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0月08日訊】曾經讀過一本介紹日本人的書,說日本民間非常崇尚科技發明,電視中經常有秀他們普通人科技發明創造的熱門節目。這類節目在日本非常受人歡迎,其收視率堪比大陸的「超女超男」選秀類和「非誠勿擾」類相親節目。其實在歷史上,中國古代人一直非常崇尚科技,也熱衷於發明創造,那時的人們更多的把科學技術應用於農業和軍事上。比如我們所熟知的三國時,「臥龍」諸葛亮就發明瞭木牛流馬(一說他的妻子黃月英發明);而「風雛」龐統則改進過水車灌溉。魏晉時著名的「行為藝術家」阮咸就依靠風箏而完成過世界上最早的滑翔飛行。軍事方面的創新更是層出不窮,比如「投石機」和「連弩機」的問世,還有火藥和攻城器具的發明。而《水滸傳》中呼延灼的鐵甲連環馬,據考證最早由鮮卑人慕容家族所獨創,可惜忘了註冊商標,而被後世所盜用。
唐人張鷟(zhuo)在他的《朝野僉載》中補輯了一則關於木匠祖師爺魯班的趣聞。魯班,又叫魯般或公輸般,甘肅敦煌人,中國古代最負盛名的能工巧匠。他曾經在涼州造一木製大飛鳥,每次只要把鳥翼上的機關拍打三下,木鳥就負著他展翅飛翔。魯班乘著他周遊列國,神龍見首不見尾,好不愜意。有一次,他的妻子懷孕了,魯班只好呆在家中陪伴待產的妻子。他的父親很奇怪魯班的院子中停放著如此大一隻飛鳥,魯班的妻子就如實相告其中的秘密。老父懷著一顆探索科學事業的好奇心,爬上飛鳥,胡亂對著鳥翼擊打了數十下,大鳥衝天而飛。可惜好奇心過甚的老父卻沒學會怎樣讓大鳥停靠下來,就這樣飛啊飛,飛到了吳國。吳國人看到空中飛來了一隻很奇怪的大鳥,以為是妖怪,於是就萬箭齊發,結果這位想當中國第一代飛行員的老人就這樣壯志未酬,從鳥身人像變成了刺蝟。魯班聞訊大怒,乘著飛鳥搶回了父親屍體。因為怨恨吳人不分青紅皂白射殺了他的父親,於是在肅州造一木製仙人,手指東南,吳地竟然因此大旱三年,吳人不明就里,占卜得知原是魯班所為,於是就趕緊聚集財物上門請求魯班寬恕。魯班手持大斧,砍掉了仙人的一條手臂,吳國頓時天降大雨。時人皆以魯班為仙人。當然後面這一段為無妄之說,但在春秋末年,魯班乘著當時「現代化」的飛行工具木鳶窺視宋國都城則史書上有過記載。
北齊時,蘭陵王高長恭,就是那位生得玉樹臨風,面相柔美,每次打仗都要披上斗篷戴上面具,突顯猙獰面目,堪稱中國第一位蜘蛛俠的小王爺。不僅仗打得好,軍事才能出眾,其本人也是當時著名的音樂舞美藝術家。他創作了世界上第一首假面舞會的舞蹈音樂《蘭陵王入陣曲》,每次勝利後都以此曲載歌載舞。此外,小王爺還有一個不為世人所知的身份,即北齊上流社會中獨一無二的科技愛好者。此人天縱聰明,發明創造了許多小玩藝。因為愛喝酒,就用北方胡人相貌,製作了一個捧杯的小人兒,每次勸人歡飲時,小人兒就會自動捧杯來到此人身邊,彎腰施禮,不由你不喝。世人莫知其由,深為折服。蘭陵王發明創造的敬酒胡人,當為世界上第一個有史書記載的疑似機器人。
唐高祖第十一子韓王李元嘉,此人可謂神童也,很小的時候就能一手畫方,一手畫圓,而且可以口中唸經書,目數羊群。這位牛人很可能自己發明瞭一件讓世人拍案驚奇的稀罕玩藝兒。這是一個銅製雙足酒樽,背面可以貯酒,每次倒酒時則一足佇立,酒若倒滿酒樽時,則雙足佇立,不滿時則一足前傾。古代人喜歡喝酒,就連酒具都這樣獨具匠心,別出心裁。可惜這項發明早已失傳,要是流傳到現代,就可以避免酒席桌上賓主雙方為酒杯盈或虧而爭執得紅脖子漲臉,推三阻四的情形了。韓王還有一件寶貝,叫做銅鳩,大概是青銅製作的酒器,古人不喝冷酒,一般都是把酒溫熱。這件銅鳩,奇就奇在酒溫熱後,它會發出叫聲,而發出的聲音則為真的鳩鳥鳴叫一樣,十分悅耳動聽。可見韓王元嘉生平非常喜歡飲酒,而飲酒時又十分在意情調。
