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5-06 07:20:55作者:
中國近代史上不乏書生領軍大獲成功的例子,清朝的曾國藩是一個,李鴻章是一個,無疑,民國初年的吳佩孚也算其一。
北洋軍人多不讀書,所以,吳的秀才出身就成了很讓人羨慕的履歷。吳佩孚成為威風八面的「孚威上將軍」後,軍政界多當面以「玉帥」、「吳二哥」恭維之,背後卻全起鬨叫他「吳秀才」,他也欣然默認了。美國史學家費正清顯然也看重這個北洋軍人的文化背景,乾脆稱吳為「學者軍閥」。
南北戰爭中的吳佩孚
民國初期,「吳佩孚」這三個字是無法擦掉的,報章上隔三岔五地就會出現這個名字。
想當年,吳佩孚是何等威風!他率部南征,出直隸而河南而湖北而湖南,勢如破竹,一氣逼近廣東。
本來,袁世凱已經憑武力統一了中國,但老袁的「帝制自為」又惹惱各路軍閥,西南遂競起割據政權。老袁死後,段祺瑞領銜內閣,迭令各省取消獨立服從中央,但「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段祺瑞便下令大軍南征。北軍南下,氣壯山河,而其中最銳者,即吳佩孚的陸軍第三師。誰都明白,只要這位中將師長一聲令下,他軍紀嚴明的大軍即可底定三湘併進而蕩平粵、桂兩省,北京政府「武力統一」的夢想則指日可待!
然而,就在捷報頻傳之際,吳佩孚卻突然按兵不動了,他開始匪夷所思地與佔領區的軍政首腦、士紳終日飲酒賦詩,不再言戰!
老段急得親往前線勞軍,並破格授予保定速成學堂測量科學生出身的吳佩孚以「孚威將軍」的殊榮和勛位,以勵其一鼓作氣掃平兩廣進而統一中華。可是,吳佩孚愣是不買賬!過了段時間,竟擅自撤軍,把北洋軍打下的大片江山拱手送還南方!
說實話,沒有吳佩孚的罷兵,一部民國史怎麼落筆,還真的挺難說哩!
吳佩孚息兵衡陽的日子裡,博得了極好的聲譽,因為他罷兵的理由是呼籲和平,所謂「罷兵主和」是也。為什麼這樣做呢?「鬩牆煮豆,何敢言功?」「並非寇仇外患,何須重兵防守?對外不能爭主權,對內寧忍設防線?」(吳佩孚通電語),所以,俺不幹了!
老段氣得直蹦:「秀才造反啦!」
其實朝野都明白,戰功赫赫的吳秀才理應被任命為湖南省督軍或省長。老段卻安排了別人,這才惹得秀才造了反。
也許,段祺瑞不論功行賞,是怕性情剛毅的吳佩孚坐大不能羈縻吧?正在北京政府為吳的罷兵猜測不已之際,湖南那邊又傳來吳氏的「四不主義」:
不做督軍,不住租界,不結交外國人,不舉外債。
果然,他吳佩孚一生沒破此「四戒」。在那個紛紛借重洋人的時代,敢公然向國人作出這樣承諾者,絕無僅有。
北平淪陷後,吳佩孚一直是日方拉攏的重點對象。日方利用這幅吳氏家庭合影,大造輿論。
支持五四運動
就在吳佩孚與政府大打通電戰時,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大學生們走上街頭,要求政府拒簽出讓青島的《巴黎和約》,遊行途中示威者搗毀並焚燒了賣國官員的私宅。軍警逮捕了三十來個「暴徒」。不曾想,卻於次日激起全國範圍的抗議浪潮。
呼籲拒簽的,是知識階級和一般民眾,統治集團內部怕危及與西方列強的關係,大都主張接受這一條約。關鍵之時,遠在南嶽衡山之下的吳佩孚發言了,這個「言人所皆欲言,諫人所不敢諫」的區區師長,在湖南駐地公開越過好多級,直接向大總統徐世昌發出通電,一紙電文攪擾了中國政壇上的死水。
5月9日孚威將軍的通電曰: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誰無義憤?彼莘莘學子,激於愛國熱忱而奔走呼號,前仆後繼,民草擊鐘,經卵投石,……其心可憫,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
數日後,他又致電南北雙方將領聯名通電反對政府簽約:
頃接京電,驚悉青島主持簽字噩耗,五衷摧裂,誓難承認!……某等眷懷祖國,義憤填胸,痛禹甸之沉淪,憫華冑之奴隸。聖賢桑梓,染成異族腥膻;齊魯封疆,遍來淫娃木屐。雖虺蛇已具吞象之野心,而南北尚知同仇以敵愾。與鞭一日縱敵,不若鋌而走險;與其強制簽字,貽羞萬國,毋寧悉索敝賦,背城借一。軍人衛國,責無旁貸,共作後盾,願效前驅!
決不許出賣祖國的主權!不能讓強敵將我山東家鄉當肉吃!身為山東籍的軍人,我願對日本背水一戰!看看吧,這就是「五四」運動時吳佩孚的態度。
那一場愛國運動的勝利,是知識階級的勝利,也是愛國軍人們的勝利。現在,人們說起那場全民族的思想解放運動,往往只顧上讚揚學生的愛國熱情,捎帶著也誇誇蔡元培們,若再多說幾句,就提提商界、工人的罷市罷工,卻惟獨對軍界的良好表現不置一辭。其實,運動一爆發,吳佩孚就站在了潮頭上,而那些手握重兵把守各地的督軍、省長們,不管皖系還是直系,不管南軍還是北軍,也大都致電政府,措詞強硬地要求拒簽「和約」。
在影響噹政者決策國是方面,軍界諸侯的表態往往比北大學生的遊行和教授的演講更有份量。不信?有案可稽,焦慮中的大總統徐世昌就曾叮囑手下人:吳佩孚的態度不可不考慮。
直系主腦人物
享有一時盛譽的吳佩孚,在上司曹錕的暗中支持下,不僅不聽老段的話,反而主動找總理的茬兒。當他得知政府不惜舉外債以求武力統一的意圖後,通電全國,嬉笑怒罵,令政府好不尷尬,而讀者莫不賞心悅目。
是嘛,本來就理直氣壯,加上又有文化,所以政府的電文總說不過他。且看他抨擊段祺瑞和擁戴老段的安福俱樂部(亦稱安福黨)的一個通電,真是令人叫絕:
全國之大,能否盡為一人所盤踞?
