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香港的加拿大人 88%是雙重國籍

發表:2014-02-01 02: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4年02月01日訊】擁有加拿大護照就是加拿大人嗎?擁有一個國籍所賦予的權利,需要一定程度上貢獻當地社會活嗎?   

前加拿大駐華大使馬大維(David Mulroney)認為,是時候開誠佈公地討論公民義務問題了。   

加拿大政府早前討論,持有「權宜護照」(passports of convenience)的雙重國籍人士應否享有全面的領事保護。他的觀點或為約29.5萬生活在香港的加拿大人敲響警鐘。 2011年,加拿大亞太基金會(Asia Pacific Foundation)委託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居住在香港的加拿大人當中,雙重國籍者佔88%。時至今日,這一調查仍是對在港加拿大人情況的最全面分析。   

馬大維作為加拿大最著名的外交官之一,談論這一問題時很謹慎,這一點可以理解。他在一次採訪中表示,這一話題非常敏感。   

馬大維從事公共服務已有30年,2009年至2012年間擔任加拿大駐華大使。對於上週就領事保護的討論,他也發表了意見。當時他在Twitter上寫道,這些雙重國籍人士與加拿大聯繫不緊密,限制他們享有的領事保護是「公平、明智且必然的」。   

為什麼是明智的呢?馬大維稱,因為這能夠反映國籍及人口流動的性質不斷轉變。這種改變導致「宇航員父母」(astronaut parents)的現象出現:即父母其中一人在中國工作,將配偶及子女留在加拿大。   

馬大維表示,擁有全球生活方式的人口增多,需要考慮政府對這些人士的義務。   

他援引在臺灣擔任外交官時的經歷,表示當地有不少丈夫部分時間在內地工作,妻子在加拿大或美國加州做生意,子女在不同地方上學。臺灣是個後工業社會,臺灣人散居全球各地。他認為香港情況也是如此。   

領事館預算龐大,有必要檢討服務。馬大維表示,為公平起見,加拿大人自己選擇居住地點及生活方式後,就應承擔隨之而來的各種後果。   

馬大維表示,成為加拿大公民擁有很多權利,不過也有基本責任。馬大維如今是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蒙克全球事務學院(Munk School of Global Affairs)高級研究員。他表示,公民身份有一些基本要素,例如在加拿大定居、繳稅、參與選舉投票、以某種方式參與加拿大社會活動等。可以容許中斷幾年,不過如果五六年以上沒有做這些事情,那麼你實際上已經做出選擇。   

他表示,當有人使用他國的旅行證件、居住在其他地方,情況就更複雜。   

馬大維並非提倡拒為海外的雙重國籍公民提供外交援助,而是建議本國人若有五年時間未居住在加拿大,應支付年費以享受領事服務。他表示,如果國民希望本國政府提供充分保護,最好的途徑便是以該國政府頒發的旅行證件出行。   

馬大維表示,應避免衍生出一批二等公民。同時,如果允許國民將公民權利與責任分離,便貶低了公民身份的重要性,對這一理念造成損害。 2006年黎以衝突期間,至少1.5萬名持有加國護照人士由加拿大政府包機,從黎巴嫩運回加拿大,這一行動當時備受指責,也促使加拿大討論領事服務範疇。馬大維指出,當時 ???? 這一行動花費約1億加元,不過大部分免費乘機的人士都是雙重國籍人士,有些人第二個月便返回黎巴嫩。   

他表示,不認為香港會發生什麼大事,以至需要這種規模的撤離行動。不過,要為在港的20萬加拿大公民提供領事援助,將大大超過領事館的能力。   

服務這麼多公民要花費很大成本,令雙重國籍的討論難免涉及財政問題。不過馬大維表示,他主要是希望能夠鼓勵人們更好地享受加拿大國籍。

来源:南早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