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配圖/龔蕾日誌)
失之不憂,得之不喜。寵辱不驚,平常之心。
人生一世,難免會遇到寵辱。但由於人的胸襟、境界不同,當寵辱來臨的時候,其表現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就有「受寵若驚」、「寵辱不驚」之說。
有人可能會將受寵之喜或受辱之憂深藏於內心;有人則會因受寵而得意忘形,或因受辱而愁眉不展;有人甚至因受寵而四處矜誇炫耀,或因受辱而到處訴苦喊冤。
宋朝有個人,因自己穿的棉袍被宋徽宗趙佶的御手摸過,便將趙佶的手形繡在棉袍上,穿著它到處炫耀;他的一隻胳膊被皇帝握過,他便以黃帛把皇帝握過的地方包纏起來,給人作揖時,那只纏著黃帛的胳膊連動都不敢動。
此人的荒唐之舉,堪稱受寵若驚的典範。
當然,他這麼做,不僅是受寵若驚,而且是別有用心,那就是要藉此宣揚皇帝對他是何等的寵愛,以致可能橫行鄉里,狐假虎威。
《唐書·盧承慶傳》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唐太宗時期,盧承慶曾任「考功員處郎」官職。所謂「考功」,是專管官吏考績評功的,屬於吏部。據說,盧承慶對考功工作公正、負責。
一次有個負責運糧的官員,由於發生糧船沉沒事故,受過處罰。盧承慶在給他進行考績時,便給他評定為「中下」等級,並通知本人。那位官員得知後,既沒有提出意見,也沒有任何疑懼的表情。
盧承慶繼而一想:「糧船沉沒,不是他個人的責任,也不是他個人力量所能挽救的,評為‘中下’,恐怕不合適。」決定改評為「中中」等級,並且又通知本人,那位官員依然沒有發表意見,既不說一句虛偽客套的感謝話,也沒有什麼激動的神色。
盧承慶見他如此這般,非常稱讚,脫口便道:「好,寵辱不驚,難得難得!」當即又把他的功績改為「中上」等級。
從此,「寵辱不驚」這個成語典故便廣為流傳到今天。
有一幅對聯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深刻道出了人生對待名譽和地位應持的正確態度。
古代那位運糧的官員,之所以能夠做到「寵辱不驚」,就是因為他具有對事對物對功名利祿,失之不憂,得之不喜,保持了心平氣和、淡泊自適的境界。
要想做到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絲毫不受外界干擾,說起來容易,實踐起來卻很難。
只有保持一分平常心,才能做到寵辱不驚。
寵辱不驚不是消極的迴避,也不是看破紅塵、甘於沉淪,它是遠離名利、遠離喧囂的一種坦然,是在遭受挫折時仍有與花相悅的一份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