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次敦煌,整個人像是蛻變了一次。那是一個神奇得讓人無法不欽佩的地方。到處是沙漠、戈壁、風化的腐朽,只有敦煌一處,有了綠洲的痕跡,而且還留下了數千年的藝術瑰寶。都不知道,到底是千佛保佑了敦煌,還是敦煌的生命護佑了佛窟?
月餅水果擺上香案
敦煌月餅與廣州的很不一樣,特點就是大、厚、香、酥,更像是一輪圓月。家裡製作的時候,是用香油、香料和面,做成餅形,在上面用刀、夾等雕記出「孫猴摘桃」、「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等以月亮為題材的畫面及裝飾。中秋之夜,庭院裡面擺上香案,端上月餅和切成鋸齒形的大西瓜以及桃、梨、果等共慶團圓。
戈壁之上古蹟遍佈
敦煌南枕氣勢雄偉的祁連山,西接浩瀚無垠的塔克拉瑪乾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東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敦,大也;煌,盛也。」但現在敦煌全市總面積3.12萬平方公里,其中綠洲面積1400 平方公里,僅佔總面積的4.5%,且被沙漠戈壁包圍,故有「戈壁綠洲」之稱。盛大輝煌的敦煌有著悠久的歷史。敦煌歷經了漢風唐雨的洗禮,文化燦爛,古蹟遍佈,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景觀。
探訪莫高窟
莫高窟,是非常讓人嚮往的、神秘的地方,尤其是當年餘秋雨的《文化苦旅》面世之後,莫高窟與那位道士再一次躍到我們面前。
話說公元366年,有一位名叫樂尊的僧人云游到鳴沙山東麓腳下,此時,太陽西下,夕陽照射在對面的三危山上,他舉目觀看,忽然間他看見山頂上金光萬道,彷彿有千萬尊佛在金光中閃爍,又好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飄舞,樂尊認為是佛祖的聖地。於是頂禮膜拜,決心在這裡拜佛修行,便請來工匠,在懸崖峭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後,佛門弟子、達官貴人、商賈百姓、善男信女都來這裡捐資開窟,從4世紀至14世紀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信眾或以家庭為單位,或是單獨一人出資,興建洞窟、繪製壁畫,或是請修大佛、菩薩等,形成了「千佛洞」的規模。後來,沙漠化非常嚴重,洞窟逐漸被「沙藏」了起來。
莫高窟,在這一千多年的修煉中,各類型洞窟有735個,其中有壁畫和彩塑的洞窟492個,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宏大、內容最豐富、藝術最精湛、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寺。
在一片沙漠之中,莫高窟非常孤單地站立如歌。隨著不斷接近她,內心的狂熱不斷地奔騰。第一眼看到她,激動興奮宛如高原反應般強烈。
莫高窟整個景區,管理得非常好,讓人肅然起敬,講解員知識淵博,對景區的情況瞭如指掌,尤其是對各個洞窟裡面的壁畫如數家珍。景區會根據遊客的人流量來設計參觀路線,因為每個洞窟的面積比較小,人多的話既聽不到講解,也會影響到壁畫,所以,每位講解員帶領的團隊參觀的路線都不太一樣,而每位參觀者能欣賞到、進入的洞窟自然也不同 。但莫高窟的幾大代表洞窟是肯定不會錯過的,比如九十六號洞窟。從外面看便是莫高窟的標誌性建築———「九層樓」,而裡面則是大佛,是世界「室內第一大佛」。還有就是第17洞,內有從4世紀到11世紀(即十六國到北宋)的歷代文書和紙畫、絹畫、刺繡等文物5萬多件,這就是著名的「藏經洞」。
大家都知道,一部敦煌歷史就是一部外國列強的掠奪史,但其中滲透著諸多民族的無奈和慘痛。現在,我們能做的是,盡量地保護殘存的歷史和文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為了保護壁畫,在莫高窟內參觀時,不拍照,只能用手電筒筒觀看,可以自備一個手電筒筒進入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