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品讀千年易安愁(圖)

發表:2012-11-24 12: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李清照是因為著名的《聲聲慢》被人們所記住的,也因了這首詞,她被當作了愁的化身。那是一種淒冷的美,特別是那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慼慼」,簡直成了她個人的專有品牌而彪炳於文學史,空前絕後,沒有人敢於企及。鄭振鐸在《中國文學史》中評價說:「她是獨創一格的,她是獨立於一群詞人之中的……她是太高絕一時了,庸才的作家是絕不能追得上的。無數的詞人詩人,寫著無數的離情閨怨的詩詞……這一切的詩詞,在清照之前,直如糞土似的無可評價。」李清照憑藉著自己極高的藝術天賦將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抽絲剝繭,細細紡織,化愁為美,創造了讓我們永遠享受無窮的詞作珍品,她和她愁情之美也就永遠高懸在歷史的星空。今天就讓我們懷著敬仰的心情,再次品讀這首千古絕句,再次欣賞她絕妙的化愁為美藝術技巧。

一、迭字運用,創意出奇,造勢巧妙
  
在這首《聲聲慢》裡,詞人開篇就運用了迭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慼慼。」形成多重藝術效果。
  
(一) 迭字運用增強了表達效果。
  
「尋覓」、「冷清」、「淒慘」,原本也可以表達孤苦無依和惆悵寂寞的心情,但作者嫌力度不夠,無法完全表達自己激烈的情感,就大膽地將它們每一個詞都重疊起來,並在「淒淒慘慘」的後面綴上了「慼慼」的疊聲詞,這樣一來,不僅力度加強,效果倍增,而且如同詞人手上拿著十四根鋼針紮在我們的耳朵和十指一樣——聲聲洞透耳鼓,字字紮在心頭。
  
(二) 迭字運用形成音韻之美。
  
迭字造成了音調上的平仄起伏變化,音節上的逐漸拉長,聲調上的越來越低,營造壓抑窒息的氛圍。
  
「尋尋覓覓」,平平仄仄,聲音從低升高,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孤獨徘徊的身影在眼前晃動——她在追尋什麼呢?
  
「冷冷清清」,仄仄平平,聲音由高而下,展現的是一幅冷清淒涼的景象——到處冷冷清清,毫無生氣,她一無所獲。
  
「淒淒慘參慼慼。」平平仄仄平平,聲音又是一個從低到高,然後由高而下的轉換,尤其到最後,聲音越來越低,音節也越拉越長,使人有快要窒息的感覺。再一次刻畫了作者悲慘淒涼、寂寞無助的心緒。
  
(三) 迭字運用層次清楚。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慼慼。」從內容上步步寫來,由淺入深,形成了恍惚、寂寞、悲傷三層遞進的意境,層次清晰,非常細膩!迭字運用從音韻和內容上為全詞定下了一個感情基調,使全詞籠罩在一種淒慘愁苦的氛圍中。這就是大膽的藝術創舉造就的獨特藝術魅力。七組十四個疊字,猶如信手拈來,看似平平淡淡,實則顯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個字無一「愁」字,卻寫得字字含「愁」,聲聲是「愁」,開篇就籠罩了一種濃重而淒厲的哀愁氛圍,造成了一種如泣如訴的音韻效果。後人雖有很多模仿這首詞,大量使用疊聲詞在詩詞創作中的,但是終究無法達到本詞的藝術效果。
  
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的論說,最能傳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層次;二也,妙在曲盡思婦之情;三也。」
  
二、敘寫愁情,層次分明,詳細具體
  
這首詞並沒有對愁緒不加辨別,讓其自發的鋪天蓋地而來,而是細緻地分開層次,全方位的進行描寫。整闋詞,總共可分三節九個層次。
  
首先,「尋尋覓覓」以下七組迭字是第一節,總言心情的悲傷。這一節可分三個層次:「尋尋覓覓」,敘寫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狀態,這是第一個層次。「冷冷清清」,敘寫外在環境的寂寞,為第二個層次。「淒淒慘慘慼慼」,轉寫內在的心理狀態,是第三個層次。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將歷經喪亂、家破、夫亡之身世,飄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細緻表出。
  
其次,自「乍暖還寒時候」到「卻是舊時相識」,是第二節。這一節承上申說可傷的情景,也分為三層:「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是第一層,寫氣候冷暖不定之可傷。「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為第二層,言淡酒不敵晚風之可傷。「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寫雁聲過耳之可傷,為第三層。
  
最後三句是第三節,仍分三層,渲染可傷的情事:「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寫懶摘黃花之可傷,為第一層。「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寫日長難熬之可傷,為第二層。「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寫雨滴梧桐的淒涼傷感,為第三層。全詞三節九層,從各種不同的層面,申說悲傷的原因,揮灑渲染漫天的愁緒,營造壓抑愁苦的氛圍。
  
三、藉景繪愁,心景交融,感物傷世
  
王國維《人間詞話》:「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中國美學一直強調情感是藝術的內在生命,「情者文之經,理者辭之緯。」情感由外物的刺激而起,而又藝術的以外物為對象,抒發出來。人傷心則風嗚咽,人憂愁則花濺淚,觸景則生情,睹物則思人,一切景語則皆為情語。達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物我統一的境界。
  
