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58年,主席毛澤東, 省委第一書記吳芝圃,共同參與了一項錯誤的決策,使「引黃灌溉」變成了一場加重土地鹽鹼化的災難. 「只灌不排」造成地下水位抬高,導致土壤次生鹽鹼化。
作者:taodax 中國深圳
時間:2007年2月3日
主題: 鹽鹼地的秘密
主持人:王老師.
[週末科學俱樂部]會員:001,002,003,…..008
王老師:這裡有個新聞線索,美國的公共電視臺PBS在播放一套關於中國的記錄片,現在大家一起去看看會發現什麼有趣的東西.
同學001很快在PBS網站查到如下報導,大家七嘴八舌地翻譯了出來:
第3集 [變幻的自然] [Shifting Nature]
「the goverment has spent US$ 350 millions on a project in Hongsipu to create fertile farmland in the middle of the desert. Water is pumped uphill from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n used to irrigate 150 square miles of field.400,000 people have been resettled to Hongsipu from drought-stricken areas. Such projects are controversial, however, because despite improving the lives of many people,they drained the Yellow River.」
政府花了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億)在Hongsipu搞了一個項目, 在沙漠裡創造了一片耕地,把黃河的水泵送上山來澆灌這150平方哩(388平方公里)的土地.有40萬人從受旱災蹂躪的地區移民到了這裡.這種項目是引起爭議的,因為它們改善了許多人的生活,卻在猛吸黃河水.」
同學們爭論了一番之後.王老師說:
讓我們查出Hongsipu是哪裡.中國的報導講了什麼.於是找到了以下4篇:
[讓黃河水遍地生金——寧夏紅寺堡灌區見聞]
2000年08月06日《人民日報》
一個名為「寧夏扶貧揚黃工程」的大項目,經過一段時間的論證後,終於在1995年誕生了。 這個中國的「天字一號」移民扶貧工程,當時計畫開發200萬畝水澆地,實現移民100萬人的宏偉目標。
同年5月,在無垠的中寧縣紅寺堡荒原上,寧夏扶貧揚黃一期工程奠基了。
時至今日,紅寺堡灌區已基本建成3個主泵站和3條主幹渠,已形成可灌溉27萬畝,移民10多萬人的能力。
[GDP兩年翻一番 紅寺堡開發區成立8年創扶貧奇蹟]
2006年10月08日 [寧夏日報]
1998年自治區黨委決定成立紅寺堡開發區工委,主要搬遷同心、海原、原州、彭陽、西吉、隆德、涇源7縣(區)生活在貧困帶上的貧困戶,依托扶貧揚黃灌溉工程,在36.65萬畝荒漠、半荒漠的旱地和草原上建設全國最大的扶貧移民開發區。
[寧夏紅寺堡5000多畝草原退草還耕 遭到破壞]
2005年12月19日 [人民日報]
紅寺堡開發區是寧夏的一個移民區,境內流沙活動十分強烈。11月中旬以來,開發區邊緣的5000多畝荒漠草原遭到破壞,被「退草還耕」,變成了幾乎毫無遮蓋的流沙裸地。
據開荒的農民講,他們這樣做是迫不得已,因搬遷過來時分配的土地大部分無法耕種,而且有的還沒有分到土地,所以只好自己重新開墾。
[寧夏扶貧揚黃灌溉工程紅寺堡灌區鹽漬化發展趨勢預測]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 ] 2005年04期 余秋生 , 於艷青 , 薛忠岐 , 楊江平 ,
紅寺堡灌區是寧夏為使寧南山區人民脫貧致富而建立的移民開發區.在工程規劃過程中,由於未進行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工作,盲目採取揚黃灌溉方式,使部分灌區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土壤次生鹽漬化.通過對灌區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及土壤次生鹽漬化形成的背景條件的綜合分析,對其發展變化趨勢進行了預測.
預測結果紅寺堡灌區最適宜的農業開發揚黃灌溉區面積有117.94 km2;
適宜的農業開發揚黃灌溉區面積有322.36 km2;
較適宜的農業開發揚黃灌溉區面積有21.82 km2;
需謹慎的農業開發揚黃灌溉區面積有106.44 km2.
同學002提出一個問題:
為什麼第一篇說: 「1995年誕生了」,而第二篇中卻說「紅寺堡開發區成立8年」?
