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布魯克林》劇照(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3月06日訊】最近我看了兩部電影,一部是入圍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布魯克林》,另一部是多年前的國產片《立春》。之所以想把兩部片子放在一起說,是因為我隱隱覺得,它們之間存在著某種隱秘的關聯。
1、
《布魯克林》根據愛爾蘭作家科爾姆·托賓(Colm Tóibín)的同名小說改編,講的是上世紀50年代一個愛爾蘭小鎮姑娘獨自離開家鄉,漂洋過海到紐約布魯克林安家落戶的故事。因為講的是移民,所以被很多人嘲諷為是美國的愛國主義主旋律影片。
片子的主角叫做艾麗斯(Eilis Lacy),名字和紐約的埃利斯島(Ellis)發音相似,只是拼寫略有不同。這並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的安排。
埃利斯島緊挨著自由女神像所在的自由島,離曼哈頓直線距離只有15公里。19世紀晚期,美國聯邦政府在這個島上設立入境檢查處,此後幾十年裡,有1200萬來自全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們,懷著夢想,從這裡入關進入美國。也因此埃利斯島成為了美國移民史的一個象徵性地標,今天這個島上還設有移民博物館。
在電影裡,艾麗斯在經過了漫長而痛苦的海上航行之後,正是在埃利斯島接受海關官員的盤問之後入關的。
推開那扇大門,來到一個新的世界,新的人生從此展開——片中的這個鏡頭,最詩意、最形象地表現了移民這件事所有的意義所在。
2、
但是,在真實的人生裡,移民遠遠不只是這樣一個詩意的時刻,而是一個漫長、複雜、痛苦的過程,沒有親身經歷過很難體會其中包含的種種撕心裂肺的痛苦和掙扎。
在英文裡,講到「移民」時除了常見的migrate以及immigrate和emigrate,還常常會用到另一個詞,exodus。這個詞最初的意思是聖經故事裡的「出埃及記」,講的是猶太人在淪為埃及人奴隸400年後,最終不堪剝削和奴役,在摩西的帶領下走出埃及,歷盡艱辛最終到達流奶與蜜之地的迦南。
每一個背井離鄉到了海外的人,都同樣走過一條艱辛的道路,他們的故事都是一部堪稱出埃及記的個人史。
現代英文詞典裡對exodus的解釋是,「departure from one's native land to settle in another.」移民這個過程,包含的正是這樣兩個部分:首先是「離開」故土,然後是在異鄉「留下」。
要留下,就意味著必須要融入新的社會,要在異鄉過得心安理得。來到一個新的國家,新的社會,你過去所有的人生經驗都不再適用,所有的一切都要打散、推倒重來。你需要去學習新的語言、新的說話方式、新的社交禮儀,你需要學習揣摩新的規則和潛規則,甚至你的胃都要去適應新的食物和烹飪方式。就像一棵被連根拔起的植物,需要在新的土壤和陽光風水裡扎根。
但是這些都還只是小事,更困難的是要面對一個新的身份認知(identity)。在你自己的國家,你是社會裏的大多數,你身邊有千千萬萬個和你一樣的人,所以你不需要思考身份問題,這個問題永遠也不會擺在你面前。但到了一個新的國家,你突然變成了少數(minority),成為了主流社會看不到的「他者」,被拋到了社會的邊緣,你會有一個心理落差,會感到身份危機,你需要完成心理重建,重新確立「你到底是誰」。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中國人到了海外以後變得特別愛國,除了思鄉之情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一個心理上的原點,來確定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坐標。
很多人終極一生,都無法完成這樣的心理重建。
你看過去一百多年,那麼多中國人移民海外,每到一個國家、每到一個城市,都建起唐人街,頑強地把對故國的記憶一點點具象,用燈籠紅燭,用陽春麵蛋炒飯,用一個個店舖,一條條街,一個個餐館,硬生生造出一個個中國城。那也是他們尋找自己身份認知、完成心理重建的過程。
不只是中國人,每一個國家和種族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心理需求,需要和自己有一樣文化背景的人生活在一起。《布魯克林》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就是因為主角艾麗斯到了美國以後住在布魯克林,她所生活的社區就是愛爾蘭人和義大利人的聚居區。
