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1月09日訊】 華盛頓 —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在北京舉行,如何促進中國經濟平衡增長估計是會議討論的重點議題之一。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前強調,經濟增長要找到「黃金平衡點」,以「使中國經濟行穩致遠。」但是, 有專家指出,中國以投資為主導的不平衡經濟增長模式並不是目前最大的問題,問題是如何讓投資更有效?參與世界銀行中國改革項目的專家還呼籲中國盡快改革戶口制度,因為城鎮化將是中國經濟新增長點的所在。 他還說,這樣一個改革,可能更會推遲中國經濟的平衡增長。
中國以政府巨額投資和出口驅動的增長模式無法再持續,中國經濟需要更平衡增長,這似乎已經成為包括中國政府官員在內的所有人的一種共識。這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專家們的新著--《轉型中的中國經濟—從外部到內部再平衡》一書所指出的問題之一。這本說,中國經濟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不平衡增長。
但是,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世界銀行前中國業務局局長黃育川 (Yukon Huang)說, 不平衡增長並不是問題,問題是中國的許多投資沒有投入正確的地方。
黃育川說: 「中國目前最大的問題不是不平衡,我指的是投資在GDP中的比重。 問題是投資是有效還是浪費?」
中國經濟目前的一個大的風險是政府投資造成的地方政府的巨額債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今年七月份的一份報告說,由於信貸刺激和非傳統金融的迅猛發展,去年,中國的政府債務已經達到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45%。專家估測,中國各級政府負債總額可能高達30多萬億元。
黃育川說:「如果他們改變投資的領域和地點,投資的回報率還會繼續增長, 但是如何獲得更高的回報率?他們沒有考慮這個問題。」
黃育川說,中國經濟的不平衡增長開始出現在2000年。2000年,中國消費在GDP中的比例開始出現顯著下降,而投資的比例明顯增加。他認為,中國2000年推出了「西部大開發」的政策是造成這種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他用農民工進城的例子闡述了為什麼西部大開發造成了消費在GDP中的比重下降。他說一個進城的農民工的總收入增加,農民工的實際消費也在增加,但是,因為總收入的增加,消費在總收入的比重卻在減少。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夕發表有關中國經濟形勢的文章指出,中國經濟要加大結構調整的力度,其中重要的就是擴大內需。不過,他在文章中並沒有提到他一直在倡導的城鎮化發展。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剛超過50%,實際戶籍人口城鎮化還只有35%左右。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黃育川說,城鎮化發展應該是中國的一個方向, 是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所在。他還呼籲中國政府盡快改革戶口制度。黃育川也是中國政府與世界銀行中國政府改革項目的參與者。
黃育川說:「現在就有一個群體,如果你為他們做些什麼的話,他們會消費更多。這就是農民工群體。 如果你讓他們可以獲得社會福利,你准許他們居住在那裡,允許他們購買房屋, 他們自然會消費更多。 這會增長收入、財政收入,每個人都會因此獲利。同時,經濟也會更好發展,債務問題也會更容易解決。」
他說,中國經濟的其他問題,包括金融系統問題、政府職能轉換以及私營企業在國家經濟中的比例等的解決都需要更長的時間。
不過,他同時 指出,城鎮化改革可能會使得中國的經濟更進一步的不平衡發展。 他預測,中國經濟發展可能會在2020-2025年趨於平衡。他說,亞洲的日本、臺灣和韓國都是在城鎮化和服務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人均年收入達到12,000到15,000美元時,經濟才趨於平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