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彈詞主要流派(十)

作者:何奈天 發表:2010-08-08 23: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上海曾是經濟繁榮的「十里洋場」,被世人譽為「東方不夜城」。劇場、戲院和書場,星羅棋布,特別是書場連犄角旮旯都有。紛至沓來的京、錫、昆、越、、甬、灘簧、評彈等戲曲和曲藝,粉墨登臺競技於各個場所。一撥又一撥南來北往的藝人,技藝場上顯伸手。南腔北調似錦輟,你方唱罷我登場,爭奇鬥艷在舞臺,煞時好看又熱鬧,都想唱紅這爿天。但是能唱紅的藝人畢竟是少數,藝人們幾進幾出,演義著人生坎坷。

上海至從開埠後,上海灘被外地人稱為淘金之地,其消費層次要比外地高的多。評彈響檔演出的門票,要高於一場電影票價,也比外地小碼頭上要高出好幾倍。加之書場興起,江、浙、昆地方的評彈藝人競相來滬。評彈成了上海的主要曲種,也養成了一大批口味老道的聽客(長衫幫)。上海的老聽客,聽書口味十分挑剔。表演一般性的評彈藝人很難在上海站得住腳,想在上海唱紅那更談何容易。「張調」的創始人張鑒庭曾六次到上海演出,均未成功。有的藝人十次、二十次,甚至一輩進上海,最終還是沒能如願。

張調,是彈詞演員張鑒庭(1909-1984江蘇無錫人)所創。9歲時,隨演唱宣卷的舅父在家鄉農村地區演出。17歲在浙江湖州桑林鎮拜彈詞演員朱詠春為師。從1928年起,即和其弟張鑒邦合作,演唱《珍珠塔》和《倭袍》中的片斷。後依據長篇小說為藍本,自編長篇彈詞《十美圖》,又將宣卷本《一餐飯》改編成長篇彈詞《顧鼎臣》,在江浙村鎮演出,兼唱滑稽。

1929年初,張鑒庭進上海,隸四美軒書場演出,未能立足。此後,曾5次到滬,均未走紅。其間,在「潤余社」前輩郭少梅、程鴻飛、夏荷生等幫助下,對《顧鼎臣》、《十美圖》唱本不斷改進,又刻苦鑽研「說、噱、彈、唱」基本功,幾年後藝事大進。1939年8月,張第七次進上海,隸滄洲書場,名聲大振,自此定紅書壇。1941年起,與其二弟鑒國拼檔,在江浙滬各大中城市及電臺演唱。1951年加入上海評彈團,為首批被「圈養」的18位演員之一。

張鑒庭自40年代起,便開始形成自己的表演風格,至50年代初,漸臻成熟。其唱腔稱為「張調」。早期的「張調」近似「馬調」,節奏快捷,數十句唱詞一氣呵成,後又增加快彈慢喝形式,合稱「快張調」。之後,又在書調基礎上,吸收了「夏調」的遒勁和「蔣調」中的基本旋律,並借鑒紹劇和京劇演唱中的運氣,用嗓和聲腔,形成節奏穩健的「慢張調」。

「張調」的特點是剛勁挺拔,火爆中見深沉,韻味醇厚,是流傳極廣,影響極大的評彈流派唱腔之一。其說表頓挫顯著,強弱分明,以有勁、傳神、入情見長。富有極強的感染力。擅起角色,常能亮出最可體現角色身份和外表特徵之形體動作,給人以生動的視覺形象。同時,以眼神、表情和語氣來刻畫角色的性格和情緒,成功地塑造了如中篇《林沖》中的張勇,長篇《秦香蓮》中的王延齡,包公、陳平,《十美圖》中的趙文華、嚴嵩、湯勤,《顧鼎臣》中的紹興師爺等藝術形象,不僅深受聽客讚賞,世為後輩學習楷模。其代表作有:《秦香蓮•迷功名、攔轎鳴冤、壽堂唱曲》、《林沖•誤責貞娘》、《十美圖•曾榮訴真情》、《顧鼎臣•花廳評理》等。傳人有:子張劍琳和徒周劍平、陳劍青、黃嘉明、王錫欽等。張鑒國在與其兄張鑒庭長期拼檔中,創造了風格鮮明的張調伴奏琵琶,襯托默契,使張調格外動聽,張鑒國也被老聽客譽為「琶王」。