疆吏之多,能否盡為一黨所居奇?
兆民之眾,能否盡為一人所鞭笞?
真叫「穩、準、狠」!
在皖系政客們的慫恿下,段祺瑞惱羞成怒,下令將曹錕與吳佩孚免職查辦。豈料,摩拳擦掌的吳佩孚早就想化通電戰為槍炮戰了。於是,1920年7月,第一次直皖戰爭爆發。吳佩孚一馬當先,率直軍主力大打閃電戰,只四天即擊潰比自己更為強大的皖軍,俘獲其前線司令官、早年保定學堂的老師曲同豐將軍,並差一點生擒昔日的段校長。
皖軍實力大損,從此一蹶不振。
如日中天的吳佩孚,一躍成了國內外矚目的第一人。他雖僅是直系的一員驍將,但人人皆知:繼馮國璋之後任直系領袖的布販子曹錕並無治國之才,蓬萊秀才吳子玉(佩孚字)才是出面收拾江山的真正人物。
被簇擁著進了京城的勝利者,在報紙上刊登了他的「心得體會」:
此次興師討賊,原為民意所驅策,即戰勝結果,亦全國民意戰勝,非直軍戰勝也。
此次戰勝逆黨,謬蒙各界讚揚,實則非軍隊之力,全勝於民意。
咳!這樣一個明白人,怎麼就不能再往前走一步呢?
我想說的是,吳佩孚為何不留在北京出任陸軍總長?總統黎元洪已經給他留下了這個內閣中最為重要的位子,哪怕他執意不願呆在北京也可以,只需在洛陽的「直魯豫副巡閱使公署」裡遙領此銜即可。誰都知道,內閣裡若有了吳佩孚,則直系內閣就有了真正的靈魂。
吳佩孚只在北京落了落腳,拂了拂征塵,即引兵回到了洛陽。
一位在中國多年的日本軍部間諜望著吳佩孚的背影佩服得五體投地!那個叫鈴木貞一的大特務寫道:
我認為吳佩孚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物,因為在一般情況下,獲勝的中國將軍都是進入北京大逞威風,但吳佩孚卻不聲不響逕自領兵回到河南洛陽。
一個傳統思想哺養的軍人,能在眾望所歸之際戰勝自己的權力慾,舍名利而不取,實在不易!北洋時代,這樣的人絕無僅有;即使漫漫數千年中國史,又有幾位勝利者能舍棄近在眼前的權力巔峰而不登?
倒不是吳佩孚只會打仗不曉政治,這位初登政壇的軍人的政治主張當時亦博得廣泛喝采:他主張,立即舉行「國民大會」———今後所有國事,悉由國民大會定奪!國民大會的代表由農、工、商、學四界組成,自下而上推選,由省至中央,這便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吳氏的「國民大會說」贏得了在野政治勢力的熱烈贊同,從當任的黎元洪總統到南方的國民黨領袖孫中山,都多次公開表示擁護「國民大會」的召開。吳佩孚的「治國策」既像西方的民選制度,又頗具中國特色,按說該大得人心並大行其道呀!
書生氣的吳秀才沒有料到,被專制大水淹了幾千年的中華湖底,不是一塊淨土,而是一灣深不可測的泥淖,所有的理想化的東西陷進去都要變樣,每每還使立志澄清其污者陷進去不能自拔,只好共同齷齪,否則便遭滅頂之災。
他的政治綱領遭到了包括直系軍人在內的各路大小軍閥的非議:國民說了算,他們就得下課;若讓他們下課,豈不過於天真?所以,吳佩孚就落寞,就沒法兒留在京城。
那時,他忠心不貳的老上級曹錕已經被勝利沖昏了頭,非要坐到大總統的寶座上過過癮。儘管吳佩孚極力反對,但老曹還是以行賄議員的卑劣手段當選新一任總統。遠在洛陽的吳大帥忍看剛有新氣象的北京政壇再度衰敗下去,卻一籌莫展。
蘇聯的青睞與二七慘案
吳佩孚雖遠避豫西,卻又讓人不得不仰其鼻息,北京政府大到國策小至人事安排,無不頻繁請教於他。這就當然引起了蘇聯的青睞,以為與中國建立新的關係有望,因為吳不惟抗日,且主張召開包括工人在內的國民大會。中國共產黨人就曾奉「遠方」(蘇聯政府和共產國際)之命與之聯絡——李大釗曾數次充任過使者。正因此,「勞工神聖」的旗幟才得以堂而皇之地遊走在直系控制下的京漢、隴海鐵路沿線的要埠大街上。若不是「二七慘案」的發生,吳秀才還一直被革命黨引以為同盟呢!
吳佩孚何以從革命黨人的同情者變成了陌路人?權威的教科書似乎沒為我們講清底蘊,只說他早先容忍工農運動是「偽裝開明」,到後來舉起屠刀則是「暴露了其反動本質」。由寬容到不容,從首肯到彈壓,一定有沒被說透的原因吧?
頗能為我解惑的,是近年出版的一套極有價值的《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檔案資料叢書》(.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譯,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997年),這一從前蘇聯解密的國家檔案裡翻譯過來的叢書,讓我對20世紀初的中國政局,有了全新的理解。令我大為驚奇的是,原來,蘇聯在決定幫助孫中山和中國國民黨之前,最先看好的竟是吳佩孚!
