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強國之路是什麼?那就是"富國強兵"之路,不談"富民"與人權改善。今天中國人並非毛澤東時代的群氓,不少網友在網上的留言表示了對這一結論的不信任,也指出民眾依然窮困這一事實。但他們畢竟受制於輿論環境,只能半吞半吐地發表看法。但最近中國物價上漲導致的多起搶購事件,終於讓個別外國經濟學專家意識到一點:沿用多年的"購買力平價"可能有誤差,必須重新評估中國這個"世界上第二大強國"的經濟實力。
最先提出這一概念的是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前美國財政部官員和世界銀行經濟學家蓋保德(Albert Keidel)。他在那篇題為"The limits of a smaller,poorer China"(直譯為"限定在一個更小更貧窮的中國",《金融時報》2007年11月14日)的文章中,以亞洲開發銀行最近一份報告為基礎,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問題。其核心是對"以購買力平價(PPP)"為基礎的中國經濟加以分析,其結論竟是:"在世界銀行今年年底公布預期的購買力平價修正資料時,中國經濟規模將比以往估計的規模小40%"。
根據這一計算,蓋保德提出兩點:第一,世界銀行根據80年代末概要資料所作的估計,可能從一開始就誇大了中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至今為止,世行對此估計修改甚少;第二,中國的貧困人口數量需要重新估計。購買力平價資料調整,降低購買力平價消費估算值,會大大增加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數量。
蓋保德指出,亞洲開發銀行是第一個使用購買力來對中國經濟進行分析的。而根據新分析,"中國生活在世界銀行設定的日均1美元貧困線以下的人數,實際上應為3億。"對於中國,這一資料校正還需要追溯到上世紀80和90年代。當時,中國生活在日均1美元貧困線以下的人口更有可能是5億多,而不是世界銀行估算的約3億。國際社會這些年來一直認為,中國在脫貧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這項任務可能遠比多數人想像的更為艱鉅,而所獲成就則被世行估計資料誇大了。
--如果蓋保德因為這一分析而被中國的極端民族主義者看作別有用心,我只能表示遺憾,因為蓋保德這篇文章的目的在於強調:鑒於中國政治與安全演變上的不確定性,這幅更為溫和的中國經濟規模圖讓人放心,因為實力不足,國際社會不用擔心中國將成為世界的軍事威脅。
蓋保德對中國經濟重新估量對中國具有重要意義。一個從來未被認真思考的問題是:中國發展經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些年來,中國政府一直矜誇經濟高速發展大大提升了國家的經濟實力與綜合國力,其重心永遠放在"富國強兵"之上,而不是如何"富民"上--表面上,中國當局當然從來不會忘記標榜自己是何等地"愛民、重民、親民",但事實卻是中國民眾的生存權經常因政府的自利性經濟目的而受到嚴重侵奪,比如近10年中國到處都發生的征地與拆遷,就是地方政府侵奪民眾生存權並批量製造窮人的過程。
中國民眾日常生活之困窘,可以從許多新聞中找到雪泥鴻爪。窮人家庭的女子毫無出路不得不成為"性工作者",而性服務業的惡性競爭使得服務價格猛跌,比如蘇州那些一次服務收費10元人民幣的下崗女工,比如北京那些為民工服務一次只收一美元的年輕姑娘。一個貧困人口佔了近四分之一的國家(實際比例可能更大),一個底層民眾出賣尊嚴尚不得溫飽的國家,政府依靠掠奪民眾生存資源並犧牲生態環境而堆積出貌似強大的經濟實力與綜合國力,好比在流沙之上建構大廈,難奠磐石之安。
充斥著窮人的強國,永遠只可能是外強中乾的紙老虎;民眾的生存權都不得保障的國家,哪怕政府再富,也無法贏得國際社會尊重。
□ 寄自美國(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