同學們熱烈地商討一番後認為:
1 可能是為了滿足條件來寫「GDP兩年翻一番」的 「奇蹟」,而前幾年沒怎麼「翻番」就不算了;
2 也可能是為了強調「紅寺堡開發區」這個1998年才成立的機構的業績.
王老師嘴上沒說什麼,但心裏在納悶:
這些學生怎麼會有如此強的思想穿透力,和自己年輕時」讀什麼信什麼」的單純相比,差別太大了啊.這難道說明人腦在進化嗎?
同學003突然指著第四篇報導驚叫起來,把大家嚇了一跳:
看!這是什麼: 「在工程規劃過程中,由於未進行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工作,盲目採取揚黃灌溉方式,使部分灌區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土壤次生鹽漬化.」
大家不約而同緊張地把眼光集中到王老師的臉上,似乎要在他說話之前就從他的表情上需求出答案.
王老師一邊在腦海迅速地搜索合適的解答,一邊鎮靜地說:
政府工作有時也會出漏洞,我們人類總是在不斷的「試錯法」中取得進步的. 「試錯」的英文是 「try-error」,作為教師, 通過解釋現象來把學生的疑惑降到最低點似乎是他的本份.
聰明的女生005提醒了大家:
「黨的好幹部焦裕錄」不是早就治好了蘭考的鹽鹼地了嗎?!那已經是40年前的事情了. 「try-error」之後要加上「correction」,不能總重複同樣的error啊!
同學006模仿著電影裡外國科學家的老成口氣說:
據我記憶所及:焦裕錄是犧牲在縣委書記的崗位上,但他並沒有治好鹽鹼地.至少書裡沒提到這一點.
王老師趕快把話題引向焦裕錄的河南蘭考縣(不能讓學生對紅寺堡的追問走得太遠了,當下的學者都盡量避開現實,最好只談100年前的事情.):
好,讓我們馬上先把蘭考的來龍去脈查清楚吧.
不一會兒,查到了以下資料:
[焦裕祿的泡桐情緣] [摘錄] 2006-10-13 中國環境報
焦裕祿是山東淄博人。20世紀60年代初,他從洛陽的中國第一拖拉機廠調到蘭考縣出任縣委書記。當時,我國正在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東隴海鐵路線上的蘭考火車站候車室內外擠滿了往外逃荒的災民,整個蘭考縣的生態環境正遭受著風沙、澇漬、鹽鹼「三害」的肆虐。在這塊曾被蔣介石下令掘開黃河花園口大堤而被淤漫的黃土地上,晴天風沙蔽日,雨天澇漬成災,平時鹽鹼泛白,土地已經嚴重沙化和鹽鹼化,退化的農業生態環境已經無法承載當地眾多災民的生存負荷。
焦裕祿秉承「嚼別人的饃不香」的理念,率領縣委一班人走遍了全縣每一個鄉村,與農村幹部探求救災之路。經過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之後,他認為,蘭考之所以長年遭災,關鍵是生態環境嚴重惡化,土地貧瘠得甚至連播下去的種子也收不回來,農民只能靠種些紅薯等耐沙耐鹽鹼作物維持生存。在這種狀況下,單一性地組織救災扶貧不能解決根本性的問題,治本之策就是有效改善蘭考的農業生態環境。蘭考縣委成立了「三害」治理辦公室,焦裕祿親自兼任辦公室主任,並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經過科學篩選,決定在全縣推廣栽種泡桐樹。
如今,這些當年的幼苗已長成參天大樹,整個蘭考的生態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四十多年前土是白花花的、水是苦咸澀重的、地裡只有稀疏莊稼的蘭考,如今處處泡桐樹成蔭,大量的泡桐板材運往全國各地製造人造板,甚至還漂洋過海遠銷到日本製作具有民族傳統的木屐和姑娘們出嫁時作為嫁妝的輕質箱篋。
[記者博客]:1963年焦裕祿在河南省蘭考治理鹽鹼地