越飛,這個被蘇聯政府派往中國的特使,因後來與孫中山聯名發表會談紀要而名揚中國現代史,誰知道,早在他前往廣州遊說孫中山之前,就在北京給洛陽的吳佩孚寫過第一封信。
且看1922年8月19日越飛致吳佩孚的密函:將軍先生:
……我們都懷著特別關注和同情的心情注視著您,您善於將哲學家的深思熟慮和老練果敢的政治家以及天才的軍事戰略家的智慧集於一身……
俄國人往死裡捧了吳佩孚一通,究竟要幹什麼呢?越飛繼續寫道,一、「為了便於修復兩國睦鄰關係」,讓並不在政府任職的實權人物吳佩孚同意他們在中國的領土上與日本人談判———在滿洲有駐軍的日本人一直是蘇聯人的後院隱患;二、讓吳接受蘇聯紅軍進佔中國的附屬國外蒙古的現實。
待越飛的軍事顧問格克爾將軍自洛陽返回北京後,越飛立即給國內拍發了「絕密」級的電報:送斯大林(格克爾)從吳佩孚那裡回來了,說從未見過這樣完美的軍事秩序:秩序和紀律極其嚴整,操練和訓練比讚許的還要好。……
吳軍的強大實力使俄人以為找準了在華的代理人。
即使到了1925年,俄人依然沒放棄利用吳佩孚的願望。
其時,與奉系開戰的馮玉祥國民軍已經失利,馮本人不得不宣布下野,他的部下通電錶示「迎吳討奉」,而吳佩孚正雄心勃勃地出任「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了。只是,老吳倔強,最恨叛徒,「奉」是照討,但「馮」之背叛,決不原諒!
馮玉祥難受,但蘇聯人不難受。只要有人出面反對奉軍,蘇聯就會擁護。蘇共中央曾專門開會討論中國局勢,他們的政治局會議第86號(特字)記錄中明明白白地寫著:
中國的事態發展進程,越來越把吳佩孚和他所領導的直隸集團推到首要地位。吳佩孚正在成為核心政治領導人物,同時好像也在成為民族運動重新爆發的中心。……吳佩孚的行動會造成有利的局面,必須加以利用。
有必要同吳佩孚聯合,聯合的結果應當是成立新的中國政府。
這種聯合不可能有什麼牢固性可言,所以在進行現階段的戰爭和成立新的政府的時候,必須從建立真正統一的中國必然要繼續進行戰爭的思想出發,不過這時已經是同吳佩孚及其追隨者的戰爭……
吳佩孚沒讓蘇聯人如願,學測繪的軍校畢業生吳佩孚大體上能計算出來,俄人究竟想幹什麼———成立一個完全受他們控制的中國政府。
從此,吳佩孚更加仇視俄人了。二七慘案的發生,便是分道揚鑣的表示。
通電保護故宮
讀過四書五經的吳佩孚,不獨對外立場堅定,對內也愛憎分明。知道嗎?讓我們中華民族引為自豪的故宮得以保全,竟與吳氏的一聲斷喝有關——若不是他旗幟鮮明的反對,紫禁城裡最精華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怕早被所謂的西式議會大廈所取代!
那時,擠在宣武門內像房橋國會廳(現為新華社內部小會場,近代中國議會政治的肇始之地)裡爭吵不休的參議員和眾議員們簡直昏了頭,居然要拆除紫禁城三大殿,在其廢墟上另建議會大廈!
話說當年,洛陽吳大帥驚聞此訊,立馬直接把一封電報拍給了大總統、總理、內務總長、財政總長四位,而偏偏不給當事者———參眾兩院院長!
電文依然是擲地有聲的吳氏風格:……何忍以數百年之故宮供數人中飽之資乎?務希毅力惟一保存此大地百國之瑰寶。無任欣幸。盼禱之至!
各報刊登載了吳氏通電後,頌揚吳帥之聲鵲起,抨擊國會之議潮湧,「保存此大地百國之瑰寶」的威嚴號令讓始作俑者噤若寒蟬,故宮三大殿方倖免一劫——「大地百國之瑰寶」與「世界遺產」實為同一個詞。
北平淪陷後,吳佩孚一直是日方拉攏的重點對象。日方利用這幅吳氏家庭合影,大造輿論。
失敗也要「堅持原則」
吳佩孚最終成為悲劇人物,表面看來,是部將馮玉祥害苦了他,馮於陣前的反戈一擊令吳猝不及防應聲落馬,隨之遭亂蹄踐踏以致終身亦未能復元;但更深一層原因,是曹錕連累了他,曹錕的賄選致使中國政壇更加紛亂,國內局勢更加動盪,人神共憤,終使直系功敗垂成,吳佩孚的武力統一中國之夢也成為泡影。
吳佩孚太固執於頭腦裡的封建傳統觀念了!
無論主公如何無能,他不取而代之——老上司曹錕那麼不受人愛戴,登上總統寶座後只知道整日尋歡作樂,他卻寧肯躲得遠遠的也不願「犯上作亂」;無論局勢如何變化,他不改弦更張———當初驚悉第三路軍總司令馮玉祥叛變、本軍形勢危急之際,他的日本顧問焦急地請其與昔日的老師段祺瑞攜手應付危局,他卻大談「千古不磨之成文憲章,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八德」,堅稱自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堅決不做違背四千年「成文憲章」的事;無論叛將如何討饒,他不寬恕容納———馮氏的國民軍發動第二次政變後,滿以為驅逐了段祺瑞會使吳佩孚高興,便通電要全軍投靠吳氏門下,吹捧「吳玉帥」有「命世之才」,並表示: 「此後動定進止,惟吳玉帥馬首是瞻。」但他接到通電後,卻只批了四個大字:「全體繳械」,愣是把送上門來的大禮擲出門外,生生逼得國民軍變成一塊又砸回來的石頭;
無論外力是否可借,他也不稍加利用———外國人都沒住聲兒地拉攏他,都想賠本武裝他的部隊,但被他一概拒絕(在這一點上,他既不如蔣介石,也不如馮玉祥,人家是借了老毛子的資金壯大了自己,然後,再翻臉不認人)。
只要他不那麼「堅持原則」,只要他稍微通融一下,他本人的命運乃至北洋集團的命運,都極可能因而改變。
從這一點來看,他吳子玉至少又晚生了兩千來年!即使在春秋時期,這種「君子做派」就已經成為社會的笑柄了:那個「仗義」得非得等敵國的軍隊上岸列好陣後再出兵的宋襄公不就是個例子?隨著前蘇聯關於中國問題檔案的解密,我對吳佩孚有了更深的疑惑:也許,在那樣一個紛亂而貧窮的時代,不管是誰走上政治舞臺中心,不依靠某一強國,就真的不能實現統一中國的夢想?就真是必然要走向滅亡?
