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難找洋人,要上訪到使館」(圖說:5月7日朝陽醫院前的上訪者/看中國配圖)
「有問題找黨員,有困難找書記」,這原本是中共的宣傳口號,如今被人改成「有困難找洋人,要上訪到使館」。政治語言折射民意,見證的是中共執政地位的變化。
從王立軍到陳光誠,一個是副部級的高級幹部,一個是盲人維權人士,兩個人在生命的危急關頭,都不是向黨員和支部交心求援,而是躲進美國駐華使領館避難。在他們看來,神州之大,最安全、最能講理的地方,既不是「德高望重、特立人格」的中央官員,也不是號稱厲行法治的法院、檢察院,最能保障他們的惟有美國使領館。
想當年,「官民魚水情」、「支部是最強的戰鬥堡壘」,如今官民如仇寇,支部淪為腐敗堡壘。以鬧得沸沸揚揚的廣東烏坎村為例,前書記薛昌是「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村支部是「全國優秀基層黨支部」,然而就是在「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支部」領導下,烏坎村官商勾結,貪腐橫行,烏煙瘴氣,村官所涉賣地贓款高達億元。基層如此,高層又能好到哪裡,從陳希同、陳良宇到薄熙來,政治局委員不也是前腐後繼嗎?這樣的黨員公僕貪腐自顧不暇,還會將百姓的困難放在心上?
天下烏鴉一般黑,神州大地無青天。前幾年中國社科院的調查顯示,老百姓對政府的信任評級,愈到基層評級愈低。如果在調查選項中增加美國駐華使領館,恐怕排名最高者「舍美其誰」。陳光誠事件後,有網民建議美國在中國各鄉鎮設立領館,專門幫助民眾維權上訪,這樣中國才會很快實現和諧社會。雖是戲言,卻是絕妙的反諷。
這些年,當局不斷抨擊挾洋自重者甘當洋奴,但事實上,哪個挾洋者不被網開一面?朱鎔基說過「死三次」都不夠的賴昌星,逃亡加拿大十幾年後引渡回國,結果只判個無期徒刑,即使坐牢,還有加拿大駐華使館官員不時探監,以保證其不受虐待。
陳光誠在山東老家被軟禁十八個月,進入美國使館後便身價百倍,當局不僅不敢動其一根毫毛,反而還要禮送其舉家赴美。假如賴昌星沒有逃亡加拿大,陳光誠沒有進入美國大使館,他們面臨的將是另一種命運,而正是因為有洋人撐腰,他們才會被法外開恩。
不堪的是,執政當局已陷入嚴重信任危機,無論說什麼做什麼,都會引起廣泛質疑。一方面,中共的理論與現實對立,無法說服人、凝聚人,另一方面,中共黨員的行為與道德標準背離,無法感召人、團結人,難怪國人寧可求助於洋人,也不願「有問題找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