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美資大回流—美中友好橋樑將斷(圖)

作者:何清漣 發表:2011-12-18 14: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9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週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在2011年APEC亞太峰會上,揪住中國衣領的美國總統歐巴馬。(Getty Images)

種種跡象顯示,中美婚床正在迅速裂開:夏威夷亞太峰會(APEC)中,美國、新加坡、紐西蘭、智利、汶萊、澳洲等九國簽訂TPP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或跨太平洋夥伴關係),中國「未獲邀請」;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會上發表強硬講話,批評中國戲弄(Gaming)國際規則;美國與亞太各國一道向中國施加壓力,迫使北京在南海油氣開採權問題上做出重大讓步,承諾中國海軍艦船將不再經常騷擾越南、菲律賓和其他國家的油氣勘探活動。所以這些,國際媒體形容為「歐巴馬揪住中國的衣領」,讓北京深感受辱卻無可奈何。

歐巴馬對中政策:從「叩頭」到「揪住衣領」

更重要的方向性指標是美中經濟和安全審議委員會的年度報告。報告共列出了43條建議,第一條建議就是,美國國會應委託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對現行對中政策開展評估。我注意到該委員會主席William Reinsch特別指出,美國已經意識到,指望中國徹底融入西方的經濟和政治體制是不切實際的。這一說法表明:美國對中國的政治幻想已經破滅。

回想美國總統歐巴馬入主白宮後的三年對中外交,一定讓人感慨萬千:歐巴馬曾將中國外交部國際研究所的「對中政策期望清單」全盤接收,當作白宮的對中政策,並在其任期的第一年興沖沖地訪中,但卻兩手空空毫無所獲,歐美輿論稱其「向北京叩頭」;這次在夏威夷亞太峰會上對中講話強硬,國際媒體稱其「揪住中國的衣領」。從「叩頭」到「揪住衣領」,中國失去了什麼重要的依憑?

中國市場已成美資眼中「雞肋」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峰會上中國表現極其惡劣,導致歐巴馬對中態度轉為強硬。今年5月賓拉登被美軍擊斃,意味著牽扯美國外交策略的反恐戰爭結束,美國不再需要中國這位半心半意的所謂「戰略夥伴」。但中美關係發生變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諸多美國跨國公司巨頭相繼從中國市場撤出。美國波士頓企管顧問公司(BCG)發布的研究報告《美國製造歸來》(Made in the USA, Again)指出,中美生產成本差距縮小,美資企業已從大陸撤離回流到美國,Made In China已變身成為Made In America。

早在四、五年前,美歐眾多跨國公司就已經公開表露對中國投資環境惡化的嚴重不滿。中國美國商會與中國歐盟商會連續三年發布的調查報告,都表示歐美商界對中國的保護性政策越發感到擔心,認為它們在中國工作的環境在未來幾年將會更加惡化。外資的不滿集中在三點:一是知識產權得不到保護,新規定迫使外資企業將業務和技術訣竅轉讓給中資公司,以換取市場准入;二是政府採購規定有失公平,在中經營的外資公司「期望在公開招標中獲得平等對待」;三是中國對外資企業併購採取的限制。要成立合資企業,外資方面必須尋找中國公司作為合作夥伴,雙方的股權分配只能是一半對一半。在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重不足,這給外資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美國政府、歐盟領導層與中國就投資環境進行多輪磋商,但未能有所改變。加之中國大陸近兩年面臨員工薪資上漲,土地成本增加,以及人民幣不斷升值等因素,造成整體生產成本大增。美資企業盤算成本之後,認為大陸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已不復吁在,於是將企業回遷美國。BCG在《美國製造歸來》中預測,到2020年將有15%針對北美市場的美國企業從中國回流到美國。前不久,福特汽車公司宣布把1.2萬個工作機會遷回美國,並將在美國投資160億美元,包括62億美元用於購買和升級在美工廠的配備。BCG高級合夥人希爾金(Harold L. Sirkin)指出,未來五年在美國一些地區製造的商品,生產成本將只比大陸沿海城市略高5%至10%。成本縮小的同時,美國的生產效率更超過大陸。

美跨國公司曾是北京遊說美國的重要盟友

撤資的不止產業界,還有金融業。最近幾個月,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和高盛先後結束與中資銀行的聯姻。在它們採取行動之前,美國銀行和美林(Merrill Lynch)將其擁有的中國建設銀行的10%的股份出售了大約一半。在所有美資的撤資當中,高盛的退出具有標誌性意義。

高盛曾絞盡腦汁希望在中國金融業插進一隻腳。為了獲得北京青睞,高盛曾投入鉅額公關費用進行巧妙的公關。這些公關手段當中包括採用北京最喜歡的手段:即幫助中國在國際社會宣傳。那本罔顧事實、竭盡吹捧之能事的《北京共識》(2005年),就是美國高盛公司的資深顧問喬舒亞.庫珀.雷默(Joshua Cooper Ramo)執筆寫成。這個報告不僅將中國這種罔顧社會公正與人權、嚴重透支生態環境的經濟模式,說成「以平等與高質量的發展為其特點」,是「尋求公正與高質成長的發展途徑」的發展模式;還說「北京共識」包含的許多「非經濟理念」(即「專制極權政治+市場經濟」的政治理念與價值觀)不僅值得發展中國家仿效,還將在全球範圍內取代「華盛頓共識」。

花費如此投入公關而進入的市場居然被舍棄,只有傻瓜才會將這一訊息解讀成是出自於自身的困難。只能說,這些銀行已經看到一點:中國市場的前景晦暗,該是全身而退之時了。

這些對美國政界有重大影響的跨國公司退出中國,意味著聯繫中美政治經濟關係的重要橋樑將斷。以前由於經貿利益而被強壓住的中美矛盾,如地緣政治上的矛盾、中國與國際體系的摩擦、中共價值觀與普世價值的內在衝突等就會日益突顯。中美關係將面臨新變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雜誌102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