莫非,這就是吳佩孚人生悲劇產生的原因之一?
吳佩孚之拒日
若沒有日本人的入侵,吳佩孚原本是要在北京城裡頤養天年的。可是,盧溝橋事變的槍聲打斷了他的殘夢。
1937年初夏,日本人通過盧溝橋事變快速侵佔了北平,一直不肯去南方做蔣的清客的吳佩孚,成了敵寇轄下的高級寓公。
和吳一樣留在北平的一些有身份的人士怕死也怕失去悠閑的日子,便摧眉折腰事倭寇,其出任偽職的經歷成了終身難以洗淨的污點,這其中不光有吳的一些北洋同僚與舊部,也有北大名教授周作人這樣的名士。
像所有的異族統治者一樣,敵寇急於在佔領區建立從屬於自己的傀儡政權。日本人看好了兩個一直與蔣介石不對付的中國人,一個是中國當朝二號人物汪精衛,一個便是曾統兵近百萬的北洋時代最有人格力量、「在北洋軍閥中,比較還像一個人」的吳佩孚。他們希望「汪吳合作」,一南一北,一文一武,敦請這兩位強人出任傀儡政權的頭兒,則亡華春夢便可變現矣。
儘管汪精衛終於答應「合作」,從重慶逃到了河內,但一直在日本人眼皮底下的吳佩孚卻沉默如山,任冷落多時的什錦花園突然冠蓋聚集說客盈門,卻統統無補費精神!這其中,既有他的前部下、後來當了汪精衛偽政權軍事首領的齊燮元,更有戰後被國際法庭絞死的甲等戰犯、日本駐華特務機關首腦土肥原賢二和華北派遣軍參謀長板垣征四郎。吳佩孚不為所動、不受抬舉、不肯附逆,天長日久,院裡松柏本色不凋。
日本人對吳佩孚是寄寓厚望的。且讀一份戰後日本「土肥原賢二刊行會」編撰的一段文字:
當時(1938年———引者注)日本軍以破竹之勢,席捲華北、華中、華南。以王克敏、梁鴻志、德王為首的政府相繼成立。土肥原作為陸軍、海軍、外務三省特別委員會的負責人,正在策劃在三個政府之上建立以吳佩孚為首的中央政府的工作……
其實吳佩孚也答應過「出山」,條件也極簡單,只一條:請日本人撤出包括東北在內的所有中國領土。而且,他也確實令舊部於河南開封一帶集結改編成了「皇協軍」,甚至還派人在山東境內招過兵,只是後來該部「全部潛逃」,「回歸重慶軍建制」(日本人語)人們才知道了吳氏的初衷。
日本人還越俎代庖地在什錦花園為他安排過一次記者招待會,他尚未開口,中外記者們已經讀到了列印好的「吳氏對時局的意見」。一身中國紳士裝束的他,放下列印稿,一字一句地說:
惟「平」乃能「和」,「和」必基於「平」。本人認為,中日和平,惟有三個先決條件:一、日本無條件自華北撤兵,二、中華民國應保持領土和主權之完整,三、日本應以重慶(國民政府)為全面議和交涉對手。
怕在場的日本人聽不懂,他厲聲令秘書「斷乎不容更改」地將自己最後的「政治宣言」翻譯成日語。
吳佩孚之死
就在這時,身體健壯的吳佩孚意外地被一塊摻在餃子餡兒裡的骨碴硌傷了牙,幾天後,兩腮紅腫,疼痛難耐。於是,華北偽政權的軍事首領齊燮元和一位擔當特務機關長的少將(一直尊吳為老師)帶日本軍醫處長、護士急匆匆趕來,對他進行了治療……
是為1939年12月4日。從突患牙病到蹊蹺辭世,只有短短的10天。
在日本人與漢奸的假惺惺的鱷魚淚裡,在蔣介石的悲切的弔唁聲中,在家人與部下號啕哭別聲中,北洋集團裡的惟一儒將、性情倔強的吳佩孚魂歸蓬萊仙山,惟余他手書的那幅長聯在這故宅正堂的牆上瑟瑟而泣:
得意時清白乃心,不怕死,不積金錢,飲酒賦詩,猶是書生本色;失敗後倔強到底,不出洋,不入租界,灌園抱瓮,真個解甲歸田。
噩耗傳出,北平的日本佔領軍和漢奸政權重重祭奠了這位不肯屈就的大人物,甚至連日軍侵華最高司令官也參加了公祭儀式,而華北淪陷區的各省市三日之內均下半旗誌哀。
吳佩孚之死,一直有三種說法。
一是被日本人害死說,這也是內地和臺灣都認同的一種說法。
一是被國民政府的特工人員投毒致死說,這是當時漢奸報紙上的說法。
還有一種,即患牙病併發敗血症說,這是參與「吳佩孚工作」的日本高級間諜的說法。
對吳佩孚之死,北伐中打敗了吳佩孚的蔣介石親致唁電給北平什錦花園吳公館:
先生托志春秋,精忠許國,比歲以還,處境彌艱,勁節彌厲,雖暴敵肆其誘脅,群姦竭其簧鼓,迄後屹立如山,不移不屈,大義炳耀,海宇崇欽。先生之身雖逝,而其堅貞之氣,實足以作勵兆民,流芳萬古。
國民政府與最高國防委員會還分別決議,追贈吳佩孚為一級上將。陪都的報紙上,更譽吳為「中國軍人的典範"。
--
北洋軍人多不讀書,所以,吳的秀才出身就成了很讓人羨慕的履歷。吳佩孚成為威風八面的「孚威上將軍」後,軍政界多當面以「玉帥」、「吳二哥」恭維之,背後卻全起鬨叫他「吳秀才」,他也欣然默認了。美國史學家費正清顯然也看重這個北洋軍人的文化背景,乾脆稱吳為「學者軍閥」。
南北戰爭中的吳佩孚
民國初期,「吳佩孚」這三個字是無法擦掉的,報章上隔三岔五地就會出現這個名字。
想當年,吳佩孚是何等威風!他率部南征,出直隸而河南而湖北而湖南,勢如破竹,一氣逼近廣東。
本來,袁世凱已經憑武力統一了中國,但老袁的「帝制自為」又惹惱各路軍閥,西南遂競起割據政權。老袁死後,段祺瑞領銜內閣,迭令各省取消獨立服從中央,但「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段祺瑞便下令大軍南征。北軍南下,氣壯山河,而其中最銳者,即吳佩孚的陸軍第三師。誰都明白,只要這位中將師長一聲令下,他軍紀嚴明的大軍即可底定三湘併進而蕩平粵、桂兩省,北京政府「武力統一」的夢想則指日可待!
