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寬鬆的教育環境下,華人子女希望能走自己的路。Getty Images
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華人重視教育的觀念根深柢固。移民海外之後,很多華人家長希望兒女最終能上大學,就讀一個未來有利求職且高薪的科系,因此不但對子女更加嚴格,也投入更多,往往省吃儉用也要搬到學區較好的社區,讓子女上一個比較好的學校。
在家長重視下,加上小孩本身的聰明,在中學裡,華人的成績大多名列前茅。美國加州教育部發表的API指數顯示,亞裔的成績往往是所有族裔中最高的。API(Academic Performance Index)是目前美國衡量學生學術能力的最重要指數。以加州庫伯蒂諾(Cupertino)學區為例,該學區華人聚居,也是加州最好的學區之一。2009年,亞裔學生平均API為953分,白人學生則為890分。華人子女成績雖好,但有時家長卻沒能充分考慮子女的興趣,因而導致意想不到的結果。
父母期望高 子女自有想法
加拿大多倫多教育局的一項調查顯示,華人家長中有95%希望子女就讀大學。這幾年,很多華人學生以高分數進入大學,但在大學第一年成績急遽下降,有人甚至被停學。很多學生很艱難地讀完大學,但因所學不是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覺得很苦。更嚴重的是,挫敗感能使人失去自信,不少人患上抑鬱症、焦慮症等,甚至產生自殺傾向。
這種令西方教育界關注的特殊現象,在華人世界則是較為普遍而被忽視。以中國為例,中國實行了三十年的獨生子女政策(一胎化)雖然限制了人口膨脹,但也在三十年後不得不將主流社會的重任遺留在這一大批獨生子女們的肩上。如果父母對他們的獨一代、獨二代寄予極高期望,那麼移民後的期望值會更高。除了學校的功課外,通常還會安排音樂、美術、體育等各種課外培訓,將孩子「拴在」通往理想未來之路。
而在海外寬鬆的教育環境中,中小學學生經常半小時就能完成當天的功課,多數學生在「遊戲」中成長,學校又放任學生自由,不鼓勵家長過分呵護,更以法律禁止家長體罰管教,孩子幾乎不可能再被長輩們的期望「拴住」了。這些「黃香蕉」們(黃色的外表皮膚、西方白人的內心世界)在學習、擇業上自有主張,許多華人移民已經逐步在教訓中學會尊重孩子的興趣和意願,給孩子的命運「鬆綁」。
鼓勵華人子女 在家以母語交流
影響力遍及世界擁有四千五百多萬成員的社區服務組織YMCA,旗下的早期教育中心(Early Years Centre),幾年來一直在北美新移民中強調兒童「在家說學母語」的重要性。該中心加拿大安大略省分部的主管麥克科密克(McCormick)說,多年的研究表明,母語水平好的孩子,往往學習英語的速度更快,英語交流能力更強。孩子從學校回家後,一定要鼓勵他們盡量用母語與家長交流。
麥克科密克說,孩子在學習語言的初期,主要是提高語言思維的豐富和流暢,最需要練習將自己的想法和心情與他人充分交流。在家中,新移民家長與孩子如果能用母語達到充分交流,父母既能分享子女在學校的進度、興趣、心情,又能及時幫助子女,還促進了親情。專家認為,在家說母語不用擔心會妨礙孩子的英語能力,他們在學校每天有8小時以上使用英文。反而是有些家長的英語水平不高,如果強迫在家只說英文,會因為說話困難減少了交流,或者因錯誤的語言示範影響孩子英文的提高。
重視課外技能和經歷
目前越來越多的海外華人努力探尋在西方環境下子女教育的最佳途徑。在一篇被點擊數十萬次的網路文章〈在北美教子有哪些技能要督促孩子學會〉中,作者白山秋葉指出,在美國申請明星大學時,如果孩子只有好的考試成績,而沒有課外技能和經歷,基本上沒有希望被錄取。
但是選擇學習哪些課外技能很關鍵。文中提到一對華人夫婦,女兒從小學小提琴,風雨無阻,拉得相當不錯,還曾上臺表演。可是一進大學後,從此不碰小提琴,後來全盤舍棄。那當初幹嘛花那麼些錢和精力送女兒學小提琴呢?
作者提出有一類技能可學可不學,例如小提琴;而另一類技能對孩子性格和今後人生有重大影響,一旦掌握,終生受益。家長應該多花功夫,去引導小孩對第二類技能感興趣並認真去學會。
所謂的第二類技能,除了中文外,還包括游泳、團體體育項目、團體音樂、功夫和做飯等。游泳是水中求生的技能,一些美國大學也要求游泳達到標準才能畢業。團體體育既能強身健體,又能培養團隊精神和競爭中的決斷力,一個學校球隊的隊長,很容易被名校錄取。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體認到此類技能的重要,畢竟歐美國家的文化,也有其可貴之處,尤其想要融入當地環境,華人應該取其優點、改善缺點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