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sissi
老子.道家.中國傳統文化
老子姓李,名重耳,字伯陽,是春秋時期楚國人。 「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 「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老子」是人們對他的尊稱。老子的生卒年月不詳。
相傳老子氣質稟賦與眾不同,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他歷經文王、武王時期,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和柱下史(相當秦漢的御史。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老子受牽連而被罷免官職。老子深感人世的險惡,便「自隱無名」,流落四方。
公元前478年9月的一天,老子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時,關令尹喜通過占卜預知會有神人從這裡經過,就命人清掃了四十里道路迎接。果然是老子來了。尹喜說:「先生您就要隱居了,以後就聽不到先生的教誨了,就請先生勉為其難,著書傳世吧!」老子在中原一帶都沒有傳授過什麼,他知道尹喜命中注定該得道,就在那裡作了短暫停留,寫下了千古名篇《道德經》。之後,老子西出函谷關,過流沙而去……流沙是指新疆的大沙漠,沒有人知道他最終去了哪裡。
老子的思想,大都保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前37章為捲上,後44章為卷下,共 5000多字。因為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後來人們又稱它為《老子道德經》。現在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其基本思想範疇是「道」,故稱道家。「道家」之稱最早見於漢代司馬遷的《論六家之要指》。
後世有許多人將《老子》一書看作是一部偉大的哲學著作,但是真正有緣的人卻將其視為得道修煉之法,並依此進行修煉,達到了返本歸真的人生目地。正如老子在開篇中就講:「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的「道」不是「常道」,而有道的他與俗人也有著天壤的差別,「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正因為他不是一般的「道」,不是隨隨便便讓人得的,所以才非常珍貴。而大道傳出,身在人世迷中的人們態度也是不一樣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為了讓有緣人得道,讓上士最終返本歸真,老子在短短的5000字中告訴了人們這個「道」的含義以及與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源的關係,如何做人並最終如何達到返本歸真等一系列問題,而對其它問題的闡述恰恰是為了那個最終的目地做鋪墊。老子為了讓修道之人明白修道之法,還多次談到了有「道」的聖人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是如何做的,以此作為人們的榜樣。
道家的基本政治主張是無為而治,「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治理國家,一切順乎自然,對百姓採取不干涉和少干涉的政策,以無為為手段達到無不為的目地。其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的社會,「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據說當年孔子曾到周都,拜見了老子。從老子那兒回來,孔子三天沒有說話。子貢很奇怪,就問老師是怎麼回事。孔子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游;獸,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我可以用網去捉它;能游的,我可以用絲線去釣它;能飛的,我可以用箭去射它。至於龍,我不知道它是怎麼乘風雲上天的。我今天見到老子,他就像龍一樣深不可測啊!」
可見,度人的覺者和人世中的思想家存在著根本的區別。老子之道,微妙難懂,是神的教化;孔子之言,只不過是人的學問,是規範人類行為道德之法。
同孔子的儒家思想一樣,老子的道家思想同樣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之一,其重要性在於他在中華文明經歷了神人共處時期後,第一次告訴了人們返本歸真的途徑,他啟迪人們如何認識天、地、自然、宇宙、社會和自身。比如老子認為天地法則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萬物生死都要順其自然,因而人們在世間的生活也要順其自然。簡言之,儒家是「入世」的思想,道家則是「出世」的思想,他給人留下的是修煉的方法。後來的那些修道者,凡是遵從老子的道的,都是拋棄了世俗的榮華富貴,養身修性,而沒有在險惡的亂世遭到顛沛坎坷。老子的學道淵博深邃,源遠流長,這是乾坤所定,為萬世師表,所以後來修道的,也都把老子奉為他們的宗師了。
此外,道家「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對後世的統治者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東漢年間,老子與民間的神仙方術結合,形成了道教。老子被尊為道教鼻祖。不過,道教與道家是兩個並不相同的概念。
道家思想的傳播也為後來佛家思想的傳入提供了必要的土壤。
釋迦牟尼.佛家.中國傳統文化
當中國的大道在神州大地上流傳的時候,與此同時,在同是東方文明古國的印度,釋迦牟尼的佛法已經開始弘傳。
釋迦牟尼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劫比羅城。其母摩耶夫人在回娘家途中於藍毗尼園(今尼泊爾南部)生下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從小就具有悲天憫人的胸懷,喜歡思考人生的真理。十九歲的時候,釋迦牟尼拋棄了王位,離開了王宮,出家修行。當時的印度,有各種宗派的修煉方法。這些修法,在釋迦牟尼以前就已經存在。釋迦牟尼先修 「無想定」三年,最後終於修成。但他認為那不是道,不是根本,就舍棄了。釋迦牟尼又修「非想-非非想定」三年,最後達到了這個境界。但他發現那也不是道,所以又丟掉不要了。釋迦牟尼兩次「知非即舍」,當時再也找不到明師,只好自己到酷寒的雪山上去修苦行。他一天只吃一個乾果,餓得不成人形。他這樣苦修,是要找出一個真理來。但是六年之後,他認為苦行也不是道,就下山去了。