然而,就在捷報頻傳之際,吳佩孚卻突然按兵不動了,他開始匪夷所思地與佔領區的軍政首腦、士紳終日飲酒賦詩,不再言戰!
老段急得親往前線勞軍,並破格授予保定速成學堂測量科學生出身的吳佩孚以「孚威將軍」的殊榮和勛位,以勵其一鼓作氣掃平兩廣進而統一中華。可是,吳佩孚愣是不買賬!過了段時間,竟擅自撤軍,把北洋軍打下的大片江山拱手送還南方!
說實話,沒有吳佩孚的罷兵,一部民國史怎麼落筆,還真的挺難說哩!
吳佩孚息兵衡陽的日子裡,博得了極好的聲譽,因為他罷兵的理由是呼籲和平,所謂「罷兵主和」是也。為什麼這樣做呢?「鬩牆煮豆,何敢言功?」「並非寇仇外患,何須重兵防守?對外不能爭主權,對內寧忍設防線?」(吳佩孚通電語),所以,俺不幹了!
老段氣得直蹦:「秀才造反啦!」
其實朝野都明白,戰功赫赫的吳秀才理應被任命為湖南省督軍或省長。老段卻安排了別人,這才惹得秀才造了反。
也許,段祺瑞不論功行賞,是怕性情剛毅的吳佩孚坐大不能羈縻吧?正在北京政府為吳的罷兵猜測不已之際,湖南那邊又傳來吳氏的「四不主義」:
不做督軍,不住租界,不結交外國人,不舉外債。
果然,他吳佩孚一生沒破此「四戒」。在那個紛紛借重洋人的時代,敢公然向國人作出這樣承諾者,絕無僅有。
北平淪陷後,吳佩孚一直是日方拉攏的重點對象。日方利用這幅吳氏家庭合影,大造輿論。
支持五四運動
就在吳佩孚與政府大打通電戰時,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大學生們走上街頭,要求政府拒簽出讓青島的《巴黎和約》,遊行途中示威者搗毀並焚燒了賣國官員的私宅。軍警逮捕了三十來個「暴徒」。不曾想,卻於次日激起全國範圍的抗議浪潮。
呼籲拒簽的,是知識階級和一般民眾,統治集團內部怕危及與西方列強的關係,大都主張接受這一條約。關鍵之時,遠在南嶽衡山之下的吳佩孚發言了,這個「言人所皆欲言,諫人所不敢諫」的區區師長,在湖南駐地公開越過好多級,直接向大總統徐世昌發出通電,一紙電文攪擾了中國政壇上的死水。
5月9日孚威將軍的通電曰: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誰無義憤?彼莘莘學子,激於愛國熱忱而奔走呼號,前仆後繼,民草擊鐘,經卵投石,……其心可憫,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
數日後,他又致電南北雙方將領聯名通電反對政府簽約:
頃接京電,驚悉青島主持簽字噩耗,五衷摧裂,誓難承認!……某等眷懷祖國,義憤填胸,痛禹甸之沉淪,憫華冑之奴隸。聖賢桑梓,染成異族腥膻;齊魯封疆,遍來淫娃木屐。雖虺蛇已具吞象之野心,而南北尚知同仇以敵愾。與鞭一日縱敵,不若鋌而走險;與其強制簽字,貽羞萬國,毋寧悉索敝賦,背城借一。軍人衛國,責無旁貸,共作後盾,願效前驅!
決不許出賣祖國的主權!不能讓強敵將我山東家鄉當肉吃!身為山東籍的軍人,我願對日本背水一戰!看看吧,這就是「五四」運動時吳佩孚的態度。
那一場愛國運動的勝利,是知識階級的勝利,也是愛國軍人們的勝利。現在,人們說起那場全民族的思想解放運動,往往只顧上讚揚學生的愛國熱情,捎帶著也誇誇蔡元培們,若再多說幾句,就提提商界、工人的罷市罷工,卻惟獨對軍界的良好表現不置一辭。其實,運動一爆發,吳佩孚就站在了潮頭上,而那些手握重兵把守各地的督軍、省長們,不管皖系還是直系,不管南軍還是北軍,也大都致電政府,措詞強硬地要求拒簽「和約」。
在影響噹政者決策國是方面,軍界諸侯的表態往往比北大學生的遊行和教授的演講更有份量。不信?有案可稽,焦慮中的大總統徐世昌就曾叮囑手下人:吳佩孚的態度不可不考慮。
直系主腦人物
享有一時盛譽的吳佩孚,在上司曹錕的暗中支持下,不僅不聽老段的話,反而主動找總理的茬兒。當他得知政府不惜舉外債以求武力統一的意圖後,通電全國,嬉笑怒罵,令政府好不尷尬,而讀者莫不賞心悅目。
是嘛,本來就理直氣壯,加上又有文化,所以政府的電文總說不過他。且看他抨擊段祺瑞和擁戴老段的安福俱樂部(亦稱安福黨)的一個通電,真是令人叫絕:
全國之大,能否盡為一人所盤踞?
