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讓孩子選擇自己的路,這個決定看似簡單,做起來卻很不容易,我自己就曾有過一番掙扎。對於二女兒Jennifer,我採取盡量陪伴、對話的方式,甚至鼓勵她交男友。結果女兒真的去交了男朋友時,我心想:「慘了!」但因為要支持女兒,只好忍耐。沒多久女兒失戀,本以為過一段時間就好了,沒想到女兒不但沒有走出情傷,還因此要休學。
我陷入掙扎,身為臺灣開平大學校長,致力於開放式教育,自己的女兒卻因失戀就要休學,這傳出去,該怎麼交待?我對女兒拋出問題,「高中沒畢業能做什麼?」「將來要怎麼養活自己?」將未來分析給女兒聽。到頭來,女兒還是說:「我不知道,但是我真的沒辦法去學校,我讀不下去了。」我開出條件:「休學待在家,會負責妳的吃住,但不會給妳一毛錢;不想住家裡,就得打理自己生活,想辦法工作賺錢。以後想復學,得自己找學校,我不幫妳找,也不幫妳辦復學手續,一切交給妳自己處理。不過以後想讀書,還是會支付妳全部費用。」
休學,讓女兒為自己的未來負責
第二天Jennifer說:「如果休學讓爸爸很沒面子,可以不休學。」我聽到這句話心裏很開心,但到底要顧及我的面子,還是要滿足她,給她最好的協助?我最後決定讓女兒為自己的未來負責。
休學在家半年後,當Jennifer看到同學們準備念大學,自己卻無事可做,也看不到未來,開始心急,決定回學校唸書。她自己挑了一家得越過沙漠、跋山涉水,才找得到的森林裡的學校「美國西南學院高中」。擔心學校太偏僻,我一直要女兒多考慮,結果Jennifer堅決要留下來。後來,Jennifer在學校樣樣拿第一,也學到怎麼跟大自然相處、珍惜大地,比起同齡的孩子,更知道自己要什麼。
現在回想起來,我很慶幸當初同意女兒休學,還找到那個鳥不生蛋的地方讀書。讓女兒為自己的事做決定,我做的就是陪伴、傾聽她的困擾,從旁建議與指引女兒找到自己的路。這一年的休息,讓Jennifer成長許多,Jennifer後來說:「很感謝爸爸當時沒有逼我一定得去上學,其實失戀只是休學的原因之一,真正原因是在學校每樣成績都追不上同學,跟同學相處也出狀況,後來連男友都離我而去,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一下子失去所有信心,才會不想上學,因為不想面對一直失敗的自己。」休息一年後,她慢慢找回自信,覺得自己又有力量去面對跟努力了,「如果沒有那一年的休息,我可能會硬著頭皮去上課,然後一直處於自我放棄的狀態吧!」
表面上看來,休學看似白白浪費一年時間,可是這一年,讓女兒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明確地為自己負責。當一個人走到過不去的關卡,深陷在難過的困境時,就讓他適性發展,停下來沉澱、整理與消化,就能重新找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