蘭考以前是河南最窮的縣,風沙、乾旱、鹽鹼地,寸草不生,人們拿著證明出去討飯。「縣委書記的榜樣」河南省蘭考縣縣委書記焦裕祿(1922-1964)為改變蘭考面貌,號召種泡桐樹,改良水土,累死在蘭考。我們這輩人都記得的。
聽說後來蘭考人引黃河水,利用河水淤泥覆蓋了鹽鹼地,改變了蘭考面貌。我今天看到蘭考種滿了玉米,公路也被佔道晒玉米,一片豐收景象。這說明觀念的改變有時是很重要的。
為張欽禮所做的申訴——焦裕祿身後鮮為人知的一樁大冤案
新華社離休記者 陳健 03-12
張欽禮回到蘭考被委任為蘭考縣革委會主任,這是他從抗日戰爭到現在第一次成了蘭考的第一把手。他首先從監獄中放出被秦、周逮捕的一千二百多名幹部群眾,恢復了四千名黨員的黨籍,整修了焦裕祿紀念館,然後著手繼續實施焦裕祿生前制定的除三害規劃。他帶領群眾,用一年多時間,利用黃河水淤灌二十二萬畝鹽鹼地為良田,制定了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文件。以上這一切,日後,都成了張欽禮被逮捕判刑的依據。
「焦裕祿現象」與鄉村建設 [摘錄]
作者: 何慧麗| 2005-08-30 [鄉村建設與合作經濟網]
當地有沒有一些典型經驗可以汲取?焦裕祿所帶領的調查隊,不只是調查問題,而且注意發現並提煉農民們用來解決問題的寶貴經驗和常識。治風沙的辦法就是這樣找出來的。當時蘭考縣「三害」調查隊的同志提議,有講造林固沙的,有說挖防風溝的,有說打防風牆的,但焦裕祿認為這些辦法慢了點;也有講國外的一種瀝青固沙法,即每畝沙丘上用30公斤的瀝青加以覆蓋,但焦裕祿認為這個辦法並不適合只有人多的中國。太慢的辦法不行,太洋的花錢的辦法也不行。認為真正的辦法應是到群眾中去尋找。.....治理鹽鹼荒的有效辦法也來自於在調查中發現的一個個案。一天,焦裕祿來到重鹼區秦砦大隊,發現大片大片的土地上,鹽鹼不見了,一畦一畦的全是赭紅色的淤土,長著各種各樣的生氣勃勃的青菜。原來,是該村的農民們經過深翻土地,挖下齊腰深的壕溝,把兩三尺下面的紅淤土翻到上邊來。這種辦法叫深翻壓鹼,改良土壤。
治鹽鹼的辦法也是如此。有經驗的老農是一筆財富。當時,要辨別鹽鹼的種類,沒有錢買國外的先進機器,焦裕祿就去請教有經驗的老農,從老農那兒,他知道了鹽鹼地的種類有鹽鹼、白不咸鹼、鹵鹼、馬尿鹼等;在乾旱季節,他還親自用舌頭辨別鹽鹼的種類和土的含鹼量;秦砦村經驗豐富的老大爺告訴他,30年前這地方就是淤土地。黃河決口,一下子變成了鹽鹼地。現在把淤土翻上來,就可以變成肥沃良田。而且,老大爺頗有信心地認為,一個村子幾千口人,用他一年、二年、三年,別說用鐵锨翻,就是用嘴巴啃,也能一口口地把全村的幾千畝地啃掉。焦裕祿非常讚賞這種蠶吃桑葉的愚公移山的做法,就從縣裡撥來幾萬斤糧食和幾千元救濟款,支援秦砦群眾翻淤壓鹼。而且在蘭考大地宣傳秦砦治理鹽鹼地的決心和經驗。這些老土的辦法低成本,很有效,很適用。焦裕祿總結的治鹼經驗是:分清輕重,區別對待,這是方針;翻淤壓鹼,開溝淋鹼,打埂躲鹼,臺田試種,引進耐鹼作物,這是方法。
王老師和同學們於是得到了對蘭考解決鹽鹼地4條不同的說法:
1 栽種泡桐樹
2 用河水淤泥覆蓋了鹽鹼地
3 淤灌
4 深翻壓鹼,改良土壤。
同學007搜索「淤灌」得到了一個答案:
引洪淤灌 來自 維客
warping irrigation
引用高含沙洪水入田進行灌溉和淤地。又稱引洪漫地。中國北方黃土高原及土石山區,雨量少,氣候乾旱,植被差,但7、8月間多暴雨,產生的地面徑流挾帶大量泥沙,彙集於溝道、河流,形成高含沙洪水,含沙量常達到數十至數百公斤每立方米。洪水中所含泥沙以粉粒和粘粒為主,並有比較豐富的有機質和氮、磷、鉀等營養成分。引用這種洪水澆地,有抗旱保墒、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結構等多種效益。對於地勢低窪的鹽鹼地和沼澤地,引洪淤灌可墊高地面和淋洗土壤鹽分,有顯著的土壤改良效果。引洪淤灌不僅對農業生產有利,而且對削減中小河流的洪峰流量,減少河道輸沙量也有好處。引洪淤灌在甘肅、陝西、山西、內蒙古、河北、山東,以及遼寧等省、自治區的許多地方被廣泛採用。
