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為,2003年10月中國發射的「神州5號」、去年12月日本發射的最大衛星「月亮女神」、今年4月印度發射的極地衛星「PSLV-C8」。
亞洲也迎來了宇宙開發競爭時代。以往的宇宙開發競爭僅限於美國和俄羅斯,呈現兩極格局,而如今夢想著亞洲霸權的日本、中國、印度也加入到宇宙探測競爭中來。截止明年初上述三國都將發射探月飛船。
中國在2003年10月成功發射了「神州5號」載人宇宙飛船,已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成功發射載人宇宙飛船的國家。日本也唯恐落後,於9月14日成功發射了亞洲第一個探月衛星「月亮女神」。此舉讓中國的探月領域「亞洲第一」的夢想破滅了。
中國和日本的宇宙開發競爭是美、蘇冷戰結束後一度冷卻的「宇宙戰爭」重燃戰火。中國於10月24日發射了探月衛星「嫦娥1號」,跨入了探測月球表層物質的階段。 嫦娥1號」重量為2350公斤,配備了太陽能電池板,左右翼展為18米。計畫在月球200公里上空收集各種資料。「嫦娥」是中國傳說中的仙女,據認為,月亮上在桂樹下杵藥的兔子也就是嫦娥的化身。
中國的宇宙開發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完成登月計畫。即,2012年完成無人飛船登月計畫,2017年完成載人飛船的登月和返航計畫。
中國僅在嫦娥1號項目上投入了14億元人民幣,與美國的投資規模相媲美。中國在今後5年的主要目標是探月,但同時還打算積極推進火星探測計畫。中國為了阻止美國在宇宙開發上獨領風騷,同時為了提高探月效率將於2009年10月左右與俄羅斯共同推進火星探測計畫。
1970年成功地把自主開發的人造衛星「大隅號」送到地球軌道的日本成為第四個進入太空的國家,目前日本也在積極推進宇宙開發計畫。日本9月14日首次成功發射探月衛星「月亮女神號」,由此,奠定了其宇宙強國的地位。
在載人飛船方面落後於中國的日本謀求翻身的王牌就是月球探測計畫——「SELENE」。該計畫的主要內容包括,向月球軌道發射探測飛船「SELENE」、在2025年之前在月球建設有人基地。
按照計畫,日本將在未來5年內開發月球表面探測機器人,每4∼5年發射小型衛星,調查研究月球表面資源、月球磁場分布及重力場等。「SELENE」計畫的總投資約為550億日元。日本設想以發射「SELENE」為契機,重新奪回亞洲宇宙開發鼻祖的位置。
日本方面自信滿滿地認為,中國即使成功發射了「嫦娥1號」,但其觀測能力達不到「月亮女神號」。再說,「月亮女神號」要比「嫦娥1號」的衛星軌道低100公里,可進行精密觀測。日本方面表示,這一高度差距正是兩國技術力量的差距。
印度的探月計畫也雄心勃勃。今年4月份印度成功發射首顆商業衛星,計畫最遲到明年4月份發射月球探測衛星「印度月船1號」(Chandrayaan1)。該宇宙飛船體重為525公斤,還搭載20公斤重的著陸器。著陸器脫離宇宙飛船後,可以登陸月球表面,蒐集探測資料。「印度月船1號」將離月球100公里的軌道上至少飛行2年,向地球傳送月球照片及測量數據。
印度計畫2015年發射載人宇宙飛船,在此基礎上,將於2020年向月球發射載人宇宙飛船,並實現登月計畫。為此,印度計畫投資15億美元,這是印度歷史上最大的一項宇宙開發計畫。
亞洲航天強國如此熱衷於第二次的探月競爭是因為,雖然月球資源豐富,但還沒有歸屬。如果說1960年前蘇聯和美國的探月競爭是為了展示各自的科技和國力水平,本輪競爭則是為了探測並佔有月球資源。藉助探月乃至探測火星資源,揭開「宇宙資源時代」序幕是航天強國野心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