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8-08-11 04:47:59作者:
我對魯迅一直很好奇。
馮雪峰告訴毛澤東,日本人說;"全中國只有兩個半人懂中國,一個是蔣介石,一個是魯迅,半個人是毛澤東。" "半個人"毛澤東聽後哈哈大笑,沉吟片刻後說:"這個日本人不簡單,他說魯迅懂得中國,這是對的。"在文革時期,"批林批孔"的前夕,毛澤東在武漢接見曾思玉等軍區領導人時又說:"中國的第一等聖人是魯迅,中國的第一等聖人不是孔夫子,也不是我。我是聖人的學生。"能上毛澤東的封神榜,並被抬得如此之高,魯迅自然不是一般的人了。這是我的第一個好奇。
北大有位叫孔慶東的教授,自稱是孔子的第七十三代直系傳人,師從紅色理論家錢理群,潛心研究魯迅思想,很有心得,曾被央視請去"百家講壇"開講魯迅,並感情真摯地寫過一本《正說魯迅》的書,但我很奇怪,在禮教中看到了"吃人"的魯迅,對孔教授的先人孔夫子,一直是持"打倒在地,再踏上一腳"的態度,魯迅的 "學生"毛澤東,更是把魯迅的思想發揚光大,差點沒把曲阜孔家夷為平地。而這絲毫不影響孔教授為魯迅歌功頌德、吹鼓抬轎。由此可見魯迅的魔力,這是我的第二個好奇。
新月社的干將,曾在美國研究心理學的肖雲山說:"魯迅其實是個精神病患者。魯迅的雜感來源於他的多疑、敏感、自戀,而這些都是偏持狂的特徵。也是之所以在魯迅的眼中,滿世界都是敵人的原因。"魯迅竟有精神病症,這是我的第三個好奇。
身為一代新文化主將,平生致力於喚醒國民,以改造國民性為己任,"懂中國"的"第一等聖人"魯迅。頭頂上有著無數眩目的光環。但我更想知道,在這些光環背後,魯迅是如何給我們展現民族"導師"的一面,而這不得不從魯迅的生平聊起。
閑來無事聊聊魯迅
魯迅(1881-1936),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原名周樟壽,字豫山,進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改名為周樹人,改字為豫才。魯迅家本是世家大族,在其祖父周福清手上時,周家還有千畝良田和多達幾千平方米的宅院,按建國後的階級劃分,周家是典型的大地主剝削階級。不難想像魯迅當年的富貴。
更加了不得的是,祖父周福清於1871年赴京參加會試,中貢士,殿試獲得第三甲第十五名,被欽點定為"翰林院庶吉士"。在明清時期,這可就相當於拿到了登堂拜相的准入證。可惜周福清受孔夫子的毒太深了,沒能跟上時代變化,仍然滿嘴的仁義道德當清流派,因此在官場很吃不開。幾年下來,只混到個七品知縣的小官,不久還被人參了一本,連這小官都丟了。回家後周福清痛定思痛,思想有了大飛躍,變賣家中田產,不惜重金,捐了個內閣中書。但捐來的官沒能馬上上任,稱之為候補,這一候就候了九年,最後終於當上了這個以抄寫為職的七品京官。
1894年周福清的母親病故,周福清回家守制,正好這一年浙江舉行鄉試,主考又是周福清的同年。當地的五個富戶跑來找到周福清,想通過這位京官打通關節、賄賂主考,給自家子弟謀個功名。周福清想想自己的兒子周伯宜(魯迅的父親)只是個秀才,一直都過不了鄉試關,於是與這五家一起給主考送去了一萬兩銀子。這其中周福清出了多少銀子,史料有點爭論,一說他一毛沒拔,只是順帶寫上了兒子的名字,一說周福清也湊了份子。不過這個分歧無關宏旨,這裡主要寫魯迅不是寫他爺爺。
不想這事計畫周密,卻實施不嚴,曝光了。案情通了天,光緒皇帝得知後龍顏大怒,下旨嚴懲。幸好周福清得到消息快,馬上跑去主動交代問題,有了這個投案自首、坦白從寬的情節,再加上浙江官員的求情開脫(當時的中央權勢減弱,地方漸有了擁權自重的諸侯態勢,朝廷也不得不重視地方意見),最後判了個斬監候(死緩),秋後再決定斬不斬,三年不斬就轉為無期。
這一來周家頃刻走向沒落,三年間每到秋後斬殺犯人的時候,周家就得大把撒銀子,到處打點,以求推後周福清的行刑。還好周家底子厚,終於熬過了這三年,周福清轉為無期徒刑,7年後,刑部大赦,65歲的周福清終於釋放回家。這裡之所以對魯迅的祖父周福清加以介紹,原因是每次讀到周老太爺的事跡,老讓我看到魯迅的影子,而且這也是魯迅性格成型的關鍵時期,無法忽略。
魯迅的父親周伯宜,在這場變故中被革去了秀才功名,周伯宜心理承受力較差,內火攻心,外加驚嚇,竟一病不起。隨著周家的敗落,親友鄰居唯恐避之不及,周家所有的重擔,驟然壓到了十三歲的魯迅肩上,照應獄中的祖父,照料病中的父親,成了魯迅的基本生活內容。少年魯迅過早的感受了世間的人情冷曖,無疑這種經歷是非常痛苦的,成年後,魯迅不無恨意地寫道:
"我有四年多,曾經常常,--幾乎是每天,出入於質鋪和藥店裡,年紀可是忘卻了,總之是藥店的櫃臺正和我一樣高,質鋪的是比我高一倍,我從一倍高的櫃臺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去,在侮蔑裡接了錢。"
"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墮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實周家的敗落遠沒有魯迅表現地那樣沈重,家裡大宅依舊,還有幾十畝良田,若干僕人,其中就有他唸唸不忘地長媽媽。三兄弟不用為生計奔忙,都能安心於讀書。魯迅二十九歲從日本回國後,才開始掙錢養家,這期間,母親還為他張羅了一門親事。可見周家並沒有脫離原有的階級成分。坦白地說,魯迅的痛苦更多的來源於,周家大少爺的風光不再,突然之間受了以前從沒受過的白眼和冷遇。
1898年,十八歲的魯迅就讀南京水師學堂,數月後魯迅又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路礦學堂。清末政府逢戰必敗,時人總結教訓,認為是國人崇文而不善武的結果,於是洋務派在全國大肆創辦軍校,以圖武力興國。但在當時一幫頑固派的反對下,深恐丟了祖宗的法寶,中西體制的爭論一直很激烈,這類軍校大都辦得四不像,挂羊頭賣狗肉。
在此期間魯迅的學習認真刻苦,畢業時考了前三名,成為公派留學日本的五個人之一。甲午戰爭後,國人很奇怪日本的迅速崛起,也把留學日本作為學習先進知識的去處,這想法無疑是正確的,遠比時下"逢日必反"的論調高明許多。向敵人學習沒什麼可恥,最可怕的是沈迷於盛世遺夢,對他國毫不知曉。反觀日本,因白江口之敗,全面學習唐朝。被美國打敗,就全力學習美國。這種觀念對比映襯了現在中日兩國的差距。