引洪淤灌在中國有悠久歷史,公元前5∼前4世紀時,魏國引漳河渾水灌溉鄴(今河北臨漳縣)田,改良鹽鹼地,農民大得其利(見引漳十二渠)。《漢書.溝洫志》記載,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白公引涇水灌田4500多頃,故名白渠,民眾讚頌道:「……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糞即淤的意思。據《夢溪筆談》記載,唐、宋兩代在安徽宿州及河北深州、冀州、滄州和瀛州等地區,引用汴水及黃河、滹沱河、漳河水淤田改土效益很顯著。
原來,第2項的「用河水淤泥覆蓋了鹽鹼地」只是第3項「 淤灌」的一部分.
這回輪到博學的王老師驚訝了,因為他記得:
2005-09-24[鳳凰衛視] 口述歷史節目 [張廣友:大飢荒親歷記] 中講:
"可是華北平原這一帶,像山東,河南,特別是魯西北是黃河下游衝擊的平原,而且這一帶,當時由於引黃工程,把黃河扒了個口子,去灌溉。大躍進時期,使勁灌,灌完了以後排不出去,太陽一蒸發,這地,平坦地全都一片鹽鹼,不要說糧食,連草都不長。"
那麼,矛盾的情況出現了:為什麼同是「引黃灌溉」,河南省的蘭考縣可以"用黃河水淤灌二十二萬畝鹽鹼地為良田",而其它地方卻出現相反情況--引黃灌溉的河水蒸發後產生了鹽鹼地? 為什麼在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成功的方法到了現代反而會連連失靈了呢?
同學們此刻都明顯地興奮起來,眼睛瞪得大大的,彷彿福爾摩斯在破案時發現了新的智力挑戰.
王老師說:我們先來搞清土地鹽鹼化的定義:
土壤鹽鹼化
是指土壤含鹽量太高(超過0.3%),而使農作物低產或不能生長。
形成鹽鹼土要有兩個條件:
一是氣候乾旱和地下水位高(高於臨界水位);
另一是地勢低窪,沒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鹽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該地區又比較乾旱,由於毛細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發後,便留下鹽分:日積月累,土壤含鹽量逐漸增加,形成鹽鹼土;如是窪地,且沒有排水出路,則窪地水份蒸發後,即留下鹽份,也形成鹽鹼地。
這時,一直沒發言的同學008敏銳指出:
看,[為張欽禮所做的申訴]一文裡為什麼還會有:「以上這一切,日後,都成了張欽禮被逮捕判刑的依據。」這一句? 按推理結果應該是失敗的, 如果他當時真治理好了鹽鹼地,怎麼會有這一條罪狀?
王老師說:看來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搜索不同的證據.
一聲令下,同學們5分鐘就拿出新的資料,此時,大家都感覺到王老師就是偉大的福爾摩斯,而學生都是他的助手華生,在參與破解歷史之迷的關鍵時刻:
[另一個中國] 米裡亞姆.倫敦, 伊凡.倫敦 (London Miriam & Ivan) 著 1976
飢餓:第一部分 三面死亡紅旗
為灌溉華北乾旱的麥田使它們變成高產稻田而制訂了糟糕的計畫,導致了大片良田的全面鹼化。
[吳芝圃與河南大躍進運動]
徐明 [二十一世紀] 一九九八年八月號第四十八期
據說,大躍進運動中名噪一時的河南省省長、後來的省委第一書記吳芝圃在「信陽事件」批判會議上承認:「我欠河南五千萬人民的債一輩子也還不清。」 1958 年風雲一時的吳芝圃,曾提出「躍進的哲學」,是當時的「左王」;但大躍進失敗以後至今天,他一直受到河南人民的唾罵。
.............
