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司機(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5月25日訊】公車改革熱鬧了一陣子,但在我們這似乎顯得「靜悄悄」。中央部委機關和省上相關部門基本已完成車改,而有的市、縣、鄉正在推進中,因此不能說真正實現了全國車改的目標。在個別地方,實情是,一級瞄著一級,能拖一天算一天,能坐一天是一天。
車改就是一項改革,改革必然會動到一部分人的「乳酪」。而車改動的是領導們的「乳酪」,領導當然不願意咯,但一般的普通幹部是相當歡迎的。
普通幹部對車改興趣最大的就是有車補了,反正以前也坐不了公車,雖然現在也坐不了公車,但一個月多出了幾百上千元的錢,肯定是支持的。
有的地方考慮到實際情況,也不是一刀切,比如廳級幹部和縣上一二把手可以在領車補與保留專車二選一,這個選擇,有人說就是個「呵呵」。這個賬就不用算了,光油錢都不夠,更不用說還專門的司機、維修費用等等,只有傻瓜才選擇領車補。
有人斷言:「一個處級幹部的車補標準是800元,給他們10000元錢的車補,他們也不會願意車改的」。但是,還是有些領導選擇了領車補,比如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車改前就不享受單位提供的公車。不知道這樣的領導,您身邊有多少?
對於車改,應該說領導的司機們最有發言權。筆者曾給不同的領導當司機近十年,其實透過領導司機可以看出車改的矛盾利弊、車改前後的政治生態、甚至可以破解「為官不為」的部分原因。
1、大領導開車「不像話」?
省一級車改後,一廳級領導以前早上一出門有車接,晚上回到家有車送,私事公事都有公車保障,現在一下子沒有了公車,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生活質量下降了一大截兒!」
當領導坐公車坐慣了能舒服嗎?沒有了公車是會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的,這不免要發發牢騷,怎麼發?當然不能說自己的生活不方便了,賴到影響工作上是個不錯的藉口。
不可否認的是,公車改革確實影響到了工作。一些邊遠偏僻的鄉鎮,你去哪兒坐公交、坐出租?因此還是保留有部分必要的通信應急、執紀執法等用車。所謂影響工作肯定有的,但不至於像有的領導說的那麼糟糕。想想看,老百姓半夜孩子發高燒,沒有公車,他們怎麼辦?但如果領導遇到這樣的情況,用公車誰也不會說什麼的。
但因為這是中央的決定,而中央又率先作表率,當前「守紀律講規矩」高懸頭項,沒有一個敢在公車場合抵制車改的。但軟磨硬泡是可以的,用影響工作、要考慮實際情況不能一刀切來回應,至少讓中央鬆了一些口子,政策也寬鬆了一些。
有司機戲謔道:「以前的公車制度,就是用杓子給領導餵飯,餵慣了有一天讓他自己用筷子,他又哭又鬧,說讓我用筷子我怎麼吃飯嘛?」
前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因「沒錢坐頭等艙,住不起五星級酒店」而被很多人罵:「堂堂一大使相當於我們的正部級了,你這麼做就是作秀,故意讓我們難堪!」據我所知,在其他國家或者地區,所謂部級官員自己開車上下班的是理所當然的,引不起任何議論,是「本該如此」的。
不過話說回來,在我們這裡,部級領導自己開車,確實是「聞所未聞」(即使有也不便公開,怕好事者炒作?)。所以,對此普通老百姓會認為大領導自己開車有點「不像話」,既然老百姓都這麼想,領導們不願車改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2、不坐轎了,又該如何當官?