不過,當時日本的明治維新也才短短几十年,相對中國還在地上爬,日本也就剛學會走,學校的教學質量可想而知。而且日本對待中國的留學生,也遠不如歐美的實在,劃出一批三流學校給中國留學生,還給中國留學生大辦預科班(也就是學前班)。"懂中國"的蔣介石回憶往事時,還不無遺憾的說,自己當年只讀了個預科班。反之留學歐美的學生,進的是哈佛、劍橋。這兩地留學生回國後,成了當時文化界涇渭分明的兩大派別,兩派的見識、思想、才學高低,各位看官不妨做個比較。
1902年魯迅進入日本東京弘文學院,不久加入光復會。一次,光復會派魯迅回國持行刺殺任務,魯迅斷然拒絕,理由是家中還有老母要養,隨即退會。在此之前魯迅還寫詩,要"我以我血薦軒轅"。看來也不過說說罷了。但後人硬要認為這詩是魯迅一生戰鬥的開始,不免就有點諷刺的味道了。
兩年後魯迅轉科去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習,之所以去仙臺學醫,按魯迅自己的說法是:
"從譯出的歷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維新是大半發端於西方醫學的事實。"
"因為這些幼稚的知識,後來便使我的學籍列在日本一個鄉間的醫學專門學校裡了。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
前一個理由體現了魯迅對日本的瞭解,讀點日本史應該知道"蘭學"對日本的影響,第二個理由是因為魯迅旗幟鮮明地反對中醫,魯迅在《吶喊•自序》中寫道:
"漸漸的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同時又很起了對於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
這個看法,魯迅一生都沒改變過。晚年病危時,在西醫基本無能為力下,朋友找來一些中醫偏方,全被魯迅拒絕。學過西醫的魯迅反對中醫的態度,是貫穿始終的。
時下中醫存廢之爭很是熱鬧,其實這個爭論早在清末民初已經展開。民國十八年,政府明文取締中醫,中醫被視為糟粕丟進了垃圾堆。之後中醫之所以死灰復燃,這完全要拜毛澤東所賜。紅朝號稱全民醫療,但千瘡百孔的經濟,根本做不到口號的要求,特別是人數眾多的農村。而中醫的治療手段針灸和草藥成本低廉,於是毛氏想出了"赤腳醫生"的辦法,從每個村莊選出若干稍懂文字的青年,集中辦班學習中醫,畢業後就地成為駐村醫生。這就是宣傳所稱全民醫療的實質,中醫藉此東風重出江湖。
在毛時代,學習中醫是與政治掛勾的最高指示,當然無人敢出來反對。隨著那段荒唐年代的過去,掃蕩中醫的呼聲再度高漲。有意思的是,政協委員、老中醫連建偉把魯迅的兒子周海嬰請出來,借周老先生的口,證明魯迅當年"只反庸醫不反中醫"。可能在周老先生看來,魯迅反中醫是其污點,為維護父親形象考慮,才有此說詞。殊不知,這舉動有點弄巧成拙了。不知道,以後中醫如若又被取締,周老先生該如何改口。
魯迅在仙臺的學習很不如意,成績很糟糕。大家在《籐野先生》一文中都知道,魯迅的解剖學只考了五十九分,這個分數連學分都拿不到,日本同學竟然還懷疑魯迅與籐野有何見不得人的勾當。實在讓人擔心,照此下去,魯迅還能不能實現當上軍醫的偉大理想。
不過很快魯迅又改變了學醫的想法,按魯迅的解釋,是因為那個著名的"幻燈片事件",在幻燈片中,魯迅看到了國人"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他受到了很大的觸動,決定要改變國民的精神。
"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這是魯迅喚醒國民,改造國民精神的宣言。但讓人奇怪的是,魯迅並沒有憤而回國從事他的文學"吶喊",卻在日本又呆了五、六年。主要翻譯外國文學作品,間或寫些練筆的文章,但這些作品,與改造國民性的目的實在靠不上邊。1909年回國後,魯迅還是沒有拿起他的"匕首和投槍",而是一頭紮進故紙堆,讀佛經,抄寫古碑貼,練起了書法。
直到1918年受錢玄同之邀,才為《新青年》寫下了他正式出山的作品《狂人日記》。從立志到出手,魯迅用了十三四年之久,這時間長得讓人匪夷所思。在這漫長的時間裏,正是中國風起雲湧、翻天覆地的大變革時代,期間辛亥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先後發生。魯迅卻沒有絲毫舉動,只是當了個麻木的"看客"。顯然,魯迅看幻燈片而立志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魯迅低估了學醫的難度,憑其能力根本無法完成學業。當然無論如何,棄醫從文對於魯迅來說,絕對是個明智的決定,只是下決定的理由,沒他自己說得那麼偉大罷了。
在出國前,母親魯瑞為魯迅定下了一門親事。親家姓朱,是紹興城裡的一戶殷實人家,祖上也有人做過官,與周家剛好門當戶對。朱家的這位姑娘叫朱安,是一個深受禮教熏陶的女孩,裹腳不識文字,且比魯迅大了三歲。
對這門親事,魯迅的態度曖昧。之前只提出讓女方"放足和讀點書",而沒有表現出鬥士的一面,嚴詞拒絕這個父母之命、媒約之言的"封建式"婚姻。出國後,魯迅在與日本下女的接觸中眼界大開,開始有了更多的想法,對家中的這門親事有了些牢騷,為此還寫詩送給老友許壽棠:"靈臺無計逃神矢"。
不久,魯迅與日本下女廝混的事跡,漸漸傳到母親魯瑞的耳中,老太太甚為焦急,於1906年謊稱自己病重,將魯迅騙回家中,與朱安完婚。回國前魯迅已有所預感,果然,回來後周家張燈結綵,上上下下都在為周大少爺的婚禮奔忙。魯迅不置可否,必竟從沒見過新娘朱安的樣貌,心中尚存一絲夙望,如若對方美若天仙也未嘗不可。
大喜之日,魯迅打扮一新,還特意為一頭短髮接上了假辮子。在母親的操持下,婚禮按部就班的進行,魯迅的表現也中規中矩。及到進入洞房,掀起新娘的頭蓋時,魯迅才如墜冰窟,妻子朱安小眼大鼻、身材乾癟毫無女性美感,這讓魯迅悔恨不已。春宵之夜,新娘幾次前來請安,魯迅竟不答理。第二晚開始就不再進入洞房,幾天後魯迅與一班同學返回日本,臨走時丟下一句"母親娶媳婦",而後頭也不回的揚長而去。自此,朱安開始了漫長地,在一心救國救民、要"血薦軒轅"的鬥士魯迅身邊的守活寡生涯。
三年後,魯迅回國到紹興的兩級師範學堂教書。1912年受時任教育總長的同鄉蔡元培邀請,進教育部任職,同年隨部遷往北京。祖父做官的經歷是面鏡子,魯迅深以為鑒,總結出"三不"原則,不該說的不說,不該聽的不聽,不該看的不看。如此這般果然官運亨通,不久就官居教育部僉事。
