然條件的變化在楊鐮看來,是威脅樓蘭遺蹟的一大殺手:「比如說,前段去的時候見到一個典型的古代和尚住的居室,但8月去就見不到了,原因是前一陣下了一場雨,整個塌了。」自然的力量首當其衝,而人類的力量在破壞遺蹟方面也「不甘示弱」。
上世紀80年代被中國學者重新發現的孔雀河北岸的「太陽墓地」,發現不久,楊鐮就去看過。這次回到新疆,他路過太陽墓地的時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好好的柱子在那兒,來旅遊的人就非要把它拔出來,大家都來拔,就沒剩多少了。」還有新疆的一些岩畫,總是有遊客要在上面刻「到此一遊」,「現在原本的岩畫基本上已經看不清了,」他對一些所謂的旅遊開發也憂心忡忡,「千萬不能搞成掠奪性開發,新疆的生態很脆弱,一旦邁過了界線,就再也回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