疆吏之多,能否盡為一黨所居奇?
兆民之眾,能否盡為一人所鞭笞?
真叫「穩、準、狠」!
在皖系政客們的慫恿下,段祺瑞惱羞成怒,下令將曹錕與吳佩孚免職查辦。豈料,摩拳擦掌的吳佩孚早就想化通電戰為槍炮戰了。於是,1920年7月,第一次直皖戰爭爆發。吳佩孚一馬當先,率直軍主力大打閃電戰,只四天即擊潰比自己更為強大的皖軍,俘獲其前線司令官、早年保定學堂的老師曲同豐將軍,並差一點生擒昔日的段校長。
皖軍實力大損,從此一蹶不振。
如日中天的吳佩孚,一躍成了國內外矚目的第一人。他雖僅是直系的一員驍將,但人人皆知:繼馮國璋之後任直系領袖的布販子曹錕並無治國之才,蓬萊秀才吳子玉(佩孚字)才是出面收拾江山的真正人物。
被簇擁著進了京城的勝利者,在報紙上刊登了他的「心得體會」:
此次興師討賊,原為民意所驅策,即戰勝結果,亦全國民意戰勝,非直軍戰勝也。
此次戰勝逆黨,謬蒙各界讚揚,實則非軍隊之力,全勝於民意。
咳!這樣一個明白人,怎麼就不能再往前走一步呢?
我想說的是,吳佩孚為何不留在北京出任陸軍總長?總統黎元洪已經給他留下了這個內閣中最為重要的位子,哪怕他執意不願呆在北京也可以,只需在洛陽的「直魯豫副巡閱使公署」裡遙領此銜即可。誰都知道,內閣裡若有了吳佩孚,則直系內閣就有了真正的靈魂。
吳佩孚只在北京落了落腳,拂了拂征塵,即引兵回到了洛陽。
一位在中國多年的日本軍部間諜望著吳佩孚的背影佩服得五體投地!那個叫鈴木貞一的大特務寫道:
我認為吳佩孚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物,因為在一般情況下,獲勝的中國將軍都是進入北京大逞威風,但吳佩孚卻不聲不響逕自領兵回到河南洛陽。
一個傳統思想哺養的軍人,能在眾望所歸之際戰勝自己的權力慾,舍名利而不取,實在不易!北洋時代,這樣的人絕無僅有;即使漫漫數千年中國史,又有幾位勝利者能舍棄近在眼前的權力巔峰而不登?
倒不是吳佩孚只會打仗不曉政治,這位初登政壇的軍人的政治主張當時亦博得廣泛喝采:他主張,立即舉行「國民大會」———今後所有國事,悉由國民大會定奪!國民大會的代表由農、工、商、學四界組成,自下而上推選,由省至中央,這便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吳氏的「國民大會說」贏得了在野政治勢力的熱烈贊同,從當任的黎元洪總統到南方的國民黨領袖孫中山,都多次公開表示擁護「國民大會」的召開。吳佩孚的「治國策」既像西方的民選制度,又頗具中國特色,按說該大得人心並大行其道呀!
書生氣的吳秀才沒有料到,被專制大水淹了幾千年的中華湖底,不是一塊淨土,而是一灣深不可測的泥淖,所有的理想化的東西陷進去都要變樣,每每還使立志澄清其污者陷進去不能自拔,只好共同齷齪,否則便遭滅頂之災。
他的政治綱領遭到了包括直系軍人在內的各路大小軍閥的非議:國民說了算,他們就得下課;若讓他們下課,豈不過於天真?所以,吳佩孚就落寞,就沒法兒留在京城。
那時,他忠心不貳的老上級曹錕已經被勝利沖昏了頭,非要坐到大總統的寶座上過過癮。儘管吳佩孚極力反對,但老曹還是以行賄議員的卑劣手段當選新一任總統。遠在洛陽的吳大帥忍看剛有新氣象的北京政壇再度衰敗下去,卻一籌莫展。
蘇聯的青睞與二七慘案
吳佩孚雖遠避豫西,卻又讓人不得不仰其鼻息,北京政府大到國策小至人事安排,無不頻繁請教於他。這就當然引起了蘇聯的青睞,以為與中國建立新的關係有望,因為吳不惟抗日,且主張召開包括工人在內的國民大會。中國共產黨人就曾奉「遠方」(蘇聯政府和共產國際)之命與之聯絡——李大釗曾數次充任過使者。正因此,「勞工神聖」的旗幟才得以堂而皇之地遊走在直系控制下的京漢、隴海鐵路沿線的要埠大街上。若不是「二七慘案」的發生,吳秀才還一直被革命黨引以為同盟呢!
吳佩孚何以從革命黨人的同情者變成了陌路人?權威的教科書似乎沒為我們講清底蘊,只說他早先容忍工農運動是「偽裝開明」,到後來舉起屠刀則是「暴露了其反動本質」。由寬容到不容,從首肯到彈壓,一定有沒被說透的原因吧?
頗能為我解惑的,是近年出版的一套極有價值的《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檔案資料叢書》(.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譯,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997年),這一從前蘇聯解密的國家檔案裡翻譯過來的叢書,讓我對20世紀初的中國政局,有了全新的理解。令我大為驚奇的是,原來,蘇聯在決定幫助孫中山和中國國民黨之前,最先看好的竟是吳佩孚!
