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方新華社4月27日宣布楊潔箎取代李肇星擔任外長後,路透社頗為「不解」,美聯社深感「突然」,不過綜合各界分析,有「美國通」之稱的楊潔篪長期負責中美外交事務,他出任外長一職,顯示中美關係在中國整體外交中的特殊地位。
美聯社在最新發自北京的詳訊中,標題使用了「突然」(suddenly),為《中國突然任命新外長》,而報導的第一句話,又使用了「突然地、出其不意地」(abruptly)這個單詞來加得語氣。報導稱,中國政府在27日突然更換了外長部長,提升前駐美大使、副外長楊潔箎,擔任這個在十七大前提早進行改組的高級職務。
楊潔篪一直是中國新一任外長的熱門人選。從行政職級看,他在外交部所有副部長中排名第二;從職務序列來看,外交部除李肇星及常務副外長戴秉國是中共十六屆中央委員,其餘只有楊潔篪是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
現年57歲的楊潔箎較李肇星低調。在剛剛出任駐美大使後,中美在2001年爆發了另一場外交危機。當時,美國的一架EP-3偵察機與一架中國戰機相撞,美國偵察機迫降在中國的海南島,機組成員被中國扣留。楊潔箎通過外交努力,化解了這場危機。
美聯社介紹說,出生在上海的楊潔箎,在1970年代初在英國倫敦經濟學院學習,畢業後到外交部工作。在1970年代中期,美國前總統老布希開始在北京建立美國聯絡處時,楊潔箎曾擔任過翻譯。當時,老布希曾給楊潔箎起了個外號,叫「老虎楊」。
美聯社稱,與老布希建立的良好關係,再加上他的英語水平和經驗,成為楊潔箎在小布希當選美國總統後,贏得駐美大使任命的主要因素。在中美發生撞機事件之後,楊潔箎幫助北京和華盛頓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找到了共同點,從而贏得了聲譽。
分析人士說,這表明中共高層早在幾年前已經確立楊潔篪為新任外長人選的思路。法新社在其報導中也指出,中國新任外長是一位美國事務專家,他曾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先後工作了十二年,並在2001年至2005年擔任中國駐美國大使,任期結束後返回北京,擔任外交部副部長。法新社引述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牛軍(音譯)的話說,楊潔箎的最大政治資本就是對美國政策的深度瞭解,以及在處理與華盛頓事務時的強大背景。牛軍說,楊潔箎一直在外交部工作,已經經歷了許多重大的外交事件,諸如中美撞機事件等,他有足夠的能力處理外交事務。
美聯社分析說,中國外交部出現的變化,不太可能在實質上改變中國的外交政策。美聯社指出,無論是離去的李肇星,還是剛上任的楊潔箎,他們都是以美國專家的身份在中國外交部一步步晉升的。兩人在擔任駐美大使期間,都趕上了中國與美國這個超級大國的至關重要的外交關係出現過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