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刊登新聞《中國兩會的「時裝秀」》(「Fashion show」 at China's parliamentary meetings),揭示的一些女代表奢華的皮草和香奈兒套裝,路易威登,巴寶莉等各種名牌包包與手袋,令美國婦女羨慕不已。特別是五六十歲的美國大媽,對大會堂的「中老年服裝秀」簡直是「嫉妒恨」了。
歷史上,美國的有些婦女也曾追求高檔的服裝和包包,也曾喜愛攀比。攀比,英語叫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意思是:跟瓊斯家看齊。此俚語來源於上個世紀初的同名連環漫畫。漫畫中的女主人總是跟比較富裕的鄰居瓊斯家相比,時時動腦筋,攀比瓊斯家。
根據專家的研究,當人們在意攀比時,就會產生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中國有錢人發明的口頭禪是「不買最好的,只買最貴的」。有個英語小幽默:瑪麗新買了一隻貴重戒子,可是同事們沒有注意到她戴了新戒子。後來,瑪麗終於熬不住了,伸出左手,說,今天天氣真熱,我真想把我的戒子脫下來。
現在的美國婦女越來越講實際了。美國公務員每年收禮不能超過20美元,包括禮券、請客吃飯等;美國專業人員拿的是死工資,7、8萬美元年薪算很不錯了;美國服務行業也是死工資,3、4萬美元年薪了不得了。做小本生意的,大多數基本相當於打一份工。有錢人當然也不算少。然而,攀比沒有底,比到最後誰都比不過比爾-蓋茨。再說,比爾-蓋茨仗義疏財救濟窮人的故事地球人都知道。所以,美國婦女都越來越講實際,很少攀比,很少炫耀性消費。看看美國影視劇就知道了,大多數美國婦女穿的衣服不過幾十塊錢而已。連第一夫人都買幾十塊錢的衣服。
美國人認定中國人有錢。美國的奢侈品商場都要僱用會說漢語的售貨員。大陸的訪美考察團和旅遊團,看到數百、上千美元的名包,大聲嚷嚷「便宜!便宜!氣啪!氣啪!」一下子要了十來個。售貨員遞給嚷嚷的人一瓶礦泉水,嚷嚷的人小聲地問導遊:「這個要不要收錢?」
《每日電訊報》的新聞引用一個批評者的話說,對比北京三月的時裝秀,倫敦、巴黎、米蘭的時裝秀真是相形見絀,因為北京的時裝秀只有「大人物」才有資格進入表演。
本來,浙江代表團的30位女代表(委員)還有一場集體高檔旗袍秀,每人旗袍都是量身定制的。網友聞之,群起抨擊,質疑是用公款定制私貨,還是企圖在兩會「植入廣告」?旗袍秀縮回去了,夭折於民眾的唾沫中。
自然也有官員辯解:女代表相約穿高雅旗袍參加兩會,未嘗不可。然而,問題是:這是全國代表大會,全國人民眼巴巴地等著代表來為百姓、尤其是為貧困的百姓,多多少少說句話。這是嚴肅莊重的政治場合,而不是「金雞百花」秀場。不然的話,如強國論壇網友所說:「兩會開成時裝秀,人民還有啥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