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河東獅吼」出自蘇東坡的詩,其詩曰:「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此詩源於一段女人勸夫的故事,本來是讚美女性的一首詩,卻被後人曲解成女人向母老虎一樣凶悍,「河東獅吼」由此廣為流傳。要想追本溯源,還需從這段故事說起。
老蘇有位朋友叫陳公弼,官至太常少卿、工部侍郎,陳公弼一生為官,但他的兒子陳季常因受道家影響,卻樂於隱居。於是,在黃州的岐亭山蓋了一片莊園,自號「龍丘居士」。小陳平時歡結交賓客,愛好文藝之道,因此家裡養了一群歌妓,每逢有朋自遠方來,小陳都要盡地主之誼,與客人對酒當歌,命歌妓歌舞助興,長此以往,其妻柳秀英(河東人氏)便產生怨氣,後來,每當小陳歡歌宴舞之時,柳氏就用東西敲打牆壁,大喊大叫,以此攪擾氣氛驅逐來賓,小陳自知理虧但很無奈。
蘇東坡被貶黃州,大概參加過幾次夜宴,也親身領教過柳氏的「獅吼功」,於是,他寫了一首詩《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並附信對陳季常說:「我有一絕句,煩請秀英君一看。」這首詩就是上面的那首。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
我們來解讀一下此詩:龍丘居士當然指陳季常,空談閑扯夜不眠,忽然柳氏來勸誡,手杖落地心茫然。這裡老蘇借用了佛教用語「獅子吼」,「獅子吼」在佛教裡指「如來正聲」,是一種褒義的讚美,同時獅子也是佛教護法神之一。老蘇想藉此規勸小陳聽從妻子的教誨,原詩讚美柳氏是「正義之聲」,所以要求小陳「我有一絕句,煩請秀英君一看。」否則,老蘇即使喝的再大,也不會沒事找抽,自己找罵。
其實,「河東獅吼」的故事應引起我們的深思,因為,古時的婦女「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柳秀英看著自己的丈夫成天不務正業,想拯救丈夫惟有做出一些舉動,以達到告誡目的,也正因為柳秀英的「如來正聲」,才使陳季常感到愧疚,從而有「柱杖落手心茫然」的可憐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