由於強行突擊達到灌溉面積指針,河南大引大灌黃河水,造成田地嚴重次生鹽鹼化, 1961 年鹽鹼化面積達 519.88 萬畝,嚴重破壞農業生態。
1958-1959 年,河南平原地區還大肆開挖人工運河,企圖把海河、淮河、漢江與黃河串聯起來;此外又大搞「長籐結瓜」灌溉體系,甚至平地堆土作蓄水池,搞所謂「一塊地對一塊天」。可是在瞎指揮和行政命令之下,經常是圖紙未出,大樣未放,民工已揮鍬破土。為了一兩年實現水利化,河南竭盡了人力、財力,然而在繼而到來的大旱災中,水利化的「成果」基本上沒有發揮效益。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作家任彥芳 2003年 [摘錄]
第7章 [滾滾黃河水] P174-184
1958年8月8日
毛主席十分關心蘭考的農田水利建設和對鹽鹼,沙荒的治理.
毛主席指著鐵路西側的地問:"這里長莊稼不長?"
程約俊回答:"這裡是鹽鹼荒地,我們正在三義寨修一個大閘,把黃河水放出來淤灌成好地,就長莊稼了."
程約俊拿出蘭考縣引黃淤灌水利建設規劃藍圖請主席看.
毛主席看後很高興地說:"你們蘭考縣,這個規劃實現了,就和江南蘭溪縣一樣了."
.........
2001年
我問孟局長:為什麼1958年引黃灌溉變江南的理想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才逐漸實現?
孟慶國說了沈重的事實:
引水渠在蘭考故道建了3個蓄水沉沙池,放水後已淤高了0.5-3米,當時只考慮快引黃河水去灌溉土地,卻沒有考慮大自然有它的規律,引黃把排水出路打亂了! 水只灌不排,像人得了腸梗阻,加重了澇災,由於引黃使地下水位增高,加重了土地鹽鹼化......
追蹤至此,迷底竟是這樣!:
在穿越這鹽鹼地歷史的迷霧時,大家無意中揭開了隱藏著的一個「大秘密」:1958年,主席毛澤東, 省委第一書記吳芝圃,共同參與了一項錯誤的決策,使「引黃灌溉」變成了一場加重土地鹽鹼化的災難. 「只灌不排」造成地下水位抬高,導致土壤次生鹽鹼化。
此時,寂靜籠罩在[科學俱樂部]裡,空氣是那樣令人窒息,有人覺得要哭出來,有人聽到內心在電閃雷鳴;迷案被破了,卻並沒有期待中的快樂,相反大家寧願這不是真的:戰國時成功的方法,到1958年時被誤用了, 這一不光彩的歷史記錄竟被抹掉了,再用焦裕祿的光輝來掩蓋它,人民蒙在鼓裡,導致進入40年後的寧夏紅寺堡開發區,由於缺少充分的科學論證而重演同樣的失誤!政府、媒體、科學界,教育界都有意在躲避和遺忘這可怕的教訓嗎?難道「實事求是」是句空話嗎?
現在,空前的氣候巨變正在挑戰人類社會的應變能力,任何的信息封鎖都是對人類的犯罪.
為什麼歷史會出現這樣結果? 王老師為了減輕意外發現給同學帶來的的震動, 對於中國歷史上這一最愚蠢的時期,他希望能夠給學生們一個可以理解的解釋:
「多年的戰爭使中國缺少科學人材的培養,缺少科學知識的積累和傳播;1957年的「反右運動」,使當時廣大的知識份子和幹部再也不敢說出真話了.當錯誤政策在醞釀時,[憲法]被踐踏.知識是缺位的,良心被壓制,於是狂熱和愚昧逐漸統治了中國.1959年,連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也因為批評毛澤東的錯誤政策被拔黜和批判.
也許,我們中國人的大腦構造對科學的方法太不習慣了.如果大家都盡量多地愛上科學,歷史上的許多愚蠢就會避免.政治的科學就是民主制度,專制制度就是不講科學方法的政治.
