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4-17 13:13:07作者:金沙編譯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經濟條件無疑相當吸引人。它的市場龐大,工資低廉,勞動力幾乎無窮無盡。而中國的政府為了吸引外資,也允諾了種種優惠。對於任何企業公司,這些都是重要的考慮因素。然而在許多的優待下,卻掩藏著一個死亡陷阱,可以使許多資金龐大的國際公司在一夜之間變成一文不名。對於資金不多的小型企業,更是如此。
就拿加拿大的魁斯特製藥公司(Quest PharmaTech )來說吧,它的遭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家公司的原名是Altachem Pharma,總部在加拿大阿伯塔省(Alberta)的愛德蒙頓市(Edmonton)。它於1999年公開上市,市場總投資額接近7千萬美元,主要負責人是馬蒂亞拉堪(Ragupathy Madiyalakan)先生。上市不久,就被中國的商業機會打動,想結合中國的廉價勞工,生產盛裝藥粉的葡萄糖膠囊,然後賣進中國快速成長的巨大市場。
然而Altachem Pharma製藥公司不知道的是,它在進入中國的第一天就已經注定了失敗的命運。魁斯特的失敗在於它的天真,和中國致命的商業環境。中國市場的慘烈競爭,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從通用汽車公司到南韓的樂高電子(LG Electronics),沒有一家國際公司不被中國市場燒得體無完膚。
還沒有調查中國的市場需不需要它的產品,Altachem公司就決定與中國上海市一個行政區攜手合作,開設工廠。中國官員說會替他們的公司減稅,幫他們弄到一個40,000平方英尺的工廠,加上庭院整理和守衛人員,坐落在上海的一個新工業園裡。一切似乎很順利,然而公司和政府之間的商業合作從起頭就遭到技術上的困難。
這家公司從義大利進口一部價值1百萬美元的機器,卻不能用,因為這部機器使用甜菜製成的細糖為原料,在中國的規矩則是使用甘蔗為原料。公司沒有從總部派出任何人到中國去監督工廠的運作,只依靠一個中國經理,而這個人被僱用為經理只是因為公司裡的一名加拿大籍華人說他在國內認識一個會說英語的人。
不到一年,Altachem 的夥伴就和不賺錢的公司拆夥,讓加拿大人去面對工廠的50年租約。他們決定繼續做下去,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處理文件檔案,把錢轉過來給工人支薪,還當場抓到他們的中國經理利用工廠經營自己的生意。他們不得不僱用一位加拿大工頭來管理工廠,因而在應付腐敗官僚的支出上增加更多的費用。
當事實證明他們不可能賺錢時,Altachem 決定發展另外一條生意線,卻被新的環保法擋住,無法動彈。沒有現金週轉,無法可想,只好賣掉工廠。但是到尋找買家時,竟發現土地並不屬於公司。 Altachem的原來夥伴,上海市的一個行政區,在合約上有義務給他們土地權狀,卻被高層擋住,認為該行政區沒有這個權力。陷在上海市政府的兩派鬥爭中,公司只好將工廠以14萬5千美元的代價賣回給市政府,這筆錢只是當初購買工廠所花費的2200萬元的一個極小部分。把錢移出中國,公司需要從6個不同的政府單位拿到14個批准狀。
更多的在後面。一名住在美國的華人中介說服了公司,表示他能夠替公司找到一名中國配銷商,於是 Altachem 付出一大筆中介費,開始投資另一項科技。他們的新夥伴是一個羊毛產品的製造商,正在設法進入製藥界。公司投資了3 百萬美元發展一種高品質的殺菌劑,但是6個月以後,由於不理解生物化學的產品需要時間,這名不耐煩的夥伴甩手而去。對於有價限的中國市場來說,他們的產品又太貴,沒有人願意出售或配銷他們的產品, Altachem 終於在2005年宣告放棄。
兩年來,這家公司用盡了一切方法試圖衝出中國這個泥沼,甚至換掉公司名稱,解雇以前的行政人員。但是顯然做得不夠。製藥公司損失了幾百萬美元,憤怒的投資人將公司的市場總投資額從接近7千萬美元削減到2千9百萬美元。
