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承包權流轉最近成了海內外關注熱點。有人認為這一改革將"大幅提升農民消費水平"、"解決好吃飯問題"。可是,我覺得真正的農民並不是土地流轉的受益者。
前不久回過一趟老家湖南省邵東縣。汽車下了高速公路一進縣城,就看到路邊立著一幅巨大的廣告牌,上面寫著:"連續兩年荒蕪的田地,政府堅決收回土地承包權。"落款是邵東縣人民政府。從縣城轉車去鄉下,沿途看到路邊不少田地雜草叢生。看來,縣政府立的那塊廣告牌上的標語確實很有針對性,許多農民已經完全脫離了土地。
回到鄉下老家,從親戚那兒瞭解到,村裡的年輕一代差不多都外出經商或打工了,只剩下一些年老的在家種田。由於種田收益太差,留在家鄉的老一輩連自己家的田地都從一年種兩季改為一年種一季了,哪有興趣去種別人家的那些空置的田地。於是,許多良田就這樣荒蕪了。
荒蕪的田地誰願意種就可以去種。我的一位親戚,退了休回到老家居住,大約是閑著沒事,就種了外出經商的鄰居家閑置的田地。鄰居不僅不要出地租,反而非常感激他。更沒想到的是,不久以後村裡有閑置土地的人紛紛找上門來,要求把他們家的空置田地也交給他去種。我的這位親戚哪能種下那麼多田,不肯答應。他們就說,你輪流種吧,今年種他家的田,明年種我家的,這樣一來我們的土地承包權就不會被政府收回了。
實際上,在我的老家,"解決好吃飯問題"是一個偽命題。農民一年只種一季水稻,糧食就有剩餘,因為現在的雜交水稻產量很高,畝產可達一千多斤。正是由於糧食價格低,賣糧沒錢賺,農民才不願多種田。如果種田能賺錢,農民不僅不會讓田地荒蕪,而且會一年種兩季,這樣糧食產量至少可以翻一番。若真如此,恐怕又會出現農民賣糧難、糧食價格更賤的問題。
所以,報紙上有專家說"農村土地承包權流轉具有劃時代意義"時,我如墜五里雲霧,半天沒反應過來。農民都不願意種地了,土地流轉如何能"大幅提升農民消費水平"、"解決好吃飯問題"?土地流轉可以提高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嗎?顯然不能。
那麼,中央為什麼會推出這項改革?從專家們的解說中不難發現,最主要的目就是,農民賣掉土地的承包權之後,會將所得的轉讓金拿來消費,從來擴大內需,保持國內的經濟增長。
可是,我們也不難發現,土地流轉的受益者,必定不會是仍在種田的農民,而是那些已經進城經商務工但仍具有農民身份的人。他們已經脫離土地,如果有人願意掏錢購買他們手中的土地的承包權,他們自然非常樂意,哪怕價格低廉。這樣一來極有可能造成土地流轉市場的畸形。
另一方面,由於種田不賺錢,仍在種田的農民除了保證自己的口糧外,不太可能再去購買別人的土地承包權。況且,靠種田為生的農民也普遍缺乏經濟實力。真正購買土地承包權的人,可能並不是農民,而是土地市場的投機者。他們才是土地流轉中的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