越飛,這個被蘇聯政府派往中國的特使,因後來與孫中山聯名發表會談紀要而名揚中國現代史,誰知道,早在他前往廣州遊說孫中山之前,就在北京給洛陽的吳佩孚寫過第一封信。
且看1922年8月19日越飛致吳佩孚的密函:將軍先生:
……我們都懷著特別關注和同情的心情注視著您,您善於將哲學家的深思熟慮和老練果敢的政治家以及天才的軍事戰略家的智慧集於一身……
俄國人往死裡捧了吳佩孚一通,究竟要幹什麼呢?越飛繼續寫道,一、「為了便於修復兩國睦鄰關係」,讓並不在政府任職的實權人物吳佩孚同意他們在中國的領土上與日本人談判———在滿洲有駐軍的日本人一直是蘇聯人的後院隱患;二、讓吳接受蘇聯紅軍進佔中國的附屬國外蒙古的現實。
待越飛的軍事顧問格克爾將軍自洛陽返回北京後,越飛立即給國內拍發了「絕密」級的電報:送斯大林(格克爾)從吳佩孚那裡回來了,說從未見過這樣完美的軍事秩序:秩序和紀律極其嚴整,操練和訓練比讚許的還要好。……
吳軍的強大實力使俄人以為找準了在華的代理人。
即使到了1925年,俄人依然沒放棄利用吳佩孚的願望。
其時,與奉系開戰的馮玉祥國民軍已經失利,馮本人不得不宣布下野,他的部下通電錶示「迎吳討奉」,而吳佩孚正雄心勃勃地出任「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了。只是,老吳倔強,最恨叛徒,「奉」是照討,但「馮」之背叛,決不原諒!
馮玉祥難受,但蘇聯人不難受。只要有人出面反對奉軍,蘇聯就會擁護。蘇共中央曾專門開會討論中國局勢,他們的政治局會議第86號(特字)記錄中明明白白地寫著:
中國的事態發展進程,越來越把吳佩孚和他所領導的直隸集團推到首要地位。吳佩孚正在成為核心政治領導人物,同時好像也在成為民族運動重新爆發的中心。……吳佩孚的行動會造成有利的局面,必須加以利用。
有必要同吳佩孚聯合,聯合的結果應當是成立新的中國政府。
這種聯合不可能有什麼牢固性可言,所以在進行現階段的戰爭和成立新的政府的時候,必須從建立真正統一的中國必然要繼續進行戰爭的思想出發,不過這時已經是同吳佩孚及其追隨者的戰爭……
吳佩孚沒讓蘇聯人如願,學測繪的軍校畢業生吳佩孚大體上能計算出來,俄人究竟想幹什麼———成立一個完全受他們控制的中國政府。
從此,吳佩孚更加仇視俄人了。二七慘案的發生,便是分道揚鑣的表示。
通電保護故宮
讀過四書五經的吳佩孚,不獨對外立場堅定,對內也愛憎分明。知道嗎?讓我們中華民族引為自豪的故宮得以保全,竟與吳氏的一聲斷喝有關——若不是他旗幟鮮明的反對,紫禁城裡最精華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怕早被所謂的西式議會大廈所取代!
那時,擠在宣武門內像房橋國會廳(現為新華社內部小會場,近代中國議會政治的肇始之地)裡爭吵不休的參議員和眾議員們簡直昏了頭,居然要拆除紫禁城三大殿,在其廢墟上另建議會大廈!
話說當年,洛陽吳大帥驚聞此訊,立馬直接把一封電報拍給了大總統、總理、內務總長、財政總長四位,而偏偏不給當事者———參眾兩院院長!
電文依然是擲地有聲的吳氏風格:……何忍以數百年之故宮供數人中飽之資乎?務希毅力惟一保存此大地百國之瑰寶。無任欣幸。盼禱之至!
各報刊登載了吳氏通電後,頌揚吳帥之聲鵲起,抨擊國會之議潮湧,「保存此大地百國之瑰寶」的威嚴號令讓始作俑者噤若寒蟬,故宮三大殿方倖免一劫——「大地百國之瑰寶」與「世界遺產」實為同一個詞。
北平淪陷後,吳佩孚一直是日方拉攏的重點對象。日方利用這幅吳氏家庭合影,大造輿論。
失敗也要「堅持原則」
吳佩孚最終成為悲劇人物,表面看來,是部將馮玉祥害苦了他,馮於陣前的反戈一擊令吳猝不及防應聲落馬,隨之遭亂蹄踐踏以致終身亦未能復元;但更深一層原因,是曹錕連累了他,曹錕的賄選致使中國政壇更加紛亂,國內局勢更加動盪,人神共憤,終使直系功敗垂成,吳佩孚的武力統一中國之夢也成為泡影。
吳佩孚太固執於頭腦裡的封建傳統觀念了!
無論主公如何無能,他不取而代之——老上司曹錕那麼不受人愛戴,登上總統寶座後只知道整日尋歡作樂,他卻寧肯躲得遠遠的也不願「犯上作亂」;無論局勢如何變化,他不改弦更張———當初驚悉第三路軍總司令馮玉祥叛變、本軍形勢危急之際,他的日本顧問焦急地請其與昔日的老師段祺瑞攜手應付危局,他卻大談「千古不磨之成文憲章,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八德」,堅稱自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堅決不做違背四千年「成文憲章」的事;無論叛將如何討饒,他不寬恕容納———馮氏的國民軍發動第二次政變後,滿以為驅逐了段祺瑞會使吳佩孚高興,便通電要全軍投靠吳氏門下,吹捧「吳玉帥」有「命世之才」,並表示: 「此後動定進止,惟吳玉帥馬首是瞻。」但他接到通電後,卻只批了四個大字:「全體繳械」,愣是把送上門來的大禮擲出門外,生生逼得國民軍變成一塊又砸回來的石頭;
無論外力是否可借,他也不稍加利用———外國人都沒住聲兒地拉攏他,都想賠本武裝他的部隊,但被他一概拒絕(在這一點上,他既不如蔣介石,也不如馮玉祥,人家是借了老毛子的資金壯大了自己,然後,再翻臉不認人)。
只要他不那麼「堅持原則」,只要他稍微通融一下,他本人的命運乃至北洋集團的命運,都極可能因而改變。
從這一點來看,他吳子玉至少又晚生了兩千來年!即使在春秋時期,這種「君子做派」就已經成為社會的笑柄了:那個「仗義」得非得等敵國的軍隊上岸列好陣後再出兵的宋襄公不就是個例子?隨著前蘇聯關於中國問題檔案的解密,我對吳佩孚有了更深的疑惑:也許,在那樣一個紛亂而貧窮的時代,不管是誰走上政治舞臺中心,不依靠某一強國,就真的不能實現統一中國的夢想?就真是必然要走向滅亡?
