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1月17日訊】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終於在週一見諸媒體。由於習近平等中國領導人在會議之前的高調宣傳,人們對這次會議充滿期待。許多人都盼望這次會議能夠在綜合改革方面能夠有所突破。
雖然一些瞭解中國現有制度的人也曾經發出過預警,認為中國不可能在這次全會上出臺任何實質性改革政策,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希望三中全會對土地制度改革、人民幣利率決定機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等具體領域的改革能夠開放綠燈。
會議的公報幾乎給所有客觀的中國問題觀察家都潑了一大桶涼水。公報沒有能夠滿足中國社會對改革的廣泛迫切的需求;也沒有能夠滿足國際社會對中國改革的期待。國內外的金融市場對公報的反應也毫無懸念的清一色負面。在公報公布的第二天,中國的A股市場反應消極,上海和深圳的市場都出現了不小的跌幅;世界其他地區的主要市場也都出現了下跌。考慮到當天全球並沒有發生令股市看落的重大事件,三中全會似乎成為唯一的拉動股市下行的因素。
中國執政者應該感到尷尬的是,三中全會號稱要發揮市場的決定因素,但是市場卻給了三中全會十分負面的評價。這是因為市場參與者知道,中國的政策制定者沒有膽量和能力去觸動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無力消除制約經濟發展的政治和制度行制約條件,尤其是他們維護國有企業市場霸主地位的立場沒有任何鬆動,而對私有企業希望進入重要的行業的要求,基本上沒有給與任何有制約力的承諾。
文件對改革目標、改革的規劃、改革的指導思想和改革的重點領域等問題的描述,不僅在內容上空洞抽象,甚至在文字上都顯得力不從心,基本上是在重複老調。這次會議無法產生任何可操作的改革政策措施無外乎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一是中國的執政精英已經無法產生任何有創造力的新思維,他們解決現有問題的能力日漸式微;二是由於既得利益集團的反對和核心領導集團操控力的減弱,導致會議對進一步改革的步驟無法達成共識。
另一方面,在維護現有的政治制度方面,三中全會則表現得十分堅決。尤其是在堅持國有經濟在經濟中的主體地位、維護黨在改革事務中的決策地位、反對引入獨立的司法制度來保障市場的公正運行、加強國家對經濟和社會事務的管控等方面沒有表現出絲毫的鬆動。在這些方面,不僅沒有絲毫的制度和政策突破,甚至與鄧小平時代的黨政分開等政策相比還有大幅度的倒退。這次會議已經標誌著那些對現有領導制度還有一絲幻想的人們與中國新領導人的蜜月期的結束。
會議取得的唯一具體的"成果"是決定成立兩個領導機構:一是國家安全委員會;二是中央改革領導小組。其實這些機構的設立純屬畫蛇添足。改革本來就是黨和政府的事情,上有總理和國務院、下有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重大問題更有政治局和它的常委會,根本不需要什麼改革領導小組;至於國家安全問題,也完全沒有必要在中央、國家軍委和政府的外事部門之外再行增添新機構。新增加這兩個機構的主要目的似乎只是為了進一步加強習近平在政策制定和執行中的份量。只是這種政客之間的權力再分配不是老百姓關心的事情,而且大規模新設重量級機構更是與中央精簡機構的承諾相互矛盾。
来源:自由亞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