但很多事並非當個烏龜就能躲過去,在大變局時期,檢驗一個人的政治立場、道德水平的機會實在太多。1915年,趁歐洲列強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逼袁世凱政府簽署《二十一條》,這條約等同於賣國,袁世凱老姦巨滑深知其中利害,責任不想一個人擔,於是讓政府公務員集體簽名同意,不簽名的就要辭職走人,魯迅毅然簽下了大名。多年後魯迅的論戰對手陳源(陳西瀅),對此不無嘲諷的說:"魯迅愛國?他愛的是日本國吧!"。魯迅說"中國多暗箭,挺身而出的勇士容易喪命"。
"樹欲靜而風不止",袁世凱一心想過皇帝癮,下令教育總長湯化龍為復辟帝制製造輿論。因魯迅一貫表現良好,被委任小說股主任一職,負責把關小說要"寓忠孝節義之意"的指示。對此事,按魯迅的說法,他進行了不懈的抗爭和抵制,最後還因此被免去了主任。但事實真相又是如何呢,魯迅被免職是袁世凱當上皇帝以後的事了,為袁世凱稱帝吹喇叭抬橋子的任務已光榮完成。而且在此之前,魯迅所謂的"抗爭和抵制"竟然一直沒被上鋒發現?及時把這塊反骨撤換,這就讓人奇哉怪哉了。之後,魯迅還臉不紅心不跳地領取了幾個月洪憲皇帝發放的俸祿。
在全國的一致反對下,袁世凱稱帝八十三天後,不得不下令恢復共和。但已於事無補,心腹親信紛紛倒戈,不久袁在一片罵聲中暴亡。因此前的種種表現,魯迅開始成為教育部的邊緣人物,政治生命走到了盡頭。在官場中站錯隊、押錯寶是要付出代價的,魯迅完全明白其中的遊戲規則。於是乾脆擺出一付憤世嫉俗,懷才不遇的樣子,看見不順眼的就破口大罵,給人取外號。
表面的狂放,掩蓋不了內心的頹廢。不到四十,魯迅就自稱"老頭子",以"枯坐終日,極無聊賴"來消磨時光,自己曾寫道:
"許多年,我便寓在這屋裡鈔古碑。客中少有人來,古碑中也遇不到什麼問題和主義,而我的生命卻居然暗暗的消去了,這也就是我惟一的願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搖著蒲扇坐在槐樹下,從密葉縫裡看那一點一點的青天,晚出的槐蠶又每每冰冷的落在頭頸上。"
1918年,同在日本留學的老友錢玄同(中國物理學家錢三強的父親),跑來看望魯迅,此時錢玄同還是《新青年》雜誌的編輯。見魯迅閑極無聊地鈔古碑貼,於是力勸魯迅為雜誌投稿,以解苦悶。魯迅答應了,不過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而不是出於十幾年前,就定下的要拯救國民精神的豪情。
同年5月15日,以"魯迅"為筆名寫成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發表在《新青年》上,這部被後世無限推崇的開山之作,其實是抄襲而來的。無論小說的手法,體裁,以及結束語"救救孩子",甚至連文章名字,都一字不差的,與俄羅斯諷刺作家果戈裡作品《狂人日記》如出一轍。抄文章抄得如此徹底,我想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從深層次來看,這篇文章是魯迅仕途不暢、前路渺茫,內心迷茫彷徨的寫照,把矛頭直指整個體制,正是發泄滿腹牢騷的結果。同時這也為他後面的作品,打下了 "粗疏、枯燥、荒涼、黑暗、脆弱、多疑、善怒"的基調。但這"大破"的思維很對當時憤青們的口味,文章一發表就反響熱烈,無疑這對魯迅來說是莫大的鼓舞, "試試看"不想試出了另外一片天地。老友許壽棠說"此前是周樹人,之後才是魯迅"。由此可見"引路人"錢玄同的勸進之功。
然而魯迅對這個恩同再造的老友錢玄同的態度如何呢?後期,魯迅的偏激愈演愈烈,錢玄同多有勸導,魯迅不聽,破口大罵錢:
"胖滑有加,嘮叨如故,臉皮厚"。
"蓋此公誇而懶,又高自位置。而其字實俗媚入骨,無足觀"。
"疑古玄同,據我看來,和他的令兄一樣性質,好空談而不做實事,是一個極能取巧的人,他的罵詈,也是空談,恐怕連他自己也不相信他自己的話,世間竟有傾耳而聽者,因其是昏蟲之故也"。
"作法不自斃,悠然過四十。何妨賭肥頭,抵擋辯證法"。
甚至連結集出版《吶喊》的序言中,"引路人"錢玄同的名字都被改成了金心異(今心異)。
1919年12月,魯迅回紹興把全家遷來北京。在家已獨守空房十三年之久,年已四十的妻子朱安,得知大先生(魯迅)要回來,本已死寂的內心升起一絲希望。每天必到大門口翹首以盼。這天終於看到魯迅進門了,連忙上前打招呼,接行李,魯迅用鼻子"哼"了一聲,而行李並不交給朱安。當晚魯迅仍然堅持獨住,讓朱安一個人在房中以淚洗面。
在北京的住處位於西直門內的八道灣,是個有三進院落的大房子。二弟周作人與妻子羽太信子住最裡面,第二個院子給母親和朱安,最外面的由魯迅一人居住。平時吃飯也是分開的,魯迅與周作人夫婦在後院吃,母親與朱安在第二個院子裡吃。如此安排是因為朱安是"母親娶的媳婦",不是魯迅的。這種形同陌路拒人千里的態度,對於謹守三從四德的朱安而言是何感受,我想是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難想像的。
相反的是,幾個月以後,三弟周建人的學生許羨蘇來北京求學,經周建人安排住進了魯迅家中,對這個十九歲的小姑娘,魯迅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熱情。許羨蘇考上北京女師大後,因短髮不能入學,魯迅為其多方疏通,生活上倍加照顧,畢業後還介紹許去一中學當教員。以至許羨蘇視魯迅為"我的監護人",內心漸生情縈,以魯迅家人自居。前後在魯迅家住了六年之久,期間魯迅與周作人交惡,搬離八道灣,許羨蘇為魯迅四處找房子,並隨同一起搬入新居。"3-18"慘案後,魯迅躲進日本醫院,許羨蘇還天天去探視。
但這段引來很多非議的交往並沒有結果,因為魯大文豪移情別戀了。老友孫伏園對周建人說,魯迅最愛"長的那個",因為"他是愛才的,而她最有才氣"。這個 "她"就是許廣平。此女性格叛逆,放蕩不羈。在家時就是男人婆,對男女之事採取革命態度,很放得開。在認識魯迅之前,有個叫李小輝的情人還因她而死。
許廣平從天津女師畢業考入北京女師大後,對魯迅的"不幸"婚姻有所耳聞。長得人高馬大的她,聽魯迅的課卻偏偏喜歡坐第一排,時不時舉手提些古怪的的問題,一次在課堂上給魯迅畫漫畫,還有意讓魯迅發現。1925年3月,許廣平主動給魯迅寫信,許的第一封信是這樣寫的:
"在無可救藥的赫赫的氣焰之下,先生,你自然是只要放下書包,潔身遠引,就可以'立地成佛'的。然而,你在仰首吸那醉人的一絲絲的菸葉的時候,可也想到在蠆盆中輾轉待拔的人們麼?
