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學齡前的孩子,做媽媽的我總是希望孩子在玩耍中自然地學習,無須刻意訂下目標何時要學會加減、何時要學會ABC、何時要學會識字、何時要學會注音符號拼音。對我來說,幼兒階段的孩子有比這些知識層面更重要的事需要學習,如生活好習慣、好品格的養成。而才藝或知識上的學習,就讓它順其自然,不是不教,而是不刻意擬定計畫地教。
然而隨著孩子年紀漸長,再加上自身在國中教書,我開始意識到「學習」這件事不該過度強調它是「快樂」的。我在國中教育現場看到許多資質不差的學生,父母對他們的課業要求卻不高,只希望他們可以在不要有那麼多壓力的狀態下快樂學習,而我發現,不被給予高度期許的孩子,學習態度上會傾向散漫、不夠積極,也許他們是有能力的,但因父母對他們的學業成就期望不高,多多少少也影響了他們對自身的要求與期望。
他們受父母影響,也希望課堂裡的學習可以是輕鬆快樂的,但事實不然,學習不永遠等於快樂,如果過度強調學習的輕鬆快樂,孩子的學習將停留在表淺的入門狀態,永遠窺探不了知識、才藝或技能更深一層的瑰麗與奧妙!
在2011年1月號《親子天下》裡,徐薇老師一篇名為〈秘授英文單字記憶法〉的文章,有幾段深得我心的話:
「很多人常說,讓孩子快樂高興就好,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我對這個觀念存有疑慮,因為有時候小孩子(尤其是國小孩子)喜歡的,不一定正確或對他有益,因此父母要適時扮演指引者的角色,不能只追求表象的輕鬆快樂。」
「日文的‘學習’是‘勉強’兩個字,就表示讀者有勉強、辛苦的時候。給孩子適度的栽培與訓練,是在幫助他們得到一輩子的幸福。」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提醒我們的是:孩子有一天會長大,不會永遠停留在十歲。父母要想得更遠,引導孩子把握學習的黃金時光,讓孩子在二十幾歲時,也會是快樂的成年人。」
徐薇老師的這幾段語重心長的文字,讓我想起1992年獲華德.迪斯尼傑出教師獎的艾斯基曾這麼說:「你不必專橫,但是對孩子的期望要訂得高,而且不要隨便降低,還要督促孩子實現目標。」這實在是給父母、師長一個很好的提醒!
我們有時候總是心疼孩子在學習中受太多苦、承受太多壓力,而不免降低了我們對他們的期望,但其實適度的壓力反而可以激發更多的動力與潛能。當孩子在我們的高期許與督促下,一步步突破自我,衝破原有的學習障礙,那種得到成就感的喜悅才真的是學習的快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