莫非,這就是吳佩孚人生悲劇產生的原因之一?
吳佩孚之拒日
若沒有日本人的入侵,吳佩孚原本是要在北京城裡頤養天年的。可是,盧溝橋事變的槍聲打斷了他的殘夢。
1937年初夏,日本人通過盧溝橋事變快速侵佔了北平,一直不肯去南方做蔣的清客的吳佩孚,成了敵寇轄下的高級寓公。
和吳一樣留在北平的一些有身份的人士怕死也怕失去悠閑的日子,便摧眉折腰事倭寇,其出任偽職的經歷成了終身難以洗淨的污點,這其中不光有吳的一些北洋同僚與舊部,也有北大名教授周作人這樣的名士。
像所有的異族統治者一樣,敵寇急於在佔領區建立從屬於自己的傀儡政權。日本人看好了兩個一直與蔣介石不對付的中國人,一個是中國當朝二號人物汪精衛,一個便是曾統兵近百萬的北洋時代最有人格力量、「在北洋軍閥中,比較還像一個人」的吳佩孚。他們希望「汪吳合作」,一南一北,一文一武,敦請這兩位強人出任傀儡政權的頭兒,則亡華春夢便可變現矣。
儘管汪精衛終於答應「合作」,從重慶逃到了河內,但一直在日本人眼皮底下的吳佩孚卻沉默如山,任冷落多時的什錦花園突然冠蓋聚集說客盈門,卻統統無補費精神!這其中,既有他的前部下、後來當了汪精衛偽政權軍事首領的齊燮元,更有戰後被國際法庭絞死的甲等戰犯、日本駐華特務機關首腦土肥原賢二和華北派遣軍參謀長板垣征四郎。吳佩孚不為所動、不受抬舉、不肯附逆,天長日久,院裡松柏本色不凋。
日本人對吳佩孚是寄寓厚望的。且讀一份戰後日本「土肥原賢二刊行會」編撰的一段文字:
當時(1938年———引者注)日本軍以破竹之勢,席捲華北、華中、華南。以王克敏、梁鴻志、德王為首的政府相繼成立。土肥原作為陸軍、海軍、外務三省特別委員會的負責人,正在策劃在三個政府之上建立以吳佩孚為首的中央政府的工作……
其實吳佩孚也答應過「出山」,條件也極簡單,只一條:請日本人撤出包括東北在內的所有中國領土。而且,他也確實令舊部於河南開封一帶集結改編成了「皇協軍」,甚至還派人在山東境內招過兵,只是後來該部「全部潛逃」,「回歸重慶軍建制」(日本人語)人們才知道了吳氏的初衷。
日本人還越俎代庖地在什錦花園為他安排過一次記者招待會,他尚未開口,中外記者們已經讀到了列印好的「吳氏對時局的意見」。一身中國紳士裝束的他,放下列印稿,一字一句地說:
惟「平」乃能「和」,「和」必基於「平」。本人認為,中日和平,惟有三個先決條件:一、日本無條件自華北撤兵,二、中華民國應保持領土和主權之完整,三、日本應以重慶(國民政府)為全面議和交涉對手。
怕在場的日本人聽不懂,他厲聲令秘書「斷乎不容更改」地將自己最後的「政治宣言」翻譯成日語。
吳佩孚之死
就在這時,身體健壯的吳佩孚意外地被一塊摻在餃子餡兒裡的骨碴硌傷了牙,幾天後,兩腮紅腫,疼痛難耐。於是,華北偽政權的軍事首領齊燮元和一位擔當特務機關長的少將(一直尊吳為老師)帶日本軍醫處長、護士急匆匆趕來,對他進行了治療……
是為1939年12月4日。從突患牙病到蹊蹺辭世,只有短短的10天。
在日本人與漢奸的假惺惺的鱷魚淚裡,在蔣介石的悲切的弔唁聲中,在家人與部下號啕哭別聲中,北洋集團裡的惟一儒將、性情倔強的吳佩孚魂歸蓬萊仙山,惟余他手書的那幅長聯在這故宅正堂的牆上瑟瑟而泣:
得意時清白乃心,不怕死,不積金錢,飲酒賦詩,猶是書生本色;失敗後倔強到底,不出洋,不入租界,灌園抱瓮,真個解甲歸田。
噩耗傳出,北平的日本佔領軍和漢奸政權重重祭奠了這位不肯屈就的大人物,甚至連日軍侵華最高司令官也參加了公祭儀式,而華北淪陷區的各省市三日之內均下半旗誌哀。
吳佩孚之死,一直有三種說法。
一是被日本人害死說,這也是內地和臺灣都認同的一種說法。
一是被國民政府的特工人員投毒致死說,這是當時漢奸報紙上的說法。
還有一種,即患牙病併發敗血症說,這是參與「吳佩孚工作」的日本高級間諜的說法。
對吳佩孚之死,北伐中打敗了吳佩孚的蔣介石親致唁電給北平什錦花園吳公館:
先生托志春秋,精忠許國,比歲以還,處境彌艱,勁節彌厲,雖暴敵肆其誘脅,群姦竭其簧鼓,迄後屹立如山,不移不屈,大義炳耀,海宇崇欽。先生之身雖逝,而其堅貞之氣,實足以作勵兆民,流芳萬古。
國民政府與最高國防委員會還分別決議,追贈吳佩孚為一級上將。陪都的報紙上,更譽吳為「中國軍人的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