公車不僅僅是官員的代步工具,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徵。過去官老爺們坐的是轎子,用圖案、轎子的材質和幾抬來顯示身份。而今,用車也可以看出領導的尊貴身份,比如有沒有人簇擁送到車門、有沒有人開車門、有沒有開道引路車、車是幾缸和配製,等等。
車也不僅是一個車,有時沒了公車,別人要意思一下,東西放哪裡;緊要時要打個別人不能聽的電話,要在哪裡打;等等。專車有司機、秘書,車上有牙籤、必備藥品、有小冰箱、有開水、有拖鞋。沒有了公車,不僅僅是出行不方便,是很多事都不方便。公車更像是領導們的「移動平臺」。取消了這個平臺,對如何當官是個很大的考驗。
從這個意義上講,車改的主要目的是改變官員「當官老爺坐轎子」的官本位思想。車改難的背後,是官本位思想的根深蒂固。
車改必將改變官員如何當官。他們會嘗到老百姓擠公交、等地鐵是啥滋味,車改了說不定在交通出行、城市管理上,領導會因為自己的切身體驗後有所改觀。
有領導司機吐槽:「要想當好官,先做回一個正常的人」,這話不虛。據報導,十八大以後,全國各大機場貴賓廳關閉,加之沒有了秘書的陪同,有的不會坐飛機了。河北一名縣委書記感嘆:「雖然坐了無數次飛機,但取消貴賓廳等細緻服務後,我比剛進城的農民還懵懂,訂票、取票、換登機牌等,不問就不知道,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
還有一些幹部去醫院不知道怎麼掛號、乘公交車不知道如何投幣刷卡、參加培訓會走錯教室……無怪乎,連《人民日報》也看不下去了,直言這毛病是慣出來的,「幹部生活能力不足的背後,是權力的無所不能」。
3、還有司機仍待「解救」
我之前干了十來年的領導司機,感觸至深。外人看到領導司機光鮮,陪在領導身邊,近水樓臺,有好處,能辦好多事,還吃香的喝辣的。面上不說,私下罵領導司機的人很多,大多是些這樣的話:「不就是一個車伕嗎?神氣什麼?」「你除了會開車、會當奴才,還會啥?」
十八大前,給領導當司機確有好處,但也付出了畸形的代價:顧不了家、身體搞垮、胃口搞大。我給當領導司機時,孩子上幼兒園一次沒接送過、一個月在家吃不上幾頓飯、尾椎頸椎出問題。但我有個跟別人不一樣的習慣,愛看書思考愛寫寫東西,駕駛座位邊隨時放著書和一個本子和一枝筆,停車時、等領導時就寫。要不,您也許就看不到這些切身的體驗和感受。
對於車改,絕大多數的領導司機們是舉雙手贊同的,用他們的話說:「終於解放了!」一個給縣委書記當司機的老同志退休後,從此不摸車,他說見到車就想吐,他現在出行就騎自行車。而現在有的地方車改遲遲不來,領導司機天天打聽消息,什麼時候車改,這個成了他們現在最關心的事兒。
但也有為數不少的司機尚未「解放」,仍眼巴巴地盼著有關方面出手解救。他們最害怕車改走過場——面上要按規定,底下又要想辦法躲避規定。這無疑會增加司機的工作量,比如把車停得遠遠的,跑過來吃飯,吃完飯又跑過去開車。
現在省上一些車改了的司機們,除了有工作任務出車外,大都閑著,都知道公車用於工作上的事有多少?只佔以往用車時間的1/5都不到。規定公車必須要停放在單位,這對很多司機來講,是最高興的。每天可以正常上下班,沒有車拴著,下班後可以放心去幹自己的事。不用再擔心領導打電話來。
可以這樣說,司機最怕接到領導電話,電話一挂,就得出門。還有,手機24小時都得開著,哪兒也不敢去,就這樣候著耗著,好多司機就這樣青絲熬成了白髮。現在,一些司機們煅煉起了身體,反正辦公室裡沒自己的事,早上從家裡走路到單位,下午又從單位走路回家,成了單位裡最清閑的人。
如今,有很多司機寧願開機動車,也不願意給領導開專車。從領導司機的這一心態變化,也可以看出當下官員的「為官不為」的原因。過去司機們爭著搶著給領導當司機,甚至動用關係打招呼,現在都避而遠之。
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以前,工作再畸形,有好處;現在,工作依然畸形,卻沒有了好處,誰願意幹?官員們以前的工作生活也畸形,一天陪洗桑拿七八次、喝了這場趕那場……司機的狀態什麼樣,其實官員也就什麼樣,只不過他們是官兒,顯得高大上一些。沒了好處,現在又沒了公車,恐怕這也是「為官不為」很大的一個原因,和一些車改遲遲不落實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