先生,可有什麼法子能在苦藥中加點糖分,令人不覺得苦辛的苦辛?而且有了糖分是否即絕對不苦?先生,你能否給我一個直切的明白的指引?
現在的青年的確一日日的墮入九層地獄了!或者我也是其中之一。雖然每星期中一小時的領教,可以快心壯氣,但是危險得很呀!先生!你有否打算過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呢?先生!你雖然很果敢的平時是;但我現在希望你把果決的心意緩和一點,能夠拯救得一個靈魂就先拯救一個!先生呀!他是如何的 '惶急待命之至'!"
面對這"赤裸裸"地求救,"以救天下人為己任"的魯迅當然責無旁貸,很快魯迅就回了信。由此乾柴烈火一觸即燃。平均不到三天一封信,後兩人間的信件被編輯出版成了《兩地書》。一個月後,許廣平打扮一新,登門造訪,雙方進入實質性交往。
魯迅臨死前還宣稱"一個都不寬恕"。
人權宣言中有一句話,"凡有不寬容者,一切都是專制主義的思想。"
而現在所有自由民主的國家,都將之視為立國基礎。
不久,教育總長章士釗上臺,女師大校長、魯迅的好友許壽棠被罷免,替而代之的是鐵腕女校長楊蔭榆。楊蔭榆對某些教授玩弄女生深為不滿,雷厲風行整頓校風,對學生嚴加管理,這觸到了魯迅的痛處。魯迅按捺不住,跳出來說:"看看學生們,就像一群童養媳。";"就如中國歷來的大多數媳婦兒在苦節的婆婆腳下似的,都決定了暗淡的命運。"這話說得實在冠冕堂皇,也不知道他說這話的時候,有沒有想到自己的苦媳婦朱安。1924年4月,魯迅聯合十五名教員辭職,向校方施壓。學校分化為挺許擁楊兩派,魯迅是當仁不讓的挺許先鋒。
1924年11月,國文系三名女生在秋季開學時未能按時到校,被楊X蔭榆開除。這本屬的學校管理範疇,不想被魯迅拿來作為把柄,對學生自治會總幹事許廣平面授機宜。很快學生自治會開會決定趕走校長楊X蔭榆,並稱之為"驅羊運X動"。第二年5月7日(二X十X一X條的簽署日,國XX恥日),學校組織演講會,許廣平與劉X和珍擋在禮堂外,竟不准校長楊X蔭榆進入。為此學校對領頭的六名學生,作出"開除學籍"的處理。這就是"女師大X風潮"事件。
此後事件無限升級,新月社陳西瀅撰文批評魯迅在事件中的表現,魯迅奮起反擊,陳先後就讀愛丁堡大學和倫敦大學,1922年回國後任北大外文系教授,在與魯迅的筆戰中,毫不怯場,以事實為依據大揭魯迅瘡疤,抨擊這個導師級人物在種種歷史關鍵時刻的表現。魯迅無法正面回覆,只能惱羞成怒大罵陳是"走狗",作人身攻擊。此後的論戰已偏離事件本身。胡適出面調停,論戰歸於平熄。
而在另一邊,卻上演一場魯迅與章士釗打官司的活劇。因魯迅在事件背後推波助瀾,教育總長章士釗免去魯迅僉事一職。魯迅上告平政院,進行反擊,官司一直打到段祺瑞手上,最後由段祺瑞簽名,廢除章士釗的決定。章士釗,楊蔭榆相繼去職。
段的表態,使學生們有恃無恐,以"文革"常見的手法,公然搗毀章士釗的住宅。而那個被魯迅罵為"性變態",中國第一個女大學校長楊蔭榆,因自己的學生被日軍輪姦殘殺,憤而跑去日本領事館痛斥。被日軍槍殺於蘇州吳門橋下,身中數十彈。
回頭再來看這場所謂的"女師大風潮"。魯迅將之稱為革命行動。其實質不過是一場利益之爭、派系之爭。力挺老鄉許壽棠有很現實的意義,因為這是魯迅在女師大 "幸福生活"的保證。而有諷刺意味的是,魯迅口口聲聲指責"章楊"投靠北洋軍閥,這個北洋軍閥卻成了魯迅最終勝利的力量。
魯迅大獲全勝,不僅官復原職,還贏得了許廣平的芳心。1925年10月,許廣平寫下《風子是我的愛》一文,表達對魯迅的愛戀。而此時只有許羨蘇一個人還蒙在鼓裡,因為魯迅從未與她坦白過。魯迅與許廣平南下後,許羨蘇還痴情地為魯迅守屋。直到1929年5月17日,魯迅到北京探母時,許羨蘇親自問魯迅與許廣平的關係,魯迅說許廣平已懷孕,許羨蘇才徹底清醒。第二年即離京去大名,同年結婚,此時許羨蘇已經三十歲!
