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得天下 先得民心(圖)

發表:2011-03-04 14: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圖片來源:書畫國際)

《尚書•高宗肜日》中殷王武丁(即高宗)說,「王司敬民,罔非天胤。」意思是:繼承了王位的國君們都應該恭敬謹慎地對待人民,因為他們都是上天的子民。因為百姓莫不是上天的子民,古時國君的最大使命就是代為上天管理好一批一批從上天那裡派遣來的子民,那麼如何體察天意當然是作國君的首要問題,其次就是執行天意的問題。必須是道德非常高尚的人,才能夠體察天意、能夠和上天神靈溝通,那麼國君的以德修身就成了根本。儒家把這一點總結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裡面的道理就是這麼來的。

古代,占卜是獲知天命的一種方法,不是大德之士斷難正確掌握占卜。天命之見,非獨見於龜蓍,也同時表現在臣民之中。古之聖人都是極其嚴肅地對待天啟,需要同時參照龜卜、筮佔、臣議、民願、君心。一旦確認天意所向,那就堅決執行再無退縮。

《尚書•皋陶謨》中皋陶教導大禹說,「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達於上下,敬哉有土!」意思是:上天鑒察國君是用百姓的視聽為標準;上天獎懲是以百姓的好惡為依據。民心和天意相通,因此作為國君必須要在民意面前謙卑啊!古代君臣篤信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即來源於此。

那麼也就是說,百姓重視的心意也是天意的一種體現。因為民心十分重要,當時有用采風的方式察納民意,用以觀察臣子國君的得失,好糾正錯誤不當的政令。《詩經》所輯錄的「國風」部分,最早來源就是這樣的。

有多大的德,能知曉多大範圍的天意。因此官員的選拔任命也是根據道德的大小。有超過百人的德就做管百人範圍之內的官,有超越千人之上的德就做管理千人的官。九德具三者做大夫,九德具六者任諸侯,等等。

中華文明這個傳統不是誰發明、誰創造出來的,一切都有它的根源,而這根源都是極深的。

来源:網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