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張志和)
唐朝著名詞人和詩人張志和的《漁父》詞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但太熟悉的東西有時會錯失真滋味。
宇宙的真相不僅是釋迦牟尼佛或耶穌基督有所洞見,其實中國也有一套固有的修煉法門。只是現代的人已經忘了這些老祖先的智慧,也不覺得這些智慧有什麽重要了!但這些閃爍著智慧光芒的珍寶,仍然靜靜地閃耀著光華,永世不會蒙塵。
張志和字子同,初名龜齡,後由唐肅宗賜名「志和」,自稱「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依照《續仙傳》,以及《太平廣記》的記載,張志和後來是在顏真卿幾位友人的面前悠悠然飛升而去(一說是乘鶴而去),和《舊約》中記載的以利亞飛升而去,是相同的情況。有興趣瞭解的人可以找這兩本書來和《舊約》對照看看。
說回《漁父》詞。張志和的詞多描寫隱逸生活,寫景明麗生動丶質樸丶清新丶淡泊而又寄意高遠,以極其自然的手法把詩與畫的美融為一體,使人讀後只感到自然的美給人帶來的愉悅,真的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短短的幾個字,但色彩與影像躍然眼前:山丶水丶白鷺,桃花丶青箬笠丶綠蓑衣;飛翔的白鷺丶流動的水丶游動的魚還有斜風丶細雨......最後結束在「不須歸」,如此的脫塵弗羈。
除詩詞外,他對書畫丶音樂也無一不精。唐代朱景玄編撰《唐朝名畫錄》時,把他的畫定為「逸品」。按照明代董其昌《畫旨》的說法,「昔人以逸品置神品之上」,可見「逸品」比「神品」還高,是至高無上的極品了。但董其昌認為「歷代唯張志和可無愧色」,把「逸品」畫家定為只有張志和一個人。
張志和的母親在懷孕期間曾經夢見一棵松樹長在自己腹部。張志和十六歲時游大學,向肅宗獻策,深受賞識和重用,任命為待詔翰林,並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又賜名「志和」。但他志不在仕途,之後就藉口親喪回到老家,從此不再入朝。
因為張志和經常一扁舟一釣竿,超絕塵世,所以自稱為「煙波釣徒」。後世稱其「興趣高遠,人不能及」。《全唐詩》中所存五首《漁父》詞,描寫的都是他的隱居生活。
張志和隱居修煉的情況在《續仙傳》中有零星的披露。《續仙傳》裡說張志和是一個「守真養氣」的人,可以「飲酒三斗不醉」,「臥雪不寒,入水不濡。天下山水,皆所遊覽」。他經常「沿溪垂釣」,但卻「每不投餌」,因其「志不在魚也」。
那張志和坐在溪邊干甚麽呢?溪流在他面前可能就像一面鏡子,他從那裡面看到世間萬物,看到超越世間的諸神並與之溝通交流,再一直看到組成宇宙萬物的元素及其構成萬物的運動方式。
他長期「閱讀」這面鏡子,而鏡中景象則隨著他修煉層次的提高而一層層地深化。他將自己的修煉心得記錄下來,輯為一書,取名《玄真子》,並且把「玄真子」作為自己的道號。該書原有十二卷,總共三萬言,但在南宋時已殘缺不全,剩下的殘卷,被收入《道藏》的「太玄部」。後人稱其「著作玄妙,為神仙中人」。
從現代殘存的三卷書來看,《玄真子》的內容還是相當豐富的。《全唐詩》中所存張志和的《空洞歌》即是該書第一卷中的一小段。其中「反爾之視,絕爾之思,可以觀」就非常值得玩味。
「看見」是讀懂張志和的關鍵。因為他是在記錄自己從另外時空中看到的現象和法理,如果讀者甚麽也看不見,就不明白他在說甚麽。對於道家理論,特別是《道德經》有一定瞭解的人,如果不能「看見」,那可能也會感覺《道德經》不可捉摸。
說了這麽多,《寧為宇宙閑吟客》這篇小說講什麽呢?和張志和有什麽關係呢?
寧為宇宙閑吟客, 怕作乾坤竊祿人(唐.杜荀鶴)
這篇小說的主要人物潘立剛是一個政壇金童,但命運卻讓他因為一顆流彈傷了左半腦。這個重大的創傷帶給他難以解釋的瀕死經驗,同時傷害了他的部分能力。為了復健,他遠赴華盛頓DC,接受治療。
另一位主要人物趙孟馨則是一個年輕的醫師。她具有特殊讀心能力。這項天賦曾經帶給趙孟馨許多苦惱。
趙孟馨帶著潘立剛走出腦海的迷霧森林。但是復原後的潘立剛性格與思考模式都產生變化,如同一個新的靈魂重新置入同一個身體裡。
潘立剛如同詩人張志和一樣,遠離了原來的政治舞臺。但潘立剛卻有心插柳,緣著中國藝術與佛法,更深入國際政壇的核心。
在深入中國古老智慧的路途上,潘立剛與趙孟馨發現彼此前世今生累世的關係。撣去封塵後,二人發現宇宙的真相丶生命的真諦竟然是與張志和一樣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