馮雪峰告訴毛澤東,日本人說;"全中國只有兩個半人懂中國,一個是蔣介石,一個是魯迅,半個人是毛澤東。" "半個人"毛澤東聽後哈哈大笑,沉吟片刻後說:"這個日本人不簡單,他說魯迅懂得中國,這是對的。"在文革時期,"批林批孔"的前夕,毛澤東在武漢接見曾思玉等軍區領導人時又說:"中國的第一等聖人是魯迅,中國的第一等聖人不是孔夫子,也不是我。我是聖人的學生。"能上毛澤東的封神榜,並被抬得如此之高,魯迅自然不是一般的人了。這是我的第一個好奇。
北大有位叫孔慶東的教授,自稱是孔子的第七十三代直系傳人,師從紅色理論家錢理群,潛心研究魯迅思想,很有心得,曾被央視請去"百家講壇"開講魯迅,並感情真摯地寫過一本《正說魯迅》的書,但我很奇怪,在禮教中看到了"吃人"的魯迅,對孔教授的先人孔夫子,一直是持"打倒在地,再踏上一腳"的態度,魯迅的 "學生"毛澤東,更是把魯迅的思想發揚光大,差點沒把曲阜孔家夷為平地。而這絲毫不影響孔教授為魯迅歌功頌德、吹鼓抬轎。由此可見魯迅的魔力,這是我的第二個好奇。
新月社的干將,曾在美國研究心理學的肖雲山說:"魯迅其實是個精神病患者。魯迅的雜感來源於他的多疑、敏感、自戀,而這些都是偏持狂的特徵。也是之所以在魯迅的眼中,滿世界都是敵人的原因。"魯迅竟有精神病症,這是我的第三個好奇。
身為一代新文化主將,平生致力於喚醒國民,以改造國民性為己任,"懂中國"的"第一等聖人"魯迅。頭頂上有著無數眩目的光環。但我更想知道,在這些光環背後,魯迅是如何給我們展現民族"導師"的一面,而這不得不從魯迅的生平聊起。
閑來無事聊聊魯迅
魯迅(1881-1936),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原名周樟壽,字豫山,進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改名為周樹人,改字為豫才。魯迅家本是世家大族,在其祖父周福清手上時,周家還有千畝良田和多達幾千平方米的宅院,按建國後的階級劃分,周家是典型的大地主剝削階級。不難想像魯迅當年的富貴。
更加了不得的是,祖父周福清於1871年赴京參加會試,中貢士,殿試獲得第三甲第十五名,被欽點定為"翰林院庶吉士"。在明清時期,這可就相當於拿到了登堂拜相的准入證。可惜周福清受孔夫子的毒太深了,沒能跟上時代變化,仍然滿嘴的仁義道德當清流派,因此在官場很吃不開。幾年下來,只混到個七品知縣的小官,不久還被人參了一本,連這小官都丟了。回家後周福清痛定思痛,思想有了大飛躍,變賣家中田產,不惜重金,捐了個內閣中書。但捐來的官沒能馬上上任,稱之為候補,這一候就候了九年,最後終於當上了這個以抄寫為職的七品京官。
1894年周福清的母親病故,周福清回家守制,正好這一年浙江舉行鄉試,主考又是周福清的同年。當地的五個富戶跑來找到周福清,想通過這位京官打通關節、賄賂主考,給自家子弟謀個功名。周福清想想自己的兒子周伯宜(魯迅的父親)只是個秀才,一直都過不了鄉試關,於是與這五家一起給主考送去了一萬兩銀子。這其中周福清出了多少銀子,史料有點爭論,一說他一毛沒拔,只是順帶寫上了兒子的名字,一說周福清也湊了份子。不過這個分歧無關宏旨,這裡主要寫魯迅不是寫他爺爺。
不想這事計畫周密,卻實施不嚴,曝光了。案情通了天,光緒皇帝得知後龍顏大怒,下旨嚴懲。幸好周福清得到消息快,馬上跑去主動交代問題,有了這個投案自首、坦白從寬的情節,再加上浙江官員的求情開脫(當時的中央權勢減弱,地方漸有了擁權自重的諸侯態勢,朝廷也不得不重視地方意見),最後判了個斬監候(死緩),秋後再決定斬不斬,三年不斬就轉為無期。
這一來周家頃刻走向沒落,三年間每到秋後斬殺犯人的時候,周家就得大把撒銀子,到處打點,以求推後周福清的行刑。還好周家底子厚,終於熬過了這三年,周福清轉為無期徒刑,7年後,刑部大赦,65歲的周福清終於釋放回家。這裡之所以對魯迅的祖父周福清加以介紹,原因是每次讀到周老太爺的事跡,老讓我看到魯迅的影子,而且這也是魯迅性格成型的關鍵時期,無法忽略。
魯迅的父親周伯宜,在這場變故中被革去了秀才功名,周伯宜心理承受力較差,內火攻心,外加驚嚇,竟一病不起。隨著周家的敗落,親友鄰居唯恐避之不及,周家所有的重擔,驟然壓到了十三歲的魯迅肩上,照應獄中的祖父,照料病中的父親,成了魯迅的基本生活內容。少年魯迅過早的感受了世間的人情冷曖,無疑這種經歷是非常痛苦的,成年後,魯迅不無恨意地寫道:
"我有四年多,曾經常常,--幾乎是每天,出入於質鋪和藥店裡,年紀可是忘卻了,總之是藥店的櫃臺正和我一樣高,質鋪的是比我高一倍,我從一倍高的櫃臺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去,在侮蔑裡接了錢。"
"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墮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實周家的敗落遠沒有魯迅表現地那樣沈重,家裡大宅依舊,還有幾十畝良田,若干僕人,其中就有他唸唸不忘地長媽媽。三兄弟不用為生計奔忙,都能安心於讀書。魯迅二十九歲從日本回國後,才開始掙錢養家,這期間,母親還為他張羅了一門親事。可見周家並沒有脫離原有的階級成分。坦白地說,魯迅的痛苦更多的來源於,周家大少爺的風光不再,突然之間受了以前從沒受過的白眼和冷遇。
1898年,十八歲的魯迅就讀南京水師學堂,數月後魯迅又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路礦學堂。清末政府逢戰必敗,時人總結教訓,認為是國人崇文而不善武的結果,於是洋務派在全國大肆創辦軍校,以圖武力興國。但在當時一幫頑固派的反對下,深恐丟了祖宗的法寶,中西體制的爭論一直很激烈,這類軍校大都辦得四不像,挂羊頭賣狗肉。
在此期間魯迅的學習認真刻苦,畢業時考了前三名,成為公派留學日本的五個人之一。甲午戰爭後,國人很奇怪日本的迅速崛起,也把留學日本作為學習先進知識的去處,這想法無疑是正確的,遠比時下"逢日必反"的論調高明許多。向敵人學習沒什麼可恥,最可怕的是沈迷於盛世遺夢,對他國毫不知曉。反觀日本,因白江口之敗,全面學習唐朝。被美國打敗,就全力學習美國。這種觀念對比映襯了現在中日兩國的差距。