張鑒庭與其他彈詞名家一樣,上海一旦唱紅後,就留了下來不走了。主要是上海有鈔票聽客較多,唱紅後的鈔票太好攢了,包銀豐厚了張鑒庭的腰包。又何必再去跑碼頭走江湖,吃顛沛流離的苦頭?!張鑒庭和其弟張鑒國長期拼檔,在上海一直演出《十美圖》和《顧鼎臣》兩部傳統書目。

評彈藝人本是單干的,為了適應上海花式場子的演出,藝術相當的人紛紛組合起來,最早有四十個擋和三十個擋的鬆散組合,後來又有拜十兄弟或九兄弟的形式,但往往利盡而散各奔前程。上海是個大碼頭,也是評彈藝人云集的地方。從「光裕社」分化出來的評彈藝人,在上海成立了「同義社」、「潤余社」、「普佘社」等,同時又打破了蘇州「光裕社」不准傳授女弟的社規【注】。還有上海與蘇州雙方爭奪演出場所,又發生了「光裕社」社規所不容的諸事。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成立了評彈藝人自己的行會民間組織。這些行會民間組織,其目的為了爭奪書場,排擠外鄉評彈藝人,控制和壟斷演出的利潤。

《十美圖》以同名小說為藍本,開始自編自演。張鑒庭自進入上海加入「潤余社」後,在同社評話演員郭少梅等幫助下,重新整理書中的關子與對白,並由郭少梅改寫全部唱詞。經多年實踐加工,全書情節曲折,關子迭起,唱白通俗順暢;且書情感人,忠姦分明,很受歡迎。至40年代中,已為書壇有影響的書目之一。從1950年起,張鑒庭將書中曾榮「一夫多妻」改為「一夫一妻」,改名為《鬧嚴府》後又復名《十美圖》。說此書的均為張的門生,也均按張同一模式演出。演員有周劍萍、何學秋、陳劍青、魏少英、趙蕙蘭、以及張子劍琳等

在「張調」的傳人之中,黃嘉明(青春團成員)有些張鑒庭的風範,其他的幾位就不敢恭維了。連業餘學唱「張調」者,都比這些張派傳人要強得多。

那是八七年的新年前夕,有「評彈業餘愛好之友社」的成員通知我,新年的初一到初三,在南市的西園書場舉行「評彈業餘愛好者」新年演唱會,希望我能去參加,大家聚在一起聊聊。我是年初三下午去西園書場。到書場門口,裡面已經客滿。有熟人帶我進入書場,書場裡簡直像是一爿大的茶館店。有很多的評彈愛好者,圍坐在一隻只方桌(也稱為八仙桌)周圍。喝茶、磕爪子和小聲聊天。表演的書臺不高與平地書臺差不多,書台上有愛好者在唱彈詞開篇。我坐定後有熟人介紹,這兩天的「會書」中,來了不少專業評彈演員到此捧場獻藝。我一聽其中大多數是區級評彈團的成員。

說到這裡,我把區級評彈團與市級評彈團之間的差別作個簡單介紹。中共建政後,1951年11月籌建上海市人民評彈工作團,後改為上海評彈團(算國家級)。市軍管會文藝處,網羅滬上知名的評彈藝人收編到「上海評彈團」。第一任評彈團的團長是吳宗錫(1925—江蘇蘇州人,筆名左弦、夏史、程芷、虞襄等)。此人,1945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經濟系。次年加入中共黨,1949年後在上海市軍管會文藝處工作。是中共在上海戲曲界的代理人之一,也是中共在上海評彈團的首席代理人。抗戰後,中共在上海發展了大批的地下黨員。滲透到各個階層、文藝團體,甚至上海的每條裡弄和街道都有他們的身影。在八十年代的後期,上海的媒體。在吹捧中共「偉、光、正」的文章中透露,知名彈詞演員的老婆,在抗戰後已是中共地下黨員,她一直隱藏到七十年代都無人發覺。她是不是一直受吳宗錫領導,不得而知。四九年後,中共避諱談起當年是如何滲透的「豐功偉績」。

中共軍管會的文藝處,轉成文化局。把挑剩下有常住戶口的二、三流評彈藝人,組成區級評彈團。有:長征、先鋒、星火、凌霄、江南等,受各區文化局領導。這些區級與市級評彈團不能相比,待遇相差很多,屬「大集體」。區級評彈團的演出,在「文革」前夕就結束了。「文革」後重建區屬級的新長征、東方、新藝等評彈團,恢復了演出活動。九十代中期的「體制改革」後,這些評彈團的人員均以個體戶形式外出演出,區級評彈團也就名存實亡了。