唐人筆記中還記載著許多神奇莫測的發明創造。洛陽縣長殷文亮,雖然時任父母官,但也是一非常聰明且手工精湛的優秀科技工作者。他刻木為人,並給木人穿上色彩艷麗的衣服,每次酒會上,就會拿出小人,扳動機關,令木人為所宴請客人倒酒,木人操作熟練,所倒酒水毫釐不爽。又用木頭彫刻成俊俏的歌妓模樣,巧以機簧,這個木美人就會吹拉彈唱,笙歌妙舞,以湊酒興。而客人若是飲不盡杯中酒,小木人就會牢牢把持住酒杯而不放手,而木美人則歌聲不斷連連催促。這項絕頂聰明的發明不僅讓當時人驚為天作,也讓今人簡直難以置信,它集機器人、留聲機等多項現代科技功能於一體,古人的聰明才智和神乎其技,在當時低下的生產力條件下,現在的人搜腸刮肚也只能用「奇蹟」這個詞來形容了。
武則天即位之初,如意年間,江蘇有一工匠,進獻一物,叫做十二辰車,應該是報子午等十二時辰所用。但此車巧就巧在其轅馬位於正南時,則馬上所載午門就會自動打開,裡面會出現一個小人。此車無論是在什麼地方,都會如前所述,所指正南方向毫釐不差。指南針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傳統認為四大發明中除了造紙術為東漢蔡倫發明以外,其他三大發明都是宋朝時才有的,其實這種理解值得商榷。歷史上戰國時就出現過「司南」,當時的人們就發現了磁石的作用。很明顯,武則天時的十二辰車也是運用的這種原理。更讓人驚奇的是報時用的小人,晚明和清朝時才有西洋人用西洋制鐘錶進貢皇室,而武周時中國其實早就已經發明並熟練運用到了器具之中,不知後來因何湮滅而不見蹤跡?還是這位江蘇匠人,進獻了一個叫做「木火通」的東西,盤中盛火,無論怎樣翻轉,火勢不滅。此人所燃燒之火,難道是當時人們並不知道的石油?
當時的匠作大監楊務廉也很有本事,此人曾經在山西泌州時用木頭製造出一個僧人。此僧手執一碗,可以按照主人的要求自行乞討,碗中錢滿,機關就會自動啟發,僧人口中就會道出「謝謝佈施」一語,當時集市上的人們競相圍觀,而為了聽到僧人作聲,每日佈施者不下千人,楊大監可謂斂財有道,只賺得缽滿盤盈。而郴州行政長官王琚更有意思,這哥們兒是一個典型的垂釣愛好者。每次看到體育頻道中的國際釣魚大賽,我都為王琚哥們兒生不逢時鳴不平,要知道這哥們兒所發明的垂釣物具震古爍今,國際釣魚冠軍在他面前都相形見絀,連一盤小菜都不算。王琚因為是垂釣發燒友,就用木頭製作了一隻水獺,然後把這個水獺沉於水中,而水獺每次捕捉到魚兒後就會自動浮出水面,王哥們兒不費吹灰之力,坐而得之。這究竟是何道理?原來王琚早就在水獺口中安放好了誘餌,用石頭縛住水獺沉入水中,只要魚兒取食誘餌,就會觸動水獺口中的機關,口合而銜魚,而身上的石頭隨著機關牽引也會自動脫落,水獺自然浮出水面。這項發明即使是放在現代,也堪稱最佳創意發明獎。
可見,古人遠比我們今天想像的聰明和睿智,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而那些譏諷中國古代科技落後的西方人只怕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甚至當做天書一樣將信將疑,然這些匪夷所思的發明創造卻明白無誤的記載在唐代文人的筆記中,而讓今之人瞠目結舌難以想像。可惜中國古代的封建統治者,因為過度重視農業和軍事,科技發明創造也僅運用於此。輕視和消極應對民間的許多智慧,以及獨創的科技發明與創造,甚至不屑的稱其為「奇技淫巧」,而讓這種打上隆重色彩的「民間製造」自生自滅,加之當時的整個社會並不鼓勵和引導匠人們科技創新,反而認為這種革新和創造是不務正業,那些史書上巧奪天工的技藝於是漸漸失傳,而科技巨匠們也逐漸消隱,散佚於古籍之中。這樣循規蹈矩的社會,玩弄權術的帝王和終日只知辛苦勞作於田野的人民,曾經留下璀璨科技文明之光的中國古代發明創造終於如片光零羽一般不復再現,從而導致了近代中國科技水平的落伍以及與西方國家的差距,不能不說是一種深深的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