不過,當時日本的明治維新也才短短几十年,相對中國還在地上爬,日本也就剛學會走,學校的教學質量可想而知。而且日本對待中國的留學生,也遠不如歐美的實在,劃出一批三流學校給中國留學生,還給中國留學生大辦預科班(也就是學前班)。"懂中國"的蔣介石回憶往事時,還不無遺憾的說,自己當年只讀了個預科班。反之留學歐美的學生,進的是哈佛、劍橋。這兩地留學生回國後,成了當時文化界涇渭分明的兩大派別,兩派的見識、思想、才學高低,各位看官不妨做個比較。
1902年魯迅進入日本東京弘文學院,不久加入光復會。一次,光復會派魯迅回國持行刺殺任務,魯迅斷然拒絕,理由是家中還有老母要養,隨即退會。在此之前魯迅還寫詩,要"我以我血薦軒轅"。看來也不過說說罷了。但後人硬要認為這詩是魯迅一生戰鬥的開始,不免就有點諷刺的味道了。
兩年後魯迅轉科去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習,之所以去仙臺學醫,按魯迅自己的說法是:
"從譯出的歷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維新是大半發端於西方醫學的事實。"
"因為這些幼稚的知識,後來便使我的學籍列在日本一個鄉間的醫學專門學校裡了。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
前一個理由體現了魯迅對日本的瞭解,讀點日本史應該知道"蘭學"對日本的影響,第二個理由是因為魯迅旗幟鮮明地反對中醫,魯迅在《吶喊•自序》中寫道:
"漸漸的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同時又很起了對於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
這個看法,魯迅一生都沒改變過。晚年病危時,在西醫基本無能為力下,朋友找來一些中醫偏方,全被魯迅拒絕。學過西醫的魯迅反對中醫的態度,是貫穿始終的。
時下中醫存廢之爭很是熱鬧,其實這個爭論早在清末民初已經展開。民國十八年,政府明文取締中醫,中醫被視為糟粕丟進了垃圾堆。之後中醫之所以死灰復燃,這完全要拜毛澤東所賜。紅朝號稱全民醫療,但千瘡百孔的經濟,根本做不到口號的要求,特別是人數眾多的農村。而中醫的治療手段針灸和草藥成本低廉,於是毛氏想出了"赤腳醫生"的辦法,從每個村莊選出若干稍懂文字的青年,集中辦班學習中醫,畢業後就地成為駐村醫生。這就是宣傳所稱全民醫療的實質,中醫藉此東風重出江湖。
在毛時代,學習中醫是與政治掛勾的最高指示,當然無人敢出來反對。隨著那段荒唐年代的過去,掃蕩中醫的呼聲再度高漲。有意思的是,政協委員、老中醫連建偉把魯迅的兒子周海嬰請出來,借周老先生的口,證明魯迅當年"只反庸醫不反中醫"。可能在周老先生看來,魯迅反中醫是其污點,為維護父親形象考慮,才有此說詞。殊不知,這舉動有點弄巧成拙了。不知道,以後中醫如若又被取締,周老先生該如何改口。
魯迅在仙臺的學習很不如意,成績很糟糕。大家在《籐野先生》一文中都知道,魯迅的解剖學只考了五十九分,這個分數連學分都拿不到,日本同學竟然還懷疑魯迅與籐野有何見不得人的勾當。實在讓人擔心,照此下去,魯迅還能不能實現當上軍醫的偉大理想。
不過很快魯迅又改變了學醫的想法,按魯迅的解釋,是因為那個著名的"幻燈片事件",在幻燈片中,魯迅看到了國人"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他受到了很大的觸動,決定要改變國民的精神。
"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這是魯迅喚醒國民,改造國民精神的宣言。但讓人奇怪的是,魯迅並沒有憤而回國從事他的文學"吶喊",卻在日本又呆了五、六年。主要翻譯外國文學作品,間或寫些練筆的文章,但這些作品,與改造國民性的目的實在靠不上邊。1909年回國後,魯迅還是沒有拿起他的"匕首和投槍",而是一頭紮進故紙堆,讀佛經,抄寫古碑貼,練起了書法。
直到1918年受錢玄同之邀,才為《新青年》寫下了他正式出山的作品《狂人日記》。從立志到出手,魯迅用了十三四年之久,這時間長得讓人匪夷所思。在這漫長的時間裏,正是中國風起雲湧、翻天覆地的大變革時代,期間辛亥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先後發生。魯迅卻沒有絲毫舉動,只是當了個麻木的"看客"。顯然,魯迅看幻燈片而立志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魯迅低估了學醫的難度,憑其能力根本無法完成學業。當然無論如何,棄醫從文對於魯迅來說,絕對是個明智的決定,只是下決定的理由,沒他自己說得那麼偉大罷了。
在出國前,母親魯瑞為魯迅定下了一門親事。親家姓朱,是紹興城裡的一戶殷實人家,祖上也有人做過官,與周家剛好門當戶對。朱家的這位姑娘叫朱安,是一個深受禮教熏陶的女孩,裹腳不識文字,且比魯迅大了三歲。
對這門親事,魯迅的態度曖昧。之前只提出讓女方"放足和讀點書",而沒有表現出鬥士的一面,嚴詞拒絕這個父母之命、媒約之言的"封建式"婚姻。出國後,魯迅在與日本下女的接觸中眼界大開,開始有了更多的想法,對家中的這門親事有了些牢騷,為此還寫詩送給老友許壽棠:"靈臺無計逃神矢"。
不久,魯迅與日本下女廝混的事跡,漸漸傳到母親魯瑞的耳中,老太太甚為焦急,於1906年謊稱自己病重,將魯迅騙回家中,與朱安完婚。回國前魯迅已有所預感,果然,回來後周家張燈結綵,上上下下都在為周大少爺的婚禮奔忙。魯迅不置可否,必竟從沒見過新娘朱安的樣貌,心中尚存一絲夙望,如若對方美若天仙也未嘗不可。
大喜之日,魯迅打扮一新,還特意為一頭短髮接上了假辮子。在母親的操持下,婚禮按部就班的進行,魯迅的表現也中規中矩。及到進入洞房,掀起新娘的頭蓋時,魯迅才如墜冰窟,妻子朱安小眼大鼻、身材乾癟毫無女性美感,這讓魯迅悔恨不已。春宵之夜,新娘幾次前來請安,魯迅竟不答理。第二晚開始就不再進入洞房,幾天後魯迅與一班同學返回日本,臨走時丟下一句"母親娶媳婦",而後頭也不回的揚長而去。自此,朱安開始了漫長地,在一心救國救民、要"血薦軒轅"的鬥士魯迅身邊的守活寡生涯。
三年後,魯迅回國到紹興的兩級師範學堂教書。1912年受時任教育總長的同鄉蔡元培邀請,進教育部任職,同年隨部遷往北京。祖父做官的經歷是面鏡子,魯迅深以為鑒,總結出"三不"原則,不該說的不說,不該聽的不聽,不該看的不看。如此這般果然官運亨通,不久就官居教育部僉事。
