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的臥底逃跑 令蔣經國心臟病突發身亡

發表:2009-11-26 11:4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紐約時報》記者蒂姆.韋納在早前出版的一部700頁的《灰燼的遺產:中情局歷史》的書中說到,在中情局數不清的失敗和失誤歷史中,有一項行動卻是 "大功告成",連中情局老特工兼老外交官李潔明亦擊節嘆賞,這就是中情局成功收買臺灣科學家張憲義,阻止了臺灣試圖發展核武的秘密計畫,並改變了兩岸的軍事生態。

"張憲義事件"是臺灣軍史上的一件特大事件,其影響不僅在"國防"上和兩岸軍力平衡上,更在於政治上和心理上。張憲義一個人廢掉了臺灣的武功,使臺灣嚴重內傷。

張的逃跑令蔣經國心臟病突發身亡

張憲義於l963年至1967年就讀陸軍理工學院(後改名中正理工學院),畢業後任職中山科學院籌備處。1969年赴美留學,獲田納西大學核工程博士,1976年返臺,加入中科院核能研究所核能工程組,1984年升任上校副所長。

美國很早就懷疑臺灣秘密研究核武,蔣介石父子雖然在公開場合"嚴正"表明臺灣絕不發展核武,但實際上卻秘密研究.向海外(如南非)買核燃料。中情局駐臺特工的最主要任務之一即監視臺灣秘密研發核武。美國政府曾多次向臺北抱怨聽到臺灣研發核武的風聲,臺灣當局皆矢口否認,而美方又提不出證據。

1988年1月12日,張憲義舉家逃往美國,他把掌握的臺灣研製核武器的內幕和盤托出,並稱當局準備在射程為1000公里的"天弓"導彈上安裝核彈頭。隨後,張憲義在美國國會秘密聽證會上作證。

時任臺灣的"參謀總長"郝柏村聽說張逃跑後,急令駐美官員低調處理此事,他在《八年參謀總長日記》1988年1月17日條目上寫道:"核能研究所副所長張憲義全家叛逃美國,必然為CIA所運用,將和盤托出核研所繼續研究的動態。保有核彈發展能力,但不製造核武器為我國政策,今日指示葉昌桐(曾任臺灣"海軍總司令",編者注)以對國家傷害最小方式處理。"

被張憲義揭開的臺灣研製核武內幕,不僅震驚了美國總統里根,也讓國際社會一片嘩然。大陸對此作出了強烈反應,而美國也以取消對臺"軍事保護"作為威脅,逼迫臺灣當局立即終止其核武計畫。

美國"在臺協會"主席丁大衛親自登門,攜來"毫無談判餘地的協議書",要求臺灣徹底拆除與發展核武有關的設施。而里根指示丁大衛,必須在一週內讓臺灣簽字,"不然你不必回來"。1月20日,郝柏村在日記中寫道:"丁大衛下午來見,單獨與余談話,丁氏轉達美國強烈要求,核能研究所須徹底拆除與核彈發展有關設施,核反應爐(TRR)須提取重水不得再開爐......"郝柏村的憤怒之情也傾瀉在日記上:"張憲義叛亂顯然為美中央情報局所導的非法行為,實為國恥 "。

1988年1月18日美國強行拆除臺灣價值18.5億美元的重水反應爐,下令停運送往臺灣的所有重水,同時搬回臺灣核反應爐裡的重水,清點核燃料棒數量並全部裝船運走。至此,臺當局"最接近成功"的核武計畫破產,而且臺灣在理論上喪失了自行研發核武器的能力。

"張憲義事件"對於臺當局以及蔣經國本人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據稱,1988年1月13日,也就是蔣經國在獲知此事後的當日,心臟病突發死亡。

美國一直不肯公開中情局招募內情

張憲義在何時何地被中情局吸收,有兩種說法,一是就讀中正理工學院時,二是在田納西大學留學時。據韋納在書中透露說,張憲義1988年逃亡美國之前,已為中情局當了近20年的秘密特工。

20世紀70年代,張憲義還是一名級別很低的軍校學員時,就被美國中央情報局看中並與他秘密接觸。中央情報局給予張憲義非常優厚的待遇,在美國和西歐一些國家的銀行中,中情局相繼為張憲義開設了戶頭,定期給他匯入數目可觀的酬金。張憲義畢業後,幾經輾轉,在美國人的暗中幫助下,終於進入了核能研究所。

1985年起,中情局授意張憲義大量複印有關臺灣核武器研究的相關資料、文件和各種圖表等。到1987年年底,有關專家已經肯定地說:再過一兩年時間,臺灣就能造出原子彈!

韋納新書中有關張憲義部分,全都是李潔明(前美國駐華大使,中情局出身,編者注)告訴他的,李潔明也是極少數知道張憲義以中情局秘密特工身份埋伏中科院的美國人士之一。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情局在臺灣一直很活躍,李潔明做過站長。

中情局不久前解密數萬頁密檔,但未包括張憲義數據,未來亦不太可能全解密,因為"地下間諜"一直是中情局最機密的業務之一。曾經花費許多心力要求美國政府解除機密檔案,讓不少臺灣研發核武資料曝光的美國國家安全檔案室研究員柏爾表示,他們也曾嘗試要求美國政府將這段歷史解密,不過美國政府至今仍以機密性過高,拒絕對外公布。

張憲義一家目前定居在美國愛達荷州,對於媒體詢問這段歷史仍三緘其口。但是,兩年多前張憲義曾因父親健康狀況不佳,興起過返臺探親的念頭。張憲義還曾經考慮接受《紐約時報》記者專訪,但是都在妻子和美國相關單位勸阻下打消了念頭。1998年蔣經國去世10週年前夕,張憲義曾寫信表示,臺灣停止研發核武,乃美臺雙贏的結果。

無論張憲義當年出走的動機是什麼,美國因此獲得大量臺灣核武研發資料是事實,一位當年參與中科院核武研發計畫的骨幹人士形容,他們當時是流著眼淚看著美國強迫臺灣無條件接受拆除相關設施,接受美國核查,心中的屈辱和沉痛是筆墨難以形容的。

来源:《紐約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