釋迦牟尼來到恆河邊。瘦弱的他餓得實在撐不住了,昏倒在河邊。恰好有一個牧羊女經過,給他吃很好的乳酪,釋迦牟尼得到了營養,恢復了體力。但他沒有辦法找到一個能夠指導他的明師,便度過恆河來到一棵菩提樹下打坐,發誓非成「無上正等正覺」不可,否則便死在那裡。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第四十九天凌晨,他抬頭望天,看到了天上的明星。這一望,神通與功能瞬間炸開,他的思維在剎那間被打開,一下子想起了自己以前修煉的東西,知道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及種種開悟後應該知道的事情。由於開悟時釋放出的能量衝擊波,很大的一個地理範圍在釋迦牟尼開悟的那一瞬間震動起來。當時的人認為發生了輕微的地震、山崩和海嘯,其實是釋迦牟尼佛開悟所致。當然,佛的能量是慈悲的,不會傷害到人。釋迦牟尼知道自己得道了,因為他已經具備了開悟後的智慧與能力。經過十二年艱苦卓絕的修行,釋迦牟尼佛終於睹明星而悟道。之後,釋迦牟尼佛便開始了四十九年的傳法生涯。
釋迦牟尼佛的法門的特點叫作「戒、定、慧」。戒就是戒去常人中的一切慾望和執著,定是指人入定修行,慧是指人開悟開慧。大藏經多少萬卷,都不離這三個字。當然,它具體的表述鋪展開來相當龐雜,但其實質就是這三個字。
當時,印度有八種宗教同時流傳。釋迦牟尼所傳的佛法和另外七種宗教一直發生著意識形態上的爭論。當時的婆羅門教勢力很大,與釋迦牟尼佛的爭論最多。人們的所言所行都與史前佛的教誨相違背了。這樣,婆羅門教就走入了末法。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的佛法便在印度傳播開來。因為釋迦牟尼佛傳的是正法,在傳法過程當中,釋迦牟尼佛不斷駁倒其它宗教的教理,所以不斷有外道中人舍棄外道皈依佛教。如智慧第一的舍利佛原先是婆羅門外道,他與釋迦牟尼佛辯論,知道釋迦牟尼佛傳的是正法,就離開婆羅門成為釋迦牟尼佛最有智慧的弟子。這樣,釋迦牟尼的佛法越來越強盛,而其它宗教就越來越衰微。佛法漸為其它宗教所不容。宗教之間的矛盾激化到最後,出現了裸形外道殺害佛弟子的事情。神通第一的目犍連被裸形外道從山上推下的滾石壓死,成為佛弟子中第一個殉教弟子。外道還把佛的弟子抓去,投入火坑,或綁在柱子上用箭射死。佛滅度後,佛的弟子曾被五百人一個單位的砍頭。這些迫害事件都是非常令人悲痛的!
在釋迦牟尼佛涅以後,其它宗教又開始興盛起來。印度的佛教最後與婆羅門教相結合,演變成了一種新的宗教--印度教。印度教不再信釋迦牟尼,也不供奉什麼佛了。所以,佛教在印度產生,最後卻在印度消失了。然而在東南亞,在中國等地,佛法廣泛的傳播開來,深刻的影響了這些國家的文化。
佛法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呢?他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據說在西漢末年,佛教開始從中國的邊疆傳入內地。佛教一開始進入中國,就和中國傳統文化充滿著矛盾。不少文人排斥外來文化,還出現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大規模滅佛事件。但經過東漢魏晉二百多年的磨合,佛教與中國的本土文化從對抗走向適應,並相互影響。
南北朝時期,佛教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跨地區,跨國界的廣泛傳播開來。在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條件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佛教。中國佛教和儒家、道家一樣,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支撐,對中國社會各個方面都產生很深的影響。中國佛教發展到隋唐,進入鼎盛時期。國家的統一,經濟的繁榮,加上歷代皇帝重視佛教,大量佛經傳入中國,譯成漢文,廣為流傳,開始出現了不同風格的佛教流派。如天臺宗、慈恩宗、華嚴宗、律宗、禪宗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禪宗。這時的佛教,已經滲透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人們的生活中。
到了宋代,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已全面滲透到哲學、文學、倫理學,以及法學領域,對詩歌的影響更為突出。許多有文化的僧人也大量寫詩說禪,大量的詩篇從追求寧靜空寂的禪境到開始追求機智活潑的禪機禪趣,追求佛教語言的選擇,追求禪宗中的理性。
可以說,從隋唐之後,佛家思想對中國文學藝術的影響是相當廣泛的。主要表現在:其一、中國傳統藝術,如建築、塑鑄、彫刻、繪畫、音樂、戲劇等出現了大量與「佛」有關的作品。其二、中國文學作品出現了切音、文法觀念、名詞新增、文體之開新、詩歌、語錄體、小說傳奇雜劇等新概念及題材。其三、對中國哲學思想產生影響。
此外,佛家思想對於中國傳統科學,比如醫藥、天文、數學的發展也產生了影響。
而佛教對於中國習俗風尚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具體表現在:第一、信三世。佛家認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因緣和合而生,一切都在輪迴之中,人有生老病死,天有陰晴圓缺,花開花落,生滅相成。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中國人開始知道人有三世,知生有所從來,死知有所往。第二、信六道。佛教有六道輪迴之說,雖然現世作惡而得福得壽,但其業果若不報於現世而將報於來世。第三、信善惡報。因信三世六道,故信善惡定有果報,或報之自身體,或報之子孫,或報之來世。同時還引進了悔罪植福、延壽薦亡、修德禳災、設供祈願等觀念。
總而言之,佛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層面,可謂既深且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