但很多事並非當個烏龜就能躲過去,在大變局時期,檢驗一個人的政治立場、道德水平的機會實在太多。1915年,趁歐洲列強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逼袁世凱政府簽署《二十一條》,這條約等同於賣國,袁世凱老姦巨滑深知其中利害,責任不想一個人擔,於是讓政府公務員集體簽名同意,不簽名的就要辭職走人,魯迅毅然簽下了大名。多年後魯迅的論戰對手陳源(陳西瀅),對此不無嘲諷的說:"魯迅愛國?他愛的是日本國吧!"。魯迅說"中國多暗箭,挺身而出的勇士容易喪命"。
"樹欲靜而風不止",袁世凱一心想過皇帝癮,下令教育總長湯化龍為復辟帝制製造輿論。因魯迅一貫表現良好,被委任小說股主任一職,負責把關小說要"寓忠孝節義之意"的指示。對此事,按魯迅的說法,他進行了不懈的抗爭和抵制,最後還因此被免去了主任。但事實真相又是如何呢,魯迅被免職是袁世凱當上皇帝以後的事了,為袁世凱稱帝吹喇叭抬橋子的任務已光榮完成。而且在此之前,魯迅所謂的"抗爭和抵制"竟然一直沒被上鋒發現?及時把這塊反骨撤換,這就讓人奇哉怪哉了。之後,魯迅還臉不紅心不跳地領取了幾個月洪憲皇帝發放的俸祿。
在全國的一致反對下,袁世凱稱帝八十三天後,不得不下令恢復共和。但已於事無補,心腹親信紛紛倒戈,不久袁在一片罵聲中暴亡。因此前的種種表現,魯迅開始成為教育部的邊緣人物,政治生命走到了盡頭。在官場中站錯隊、押錯寶是要付出代價的,魯迅完全明白其中的遊戲規則。於是乾脆擺出一付憤世嫉俗,懷才不遇的樣子,看見不順眼的就破口大罵,給人取外號。
表面的狂放,掩蓋不了內心的頹廢。不到四十,魯迅就自稱"老頭子",以"枯坐終日,極無聊賴"來消磨時光,自己曾寫道:
"許多年,我便寓在這屋裡鈔古碑。客中少有人來,古碑中也遇不到什麼問題和主義,而我的生命卻居然暗暗的消去了,這也就是我惟一的願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搖著蒲扇坐在槐樹下,從密葉縫裡看那一點一點的青天,晚出的槐蠶又每每冰冷的落在頭頸上。"
1918年,同在日本留學的老友錢玄同(中國物理學家錢三強的父親),跑來看望魯迅,此時錢玄同還是《新青年》雜誌的編輯。見魯迅閑極無聊地鈔古碑貼,於是力勸魯迅為雜誌投稿,以解苦悶。魯迅答應了,不過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而不是出於十幾年前,就定下的要拯救國民精神的豪情。
同年5月15日,以"魯迅"為筆名寫成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發表在《新青年》上,這部被後世無限推崇的開山之作,其實是抄襲而來的。無論小說的手法,體裁,以及結束語"救救孩子",甚至連文章名字,都一字不差的,與俄羅斯諷刺作家果戈裡作品《狂人日記》如出一轍。抄文章抄得如此徹底,我想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從深層次來看,這篇文章是魯迅仕途不暢、前路渺茫,內心迷茫彷徨的寫照,把矛頭直指整個體制,正是發泄滿腹牢騷的結果。同時這也為他後面的作品,打下了 "粗疏、枯燥、荒涼、黑暗、脆弱、多疑、善怒"的基調。但這"大破"的思維很對當時憤青們的口味,文章一發表就反響熱烈,無疑這對魯迅來說是莫大的鼓舞, "試試看"不想試出了另外一片天地。老友許壽棠說"此前是周樹人,之後才是魯迅"。由此可見"引路人"錢玄同的勸進之功。
然而魯迅對這個恩同再造的老友錢玄同的態度如何呢?後期,魯迅的偏激愈演愈烈,錢玄同多有勸導,魯迅不聽,破口大罵錢:
"胖滑有加,嘮叨如故,臉皮厚"。
"蓋此公誇而懶,又高自位置。而其字實俗媚入骨,無足觀"。
"疑古玄同,據我看來,和他的令兄一樣性質,好空談而不做實事,是一個極能取巧的人,他的罵詈,也是空談,恐怕連他自己也不相信他自己的話,世間竟有傾耳而聽者,因其是昏蟲之故也"。
"作法不自斃,悠然過四十。何妨賭肥頭,抵擋辯證法"。
甚至連結集出版《吶喊》的序言中,"引路人"錢玄同的名字都被改成了金心異(今心異)。
1919年12月,魯迅回紹興把全家遷來北京。在家已獨守空房十三年之久,年已四十的妻子朱安,得知大先生(魯迅)要回來,本已死寂的內心升起一絲希望。每天必到大門口翹首以盼。這天終於看到魯迅進門了,連忙上前打招呼,接行李,魯迅用鼻子"哼"了一聲,而行李並不交給朱安。當晚魯迅仍然堅持獨住,讓朱安一個人在房中以淚洗面。
在北京的住處位於西直門內的八道灣,是個有三進院落的大房子。二弟周作人與妻子羽太信子住最裡面,第二個院子給母親和朱安,最外面的由魯迅一人居住。平時吃飯也是分開的,魯迅與周作人夫婦在後院吃,母親與朱安在第二個院子裡吃。如此安排是因為朱安是"母親娶的媳婦",不是魯迅的。這種形同陌路拒人千里的態度,對於謹守三從四德的朱安而言是何感受,我想是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難想像的。
相反的是,幾個月以後,三弟周建人的學生許羨蘇來北京求學,經周建人安排住進了魯迅家中,對這個十九歲的小姑娘,魯迅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熱情。許羨蘇考上北京女師大後,因短髮不能入學,魯迅為其多方疏通,生活上倍加照顧,畢業後還介紹許去一中學當教員。以至許羨蘇視魯迅為"我的監護人",內心漸生情縈,以魯迅家人自居。前後在魯迅家住了六年之久,期間魯迅與周作人交惡,搬離八道灣,許羨蘇為魯迅四處找房子,並隨同一起搬入新居。"3-18"慘案後,魯迅躲進日本醫院,許羨蘇還天天去探視。
但這段引來很多非議的交往並沒有結果,因為魯大文豪移情別戀了。老友孫伏園對周建人說,魯迅最愛"長的那個",因為"他是愛才的,而她最有才氣"。這個 "她"就是許廣平。此女性格叛逆,放蕩不羈。在家時就是男人婆,對男女之事採取革命態度,很放得開。在認識魯迅之前,有個叫李小輝的情人還因她而死。
許廣平從天津女師畢業考入北京女師大後,對魯迅的"不幸"婚姻有所耳聞。長得人高馬大的她,聽魯迅的課卻偏偏喜歡坐第一排,時不時舉手提些古怪的的問題,一次在課堂上給魯迅畫漫畫,還有意讓魯迅發現。1925年3月,許廣平主動給魯迅寫信,許的第一封信是這樣寫的:
"在無可救藥的赫赫的氣焰之下,先生,你自然是只要放下書包,潔身遠引,就可以'立地成佛'的。然而,你在仰首吸那醉人的一絲絲的菸葉的時候,可也想到在蠆盆中輾轉待拔的人們麼?
