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遜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所推崇的美德。(網路圖片)
謙遜,不居功自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所推崇的美德,是高德之士所追求和嚮往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能夠放下為私之心而成就大義成就他人,卻並非易事。尤其是今天的人,更會覺得那樣的人是傻子,世間難尋。
丙吉是西漢魯國人,他為人厚道,通大義,有功從不誇耀。漢武帝晚年時,宮中發生誣陷太子的冤案,太子身邊的人皆連坐受害。太子的孫子剛出生幾個月也被株連關在獄中。丙吉參與審理此案,心知太子蒙冤,他幾次奏報此案證據不足,都被武帝呵斥。丙吉憐憫皇曾孫無人照顧,特選派謹慎忠厚女子前去保護養育,丙吉每天再三到獄中探望。
丙吉的朋友擔心他為此惹禍,多次勸他:「太子一案乃皇上欽定,避之尚且不及,你何苦為其辯白,又照顧他的孫子?人們會懷疑你是太子的同黨。這是聰明人幹的事嗎?」丙吉卻堅定的說:「做人不能不講仁德,這本是冤案,況且皇曾孫還是個娃娃,他何罪之有?我看著不忍,人不能昧良心。」
後來武帝有病,又聽傳言說長安獄中有天子之氣,遂下詔將長安的犯人一律處死。使臣連夜來到皇曾孫所在牢獄,丙吉不放使臣進入,他氣憤的說:「無辜者尚不致死,何況一個娃娃呢?我不會讓人們這樣做的。」使臣見狀說:「此乃皇上旨意,你敢抗旨不遵,豈不自尋死路?你真太愚蠢了!」丙吉誓死抗拒使臣,他決然的說:「我非無智之人,這樣做只為保全皇上的名聲和皇曾孫的性命及無辜之人。事情如此緊急,我若稍有私心,大錯就無法挽回了。」
使者只得回去急奏漢武帝。漢武帝聞言醒悟,沒有追究丙吉,並赦免了天下。丙吉所管的犯人因他而得以倖存。數年後,皇曾孫劉詢為帝,即漢宣帝。丙吉卻絕口不提這份恩德。家人對他說:「你對皇上有恩,若當面告知皇上,你必會升遷。這是別人夢寐以求之事,你怎麼能閉口不說呢?」丙吉微微一笑說:「身為臣子本該如此,我有幸回報皇恩一二,若是以此買寵求榮,豈是君子所為?此等心思,我向來絕不慮之。」
後來宣帝知曉了丙吉的恩德,大為感動,夜不能寐,敬重之下,封丙吉為博陽侯。而此時正趕上丙吉得病,宣帝非常憂慮,大臣夏侯勝奏道:「臣聞有陰德者,必享福樂並惠及子孫。如今丙吉未獲善報,定非不治之疾,請陛下寬心。」不久丙吉果然痊癒,受封博陽侯,代魏相為丞相,世稱賢相。
王曾是宋代益都人,八歲父母雙亡,由叔父撫養長大,官至宰相。他為人善良憐憫,謙遜自持,正直無私,成為宋代一位名臣。
真宗咸平年間,王曾去禮部赴試,住在京師,有一次經過甜水巷,聽見有母女二人哀戚的哭聲,向鄰居詢問得知:她們家因欠官府四萬枚錢,家裡只有一個女兒,準備賣給商人來還債,如今母女即將分離,恐再無見面的日子,故而悲泣。王曾於是對這位母親說:「你的女兒可以賣給我,我往來為官,你們母女隨時可以見上一面。」於是這家人便把女兒賣給了王曾,並約定三日後來帶人。可是過了約定的日期,王曾還沒有來。母女於是到王曾所住的館舍拜訪,豈知王曾早已走了,原來王曾此舉只是為了幫助這母女二人。
不僅文采出眾,而且頗具德行的王曾,在這一年的禮部考試中一舉奪魁,被宋真宗欽點為狀元。加上在鄉試、會試中都高中榜首,王曾「連中三元」,翰林學士劉子儀對他說:「你狀元試三場及第,一生吃穿享用不盡。」王曾正聲答道:「我平生的志向不在溫飽。」
王曾非常謙遜自持,他高中狀元後,在給叔父的信中說:「我今天在殿試中高中第一,這都是祖上積德,您教導的結果。」榮歸故里省親時,青州知州李繼昌聞訊,特命百姓去郊外迎接,自己準備等門吏通報後也親自出衙相迎。王曾得知便換了衣服,改了姓名,騎一頭小毛驢從另一城門進了城。李繼昌見到他時很驚訝,問道:「聽說你要來,我已派人前往迎接,門吏也沒來通報,你是怎麼到達這裡的?」王曾謙遜的說:「我沒什麼才能,只是有幸科舉登第,怎敢勞煩郡守和父老鄉親們來迎接呢?那將是我的大罪過啊!因此我改了姓名,瞞過前去迎接的人和門吏前來拜見您的。」李繼昌感嘆道:「你不愧為狀元啊!」
王曾歷任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中書侍郎即宰相等職,他正直敢言,公正無私,一心為國為民。雖政績顯著,卻從不居功自傲,不圖他人報恩。輔政十年被他提拔的人自己都不知道是誰提拔任用自己的。范仲淹、包拯等賢良重臣均是王曾通過考試選拔並委以重任的,范仲淹曾問他為何從來不說這些,王曾說:「我作為輔佐皇帝的重臣,提拔選用良才這只是自己應盡的本分,如果只把恩情歸於自己,那麼怨恨應給誰呢?」范仲淹對此大為讚服。
王曾享年六十一歲,去世後贈侍中,謚「文正」,宋仁宗御筆篆書「旌賢之碑」,他的家鄉被改稱為「旌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