據估計,該公司總共損失了6百萬美元,3百萬是運作費,1百萬是外幣的匯兌,以及將公司撤出中國所扣的稅金。負責人馬蒂亞拉堪說,大公司也許在中國可以生存,小公司可絕對不行。
(未完待續)
就拿加拿大的魁斯特製藥公司(Quest PharmaTech )來說吧,它的遭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家公司的原名是Altachem Pharma,總部在加拿大阿伯塔省(Alberta)的愛德蒙頓市(Edmonton)。它於1999年公開上市,市場總投資額接近7千萬美元,主要負責人是馬蒂亞拉堪(Ragupathy Madiyalakan)先生。上市不久,就被中國的商業機會打動,想結合中國的廉價勞工,生產盛裝藥粉的葡萄糖膠囊,然後賣進中國快速成長的巨大市場。
然而Altachem Pharma製藥公司不知道的是,它在進入中國的第一天就已經注定了失敗的命運。魁斯特的失敗在於它的天真,和中國致命的商業環境。中國市場的慘烈競爭,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從通用汽車公司到南韓的樂高電子(LG Electronics),沒有一家國際公司不被中國市場燒得體無完膚。
還沒有調查中國的市場需不需要它的產品,Altachem公司就決定與中國上海市一個行政區攜手合作,開設工廠。中國官員說會替他們的公司減稅,幫他們弄到一個40,000平方英尺的工廠,加上庭院整理和守衛人員,坐落在上海的一個新工業園裡。一切似乎很順利,然而公司和政府之間的商業合作從起頭就遭到技術上的困難。
這家公司從義大利進口一部價值1百萬美元的機器,卻不能用,因為這部機器使用甜菜製成的細糖為原料,在中國的規矩則是使用甘蔗為原料。公司沒有從總部派出任何人到中國去監督工廠的運作,只依靠一個中國經理,而這個人被僱用為經理只是因為公司裡的一名加拿大籍華人說他在國內認識一個會說英語的人。
不到一年,Altachem 的夥伴就和不賺錢的公司拆夥,讓加拿大人去面對工廠的50年租約。他們決定繼續做下去,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處理文件檔案,把錢轉過來給工人支薪,還當場抓到他們的中國經理利用工廠經營自己的生意。他們不得不僱用一位加拿大工頭來管理工廠,因而在應付腐敗官僚的支出上增加更多的費用。
當事實證明他們不可能賺錢時,Altachem 決定發展另外一條生意線,卻被新的環保法擋住,無法動彈。沒有現金週轉,無法可想,只好賣掉工廠。但是到尋找買家時,竟發現土地並不屬於公司。 Altachem的原來夥伴,上海市的一個行政區,在合約上有義務給他們土地權狀,卻被高層擋住,認為該行政區沒有這個權力。陷在上海市政府的兩派鬥爭中,公司只好將工廠以14萬5千美元的代價賣回給市政府,這筆錢只是當初購買工廠所花費的2200萬元的一個極小部分。把錢移出中國,公司需要從6個不同的政府單位拿到14個批准狀。
更多的在後面。一名住在美國的華人中介說服了公司,表示他能夠替公司找到一名中國配銷商,於是 Altachem 付出一大筆中介費,開始投資另一項科技。他們的新夥伴是一個羊毛產品的製造商,正在設法進入製藥界。公司投資了3 百萬美元發展一種高品質的殺菌劑,但是6個月以後,由於不理解生物化學的產品需要時間,這名不耐煩的夥伴甩手而去。對於有價限的中國市場來說,他們的產品又太貴,沒有人願意出售或配銷他們的產品, Altachem 終於在2005年宣告放棄。
兩年來,這家公司用盡了一切方法試圖衝出中國這個泥沼,甚至換掉公司名稱,解雇以前的行政人員。但是顯然做得不夠。製藥公司損失了幾百萬美元,憤怒的投資人將公司的市場總投資額從接近7千萬美元削減到2千9百萬美元。
據估計,該公司總共損失了6百萬美元,3百萬是運作費,1百萬是外幣的匯兌,以及將公司撤出中國所扣的稅金。負責人馬蒂亞拉堪說,大公司也許在中國可以生存,小公司可絕對不行。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