在這首詞裡,就運用了這種人悲物亦傷的描寫手法,表達了作者離亂的苦楚和憂患餘生的悲哀。上闋「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是透過十月小陽春的冷暖無常,轉寫為憂愁傷神傷身。凸顯結果,而且曲折有味。「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是寫她藉酒澆愁,而又憂愁難遣。「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南來秋雁,增加了思鄉的惆悵。於是下片寫自家庭院。園中菊花殘敗,將花自比,更添愁緒。「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是愁苦已極,度日如年的反映。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梧桐葉落,細雨黃昏,更添愁思。全詞除結句一語道破外,都沒有直接說愁,但詞人憔悴的心靈、點點的淚光、百轉的愁腸與這些自然景物的描寫又細若游絲地吻合在一起。無論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氣,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風,天上的過雁,滿地的黃花,窗外的梧桐和黃昏的細雨,無一不表現孤寂、淒涼、悲傷、哀愁的心境,無一不是生愁、助愁、牽愁的,簡直是觸處成愁,成了愁的世界了。作者在這裡通過刻畫冷清蕭索的
環境來烘托慘慘悲切的心境。
  
四、頻用反問,強調濃愁,韻味無窮
  
反問是無疑而問,表達肯定的意思,起到強調的作用。全詞共八句,其中有四句用了反問。「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強調淡酒難敵晚風之寒,難銷心底之愁。「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突出詞人將花自比、不勝憔悴、更添愁緒。「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表達日常難熬、孤苦寂寥、度日如年的愁楚。尤其是最後一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更是蹊徑獨辟之筆。詞人只說自己思緒紛茫複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妙在又不說明於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麼心情,即戛然而止,彷彿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淋漓盡致了。使人更深刻感受到易安之「愁」的沈重,壓抑與無以迴避。回望她那少歷繁華、中經喪亂、晚景淒涼的起伏人生,這其中的滋味,豈是一個「愁」字所能包含得了、概括得盡的?易安之「愁」包含太多的情感淒涼,太多的憂傷惆悵,這一切,不是一個「愁」字所能包含得盡、概括得了的。那麼這裡面就更蘊含著詞人複雜,深沉的情感,是「悲」、是「怨」、是「憤」、是「恨」,也許還蘊含著更多悲鳴的情感在其中。「詩有韻則生,無韻則死;有韻則雅,無韻則俗。有韻則響,無韻則沉。有韻則遠,無韻則局。」用反問來表達肯定,強調濃愁,餘韻無窮;既總結了全篇,又開出了新的意境。
 
五、以聲摹情,囓齒叮嚀,樂章之美
  
詞調取名《聲聲慢》,聲調上也因此特別講究,用了不少雙聲疊韻字,如將息,傷心,黃花,憔悴,更兼,黃昏,點滴,都是雙聲;冷清,暖還寒,盞淡,得黑,都是疊韻。夏承燾《唐宋詞欣賞》曾稱:「《聲聲慢》是李清照詞中特別講究聲調的一首名作。」李清照作詞主張分辨五音。夏先生曾提出全詞多用齒聲字(齒音)及舌聲字(舌音):《聲聲慢》用舌聲的共十六字:淡、敵他、地、堆、獨、得、桐、到、點點滴滴、第、得。用齒聲的四十一字:尋尋、清清、淒淒、慘慘、慼慼、乍、時、最、將、息、三、盞、酒、怎、正、傷、心、是、時、相、識、積、憔悴損、誰、守、窗、自、怎生、細、這次、怎、愁、字。全調九十七字,而這兩聲卻多至五十七字,佔半數以上;尤其是末了幾句:「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二十多字裡舌齒兩聲交加重疊,這應是有意用囓齒叮嚀的口吻,來表達自己憂鬱苦悶的心情。同時,這幾對疊字還造成音律的迴環往復,加強了詞作的音樂性。不但讀來明白如話,聽來也有明顯的聲調美,充分表現樂章的特色。這可見她藝術手法的高強,也可見她創作的大膽。宋人只驚奇她開頭敢用十四個重疊字,還不曾注意到它全首聲調的美妙。(夏承燾《李清照詞的藝術特色》)
  
另外,還以雙聲疊韻字的運用,來增強抒情效果。雙聲字如將息、傷心、黃花、憔悴、更兼、黃昏、點滴;疊韻字如冷清、暖還寒、盞淡、得黑。將詞之為音樂文學的特質,發揮無遺。
  
千古絕句、萬古愁心,詞人以通俗自然的語言、鋪敘的手法寫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較含蓄曲折,心中極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這一愁情作者卻始終不說破,只是極力烘托渲染,層層推進,營造出一種「一重未了一重添」的淒苦氛圍,給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間。全詞寫來儘管沒有一滴淚,然而給人們的感覺卻是「一字一淚,滿紙嗚咽」。這比直寫痛哭和淚水漣漣更為深刻、淒酸,也更能感染人。在我們欽佩李清照高超的繪愁技巧的同時,更使我們體會到了一份藝術上的愁情之美。
 

来源:網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