言歸正傳,因為是過新年,大家都很忙。有的居住地也很遠,難得聚在一起,所以大家都比較高興而又輕鬆。熟悉的朋友相互聊聊評彈圈內的人和事。我的耳中傳進一陣熟悉的三弦、琵琶聲,嗯,是「張調」。我看見書台上有位中年男子演唱《林沖•誤責貞娘》,嗓聲宏亮、高亢、激昂,唱得「張調」韻味十足。唱到關鍵地方的「罷,罷,罷…….」長拖腔帶轉折處乾淨利落,轉折後,唱得又是一氣呵成。大家站起來齊聲喝采「好,好!」,下手的這張琵琶彈得很有功力,唱腔與伴奏稱得上是珠聯璧合。「張調」能得這樣完美確實是很少見。「張調」罷,罷,罷的長拖腔,黃嘉明(青春團成員)能一口氣唱下來,其它幾位「張調」的嫡傳弟子唱都不下來,就是唱「張調」也只能像一句半,最多三句半是像唱「張調」,其它的不知在唱些什麼。這可能我講得有些尖酸刻薄,但是廣大的老聽眾(老耳朵)才是流派唱腔最好的鑑賞行家。

一部長篇彈詞唱紅成為響檔,是藝人長期跑碼頭走江湖中磨煉出來的。這裡除了藝人的艱辛和本人在「說、噱、彈、唱」上的刻苦鑽研之外,還有同僚和老聽客的幫助是分不開的。過去老聽客中,學富五車者不乏其人,能為藝人編書、修改腳本設計唱腔。像《楊乃武與小白菜》、《描金鳳》、《十美圖》、《顧鼎臣》等都有這種痕跡。張鑒庭曾講:「要說好一回書,單靠個人努力是不夠的,還要尋師訪友,集思廣益,才能成功。

過去在書場裡聽書的常客,在前排都有固定的座位。是為年長而聽書資歷較深者所設立,以示尊重優待老聽客。不要小看這些年長的老聽客,聽過很多的書,聽書都聽得成了精。台上說書人一開口,台下老聽客馬上就能掂出你的份量來。台上說書人要是說錯或唱錯一點,書場小落回(休息)時,老聽客就會跑到書臺後面的休息室裡來扳你的錯頭。好一的老聽客會教你怎麼說表和唱,差一點的老聽客的話就不中聽了,叫你回去跟師娘再學兩年後出來跑碼頭說書。所以,過去一般年紀尚輕,出道不久的彈詞藝人,在台上說書前都要向老聽客鞠躬施禮。並說:「在坐的老聽客,不但是我的衣食父母,也是我的良師益友。如有說錯或唱錯的地方,請老聽客多多賜教。」書場散場時,彈詞藝人站著施禮送客。評彈藝人的謙虛和對老聽客的尊重,是評彈藝人應有的品德。至從成立「評彈團」後,老聽客向評彈演員提意見不多見,甚至沒有了。評彈演員在書臺說錯或唱錯是「評彈團」內部的家務事,與廣大的聽眾(客)已經沒有關係了。這也是中共操控「評彈團」後,使得江南評彈的整體素質,不但停止不前,反而大大步地走向萎縮、衰敗和滅種之路上。

註:「光裕社」的社規共有十六條,我從中挑幾條。

(一)凡同業而與女檔為伍,抑傳援女徒,私行經手生意,察出議罰。(意思是不准收女子為徒)

(二)凡子弟勿犯師長,生意在附近,不得任做,以盡師生之禮,違者議罰。

(三)凡同業交涉,須稟明司事,在會公論。誰是誰非,勿得私行毆打,有失斯文。違者議罰。

(四)凡登臺演唱,或蘇地,或他地,宜襯托忠孝,勸人為善。切勿譏誚時事,形容長官。違者議罰。

……

(九)凡子弟勿交匪類,致累身家,攸關大局,勿虧欠各項帳目,敗壞聲名。違者議罰。

……

(未完待續)

http://bbs.kanzhongguo.com/viewtopic.php?f=31&t=10198

来源:看中國論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