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孩子們一起生活中,當傳統習慣與孩子們接受的社會價值觀發生衝突時,只要孩子們是對的,我們都會放下父母的架子,按孩子們的方法做。
舉一個小例子,在一次總統選舉投票日,我和丈夫早早就出門排隊。我們知道,儘管市內有許多投票點,每個點都會有排隊的長龍。當我們快排到時,看到兒媳婦推著小孫子姍姍來遲。我急忙向她招手,示意到我們這「夾塞兒」。媳婦笑著跟我們招手打招呼,站在離我們約有50多人遠的隊後。 11月的天,寒風凜冽,看到冷風中站立的她,我感到一種驕傲。孩子們是在給我們上課。我們確實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例如上餐館就餐一定要給足15% 的小費等等這些社會上不成文的規則。正是這些規則的自覺應用,也讓我們生活得很開心。它讓我們有了融入這個社會的體驗。
在美國過日子,畢竟不是一種我們熟悉的生活。因此,在許多問題上,我們都會主動請教孩子,並尊重他們的意見。
記得我們賣房子時要填一份「房子狀況」的表格。所有的項目只要求你勾「有」或「無」,沒有解釋的地方。其中一項「你的房子是否有白蟻」? 在我們居住的這個區,無論新房、舊房都會有。我們從一搬進來就雇佣了白蟻公司做了處理,而且每年付錢請他們監視。五年下來,從未發現過任何白蟻。我認為我們應勾「無」。但兒子不同意,他堅持「要講實話」。 20多年的生活,我們也逐漸懂得了「講實話」處事準則。的確,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誰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體驗「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人和 人一開始相處就需要彼此信任。基於這點,只有講真話,才會贏得這份信任。
當然,開放的心態也意味著我們要尊重孩子們的「隱私」,讓孩子們有屬於他們自己的足夠空間。
正像孩子們不隨便進入我們的房間一樣,我們進他們的房間總要先敲門,更不會去亂翻他們的物品。
我家洋媳婦每天吃完飯都會對我說「謝謝」,並讚美我的烹調手藝。開始,我很不習慣,自嘲我們中國人是暖水瓶,不會熱在外面。久而久之,當我也頻繁使用「謝謝」、「請」等禮貌詞彙時,我發現這種禮貌相處,使我們在心靈上保持了一個距離。正是這個距離,讓我們彼此做事、說話多了一份分寸。
不過,開放的心態並不意味著傳統文化的失效。在我們家許多重大問題上,傳統文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比如兒媳婦剛進門時,只有大學學歷,在一家普通公司工作。中國傳統文化最關注的是子女受教育的程度,而且堅信,只有高的教育程度才會有好的工作、豐厚的收入。我們就用這種儒家教育思想熏陶我兒媳婦,鼓勵她繼續深造。當她被錄取進研究院時,我們幫助帶小孫子,承擔起全部家務。兩年,她拿到碩士學位,並獲得全美一家知名大公司的工作。她將第一個月的工資和公司的一個紅包送給我作為感謝——這是我們家的傳統。我大學畢業第一月工資給了我父母,感謝他們對我的培養。我女兒、兒子一參加工作,也寄錢給我們的父母,表達他們對生命的感激。好的傳統確實沒有地域、文化的代溝。讓我備感溫馨的是那張卡,兒媳在卡上寫道:「這一小束光回報不了太陽的溫暖。」這發自內心的感激,不只是她,還有她的父母。她告訴我,她的表姐妹們都羨慕她,有這樣一個「溫暖的中國家」。
像這樣的卡,每年我們生日、傳統節日都會收到。我和丈夫都十分喜歡孩子們寫給我們的卡。今年我的三個小外孫寫的卡也很有趣,他們說:「從腳趾到鼻尖,我們從內心深處熱愛你,祝你生日快樂。」我想起一次母親節,我女婿寫的那張卡:「世界上事物都是變化的,只有一樣是永恆的,那就是像你一樣的母愛。」每張卡常常讓我們激動不已。那些溫暖我們,感動我們,讓我們從內心感到快樂。想到父母,感恩父母——我想,這就是孝敬的全部意義。
記得女兒出生時,我抱著她開玩笑地說:「這麼漂亮的女孩是為哪個小夥子準備的?」那時,是玩笑話。現在,我才真正理解了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孩子是我們所生,他們並不為我們所有,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生活。兒時,盡父母責任,培養他們;長大了,尊重他們,做他們的好朋友;在他們需要的時候,伸出我們溫暖的手。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才會有開放的心態。他們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但不是我們生活的翻版……
来源:8ok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