不過,電影對於艾麗斯如何融入美國社會基本上沒有涉及,也沒有講她在身份認知上的心理掙扎,只是簡單地講她遇到了一個愛她的義大利男人,從此她之前遇到的一切困難都不再構成障礙,她找到了依靠,從此可以心安理得地在新大陸落地生根。
3、
電影講述的重點,是移民這個過程的第一個部分,離開。
為什麼要離開家鄉,為什麼要離開故國,去另一個陌生的城市和國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回答,但是所有的回答其實都是同一個故事,那就是要尋找更好的生活。
《布魯克林》裡的艾麗斯,一共經歷了兩次離開。第一次發生在影片的開頭,原因很簡單,她在家鄉的愛爾蘭小鎮找不到工作,而她姐姐託人找的神父,告訴她可以在美國找到工作。所以她帶著猶豫和不舍,踏上了遠涉重洋的旅程。那個時候對她來說,更好的生活就是能夠養活自己。
在電影的第二部分,由於姐姐去世加上思鄉心切,艾麗斯又回到了愛爾蘭。出發前她信誓旦旦地對深愛她的丈夫、那個義大利水管工表示,很快就會回到美國、回到他的身邊。
但是到愛爾蘭之後,慢慢地她卻對是否回美國猶豫了。她臨時頂替姐姐的工作,由於表現出色,對方希望她能長期做下去。同時,有一個英俊多金的富家子弟開始追求她,也讓她的內心產生了動搖。再加上母親已經年邁,那個年代交通還很不發達,假如她執意回美國,很可能這輩子都無法再見母親一面。
就在她猶豫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她之前在美國和未婚夫偷偷去登記結婚的時候,碰巧被一個愛爾蘭鄉親撞見。這個消息竟然輾轉傳回了愛爾蘭,被鎮上雜貨店的老闆娘知道了。刻薄的老闆娘以此要挾她,聲稱要把她私定終身的事告訴鎮上的每一個人,讓她身敗名裂。
正是這件事,像一道閃電一樣擊中了艾麗斯,讓她徹底地清醒了過來。她猛然意識到,自己已經無法忍受愛爾蘭小鎮上保守、陳腐、封閉的生活,無法忍受這裡刻薄而愛管閑事的人們對自己的窺探和指手畫腳。她需要回到美國、回到布魯克林,去呼吸那裡更加自由、更加清新的空氣。
於是,她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決定,坐上了回美國的遠洋輪船。這是她的第二次離開,雖然仍然帶著不舍,但是義無返顧。
第二次離開,對她來說,更好的生活,就是不必再忍受別人指手畫腳的自由。
4、
正是影片末尾的這個情節,讓我想起了《立春》。
每年立春這一天,《立春》這部電影都會被無數人從記憶裡翻出來,在朋友圈和微博上一次次念叨。以至於有人忍不住出口嘲諷說,沒想到立春這個大IP,被顧長衛獨佔了。
可是,大家對這部電影如此唸唸不忘,難道不正說明瞭它擊中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某一根敏感的神經嗎?
那根神經,就是對於「離開」的渴望。離開讓自己窒息的環境,去一個更廣闊的世界裡呼吸更加自由的空氣。
和《布魯克林》一樣,《立春》講的也是「離開」這件事。在王彩玲生活的那個保守封閉的北方小縣城,王彩玲和其他幾個角色被周遭的人們當成怪物一樣對待,原因僅僅是因為他們愛唱歌劇、愛畫畫、愛跳舞,不結婚,與眾不同。
電影《立春》劇照(假裝在紐約)
他們的藝術水平是不是能夠達到一定的標準,甚至他們是不是存在性格缺陷,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想要一個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的社會環境。
所以,王彩玲想要離開,想去北京。在她的想像裡,北京能夠給她提供成為歌劇演員的工作機會,能夠幫她搭上「唱到巴黎歌劇院去」的橋,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光明磊落,不被嘲笑,不被指手畫腳。這是一個縣城女青年所能想到的,中國版的「更好的生活」。
在電影的開頭,王彩玲一次次地坐火車去北京,費盡心機、散盡家財,只為了託人辦一個北京戶口。但是現實一次次地給了她沈重的打擊,到最後她也沒有能夠離開。電影的結尾,王彩玲終於向命運投降了,她不再唱歌劇,走進婚介所,去福利院抱養了女嬰,在菜市場賣豬肉。她收起所有曾經拼盡一切的張牙舞爪,開始過在旁人眼裡屬於正常人的生活。
《立春》和《布魯克林》,講的都是離開。兩部電影放在一起,《布魯克林》溫暖耐看,而《立春》則荒誕而無奈。那個北方小縣城到北京的距離,遠比幾十年前愛爾蘭小鎮到布魯克林的距離,更遠,更遙不可及。
5、
為什麼我們要離開家鄉——離開農村,離開小鎮,離開縣城,去省城,去北京,去上海,去紐約?
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艾麗斯,也都有一個王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