[學蘇俄制度—剝奪人民的言論自由—反右—大躍進—鹽鹼地加重—掩蓋高層錯誤--紅寺堡土壤鹽鹼化問題],這是一個複雜又漫長的因果關係鏈,將來你們中有人會用更詳盡的資料來證明它.」
同學001聽上去似乎要哭出來了,問道:
難道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宣傳焦裕祿時,大家都不提蘭考鹽鹼地是怎麼形成的? 我們偉大的革命領袖怎麼可能會這樣做?他們會不會是受到下邊幹部的矇騙!難道當時的國人是進了小雷音寺的唐僧師徒嗎?
同學002說:
對,如果當時就在課本和電影裡把真相告訴人們, 今天的紅寺堡開發區不是就不會重蹈1958年蘭考的覆轍了嗎?
接下來又是一番熱烈的議論,同學們一致建議寫信給教育部,要求在關於焦裕錄的課文中加入 「引黃灌溉-鹽鹼地」的教訓,讓全國的中小學生都掌握必備的科學知識和歷史知識,讓知識造福於人類, 讓歷史的悲劇不再重演.
被學生朝氣蓬勃的熱情所感染了, 王老師從沮喪中恢復了過來,說:
我們的老祖宗是多麼的智慧,公元前5∼前4世紀時就發明瞭「 引洪淤灌,改造土壤」的方法.相比之下公元前3500年左右在兩河流域下游形成的燦爛文明--蘇美爾文明竟因為長期不當灌溉導致的土地鹽鹼化而消失了.
我剛找到一篇好文章--[生態環境的破壞導致蘇美爾文明的滅亡 ] 作者:吳宇虹 2003-2-5
.....其遺物被埋在沙丘之下達二千年之久,直到19世紀下半葉的考古發掘才重見光明。
兩河流域古文明滅絕的原因是複雜的。一方面,外部的新興文明如希臘和伊斯蘭文明的征服和取代是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過度的農業開發惡化了先天不足的生態環境也是一個主要的內因。
1982年,美國著名亞述學家雅各布森在《古代的鹽化地和灌溉農業》一書中論述了兩河流域南部蘇美爾地區灌溉農業和土地鹽化的關係,並指出這是蘇美爾人過早退出歷史舞臺的重要原因。
南伊拉克(蘇美爾)的土壤是肥沃的沖積粘土,宜於穀物種植。但氣候乾旱少雨,灌溉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
然而,土壤和河水中都含有可交換的鈉離子和鹽。通常,鈉離子和鹽被水帶到地下水層中,只要地下水位與地表層保持一定的正常距離,含鈉和鹽的地下水就不能危害農田。古蘇美爾人只知澆灌而不知土壤中的鹽分必須用充足的水加以過濾,並完全排泄出去,結果是當地地下水層的鹽分逐年加重。當過度的積水滲入地下水時,含鹽的水位就會上升,在土壤的毛細管作用幫助下侵入地表層,使土壤鹽鹼化。
王老師沈重地說:
我們看到.我國鹽漬土有9913萬公頃,(約15億畝,而中國的耕地是18億畝) 大部分分布在西北,主要有新疆、甘肅的河西走廊,清海的柴達木盆地,內蒙的河套平原,寧夏的一些低窪地區,黃淮海平原,東北平原的西部及濱海地區。
寧夏河套平原現有鹽漬化耕地203.4萬畝,佔耕地面積的40%,
內蒙河套平原灌區範圍內鹽漬地357.6萬畝,佔耕地面積的50%。
河套平原(包括前套後套)鹽漬化土地總面積約1605萬畝,佔宜農土地面積的64%。
.....
中國成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
說到這裡,王老師再也保持不住慣有的鎮靜了,忽地站了起來,聲音漸漸變得堅定而激昂起來,似乎是在對眾多不在場的愛好科學的同學呼籲:
"同學們,多虧了網際網路--這個偉大的發明,愚昧再也無法靠暴力取勝了.任何專制的圍牆也無法再封閉人民的智慧了.知識就是力量.上了網際網路的知識就是無敵的力量.
未來就靠大家的努力了! 上網來尋找知識創造知識吧,網際網路才是你們真正的大學.」
就這樣.一個有趣而難忘的週末科學探險暫時結束了,走出俱樂部的大門,大家都感到思想變得敏銳了許多,還有更多迷團等待著我們去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