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組織聯歡,最後一個互動節目——自己找自己,將聯歡活動推向了高潮。
節目內容是這樣的:單位裡的一名漫畫家,事先為每個同事都畫了一幅漫畫,然後請大家從這堆漫畫裡對號入座,「自己找自己」。
一下子炸了鍋。
拿起一張漫畫,一看,樂了。尖尖的腦袋,碩大的耳朵,像個「包打聽」一樣。這不是老唐嗎?單位裡的大事小事、家長裡短,都逃不過他那雙招風耳。
又拿起一張漫畫,噴飯。歪歪扭扭的臉盤上,一雙眼睛如豆,似還在滴溜兒亂轉。你走到哪個角落,他似乎都在盯著你。不用說,這是保衛科的大王啊。
再拿起一張漫畫,頭髮亂得像個鳥窩,同事都會心地笑了,這是技術室的大張啊,總是邋邋遢遢,頭髮有時亂得跟愛因斯坦似的,有時又亂得跟一堆電線似的。
這張還用猜嗎?嘴巴笑成了一條線,將一張臉活活咧成上下兩段。除了開心果小韓,誰還能比她更開心,更逗樂呢?
在大家的互相指認下,每一張漫畫,都找到了自己的主人。
有人舉起來,端詳自己的漫畫,一邊看,一邊搖頭,一臉疑惑地問:這是我嗎?
旁邊的人立即反駁,怎麼不是你?你看看那個往上挑起的嘴角,有點得意,有點不屑,有點不可一世,與你平時的神情多麼像啊!倒是我這張,畫得一點都不像,別的不說,我的鼻子有這麼難看嗎?
這時,另一個人又不同意了,得了吧,這兩個酒窩,不是你是誰啊?總是一個笑得深,一個笑得淺,高深莫測的樣子。漫畫貴在神似。可是,我這張吧,就把我畫得有點猥瑣了。
大家一哄而笑,就你這張畫得酷似。
爭論的結果是:看別人的漫畫都挺像的,有的簡直入木三分,而自己的漫畫,卻往往不太像,越看越不像。
最後,漫畫家出來,向大家作瞭解釋。他說,漫畫最大的特點是誇張、變形、神似。我們和身邊的人,每天一起工作,相互之間十分瞭解,所以,你往往一眼就能看出別人的漫畫。而對於我們自己,只能通過鏡子看見自己,和別人眼中的你,有時卻是完全不同的。
大家恍然。忽然明白,你從鏡子裡看到的自己,只是你的容貌,而在別人眼中,除了你的容貌,還有你的神態、你的表情、你的為人、你的處世。它們比容貌更真實、更有特點。所以,一個人要全面認識自己,有時也要藉助別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