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鷂放災──清明節的「放風箏」習俗(圖)

作者:予新 發表:2015-04-04 09:4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民間的兒童施放紙鳶。(圖片來源:Pixabay)

古人於清明時節有掃墓祭祖、踏青郊遊、射柳、蹴鞠及放風箏等習俗。其中,「放風箏」的習俗是源自於清代,具有「斷鷂放災」的意涵。

風箏,在古代稱為「鷂」,北方稱為「紙鳶」。相傳最早的起源是由春秋戰國的墨翟所制。《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曾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今我為鳶,三年成,蜚一日而敗。」意思是說,墨子耗費三年的時間才製成木鳶,但是木鳶僅飛一天就壞了。

「紙鳶」之名,相傳源自於南朝梁武帝蕭衍的「侯景之亂」。梁武帝在遭到侯景反叛,深受困圍時,部下獻計以紙張仿效鷂鷹模樣製成紙鳶,再順風施放即可抵達友軍。不料,紙鳶卻在途中遭到敵軍射擊掉落。後人於紙鳶上加放削過的竹片,發現在縱放於天際迎風飛舞時,會發出如箏般的聲響,因此「風箏」稱號便衍生而來。

清明「放風箏」源於清朝。據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即可知悉,前往郊區的掃墓者,在祭掃完畢,便會在墳前施放紙鳶。

所謂的「清明斷鷂放災」,就是在清明節時,人們將災禍病情寫在紙鳶上頭,再將之施放。帶紙鳶隨風高逝,即剪斷線絲,讓紙鳶隨風飛逝。此舉,象徵著所有災惡病情都會隨著斷線後的紙鳶,消逝而去。因此,「放風箏」就成了清明節的重要的習俗之一。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