先生,可有什麼法子能在苦藥中加點糖分,令人不覺得苦辛的苦辛?而且有了糖分是否即絕對不苦?先生,你能否給我一個直切的明白的指引?
現在的青年的確一日日的墮入九層地獄了!或者我也是其中之一。雖然每星期中一小時的領教,可以快心壯氣,但是危險得很呀!先生!你有否打算過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呢?先生!你雖然很果敢的平時是;但我現在希望你把果決的心意緩和一點,能夠拯救得一個靈魂就先拯救一個!先生呀!他是如何的 '惶急待命之至'!"
面對這"赤裸裸"地求救,"以救天下人為己任"的魯迅當然責無旁貸,很快魯迅就回了信。由此乾柴烈火一觸即燃。平均不到三天一封信,後兩人間的信件被編輯出版成了《兩地書》。一個月後,許廣平打扮一新,登門造訪,雙方進入實質性交往。
魯迅臨死前還宣稱"一個都不寬恕"。
人權宣言中有一句話,"凡有不寬容者,一切都是專制主義的思想。"
而現在所有自由民主的國家,都將之視為立國基礎。
不久,教育總長章士釗上臺,女師大校長、魯迅的好友許壽棠被罷免,替而代之的是鐵腕女校長楊蔭榆。楊蔭榆對某些教授玩弄女生深為不滿,雷厲風行整頓校風,對學生嚴加管理,這觸到了魯迅的痛處。魯迅按捺不住,跳出來說:"看看學生們,就像一群童養媳。";"就如中國歷來的大多數媳婦兒在苦節的婆婆腳下似的,都決定了暗淡的命運。"這話說得實在冠冕堂皇,也不知道他說這話的時候,有沒有想到自己的苦媳婦朱安。1924年4月,魯迅聯合十五名教員辭職,向校方施壓。學校分化為挺許擁楊兩派,魯迅是當仁不讓的挺許先鋒。
1924年11月,國文系三名女生在秋季開學時未能按時到校,被楊X蔭榆開除。這本屬的學校管理範疇,不想被魯迅拿來作為把柄,對學生自治會總幹事許廣平面授機宜。很快學生自治會開會決定趕走校長楊X蔭榆,並稱之為"驅羊運X動"。第二年5月7日(二X十X一X條的簽署日,國XX恥日),學校組織演講會,許廣平與劉X和珍擋在禮堂外,竟不准校長楊X蔭榆進入。為此學校對領頭的六名學生,作出"開除學籍"的處理。這就是"女師大X風潮"事件。
此後事件無限升級,新月社陳西瀅撰文批評魯迅在事件中的表現,魯迅奮起反擊,陳先後就讀愛丁堡大學和倫敦大學,1922年回國後任北大外文系教授,在與魯迅的筆戰中,毫不怯場,以事實為依據大揭魯迅瘡疤,抨擊這個導師級人物在種種歷史關鍵時刻的表現。魯迅無法正面回覆,只能惱羞成怒大罵陳是"走狗",作人身攻擊。此後的論戰已偏離事件本身。胡適出面調停,論戰歸於平熄。
而在另一邊,卻上演一場魯迅與章士釗打官司的活劇。因魯迅在事件背後推波助瀾,教育總長章士釗免去魯迅僉事一職。魯迅上告平政院,進行反擊,官司一直打到段祺瑞手上,最後由段祺瑞簽名,廢除章士釗的決定。章士釗,楊蔭榆相繼去職。
段的表態,使學生們有恃無恐,以"文革"常見的手法,公然搗毀章士釗的住宅。而那個被魯迅罵為"性變態",中國第一個女大學校長楊蔭榆,因自己的學生被日軍輪姦殘殺,憤而跑去日本領事館痛斥。被日軍槍殺於蘇州吳門橋下,身中數十彈。
回頭再來看這場所謂的"女師大風潮"。魯迅將之稱為革命行動。其實質不過是一場利益之爭、派系之爭。力挺老鄉許壽棠有很現實的意義,因為這是魯迅在女師大 "幸福生活"的保證。而有諷刺意味的是,魯迅口口聲聲指責"章楊"投靠北洋軍閥,這個北洋軍閥卻成了魯迅最終勝利的力量。
魯迅大獲全勝,不僅官復原職,還贏得了許廣平的芳心。1925年10月,許廣平寫下《風子是我的愛》一文,表達對魯迅的愛戀。而此時只有許羨蘇一個人還蒙在鼓裡,因為魯迅從未與她坦白過。魯迅與許廣平南下後,許羨蘇還痴情地為魯迅守屋。直到1929年5月17日,魯迅到北京探母時,許羨蘇親自問魯迅與許廣平的關係,魯迅說許廣平已懷孕,許羨蘇才徹底清醒。第二年即離京去大名,同年結婚,此時許羨蘇已經三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