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泉滿清聽。(圖片來源:公用領域)
人人幾乎都有過與朋友相約,接著獨自一人等著朋友到來的經驗。孟浩然的五言古詩《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即是這般情景。不同的是,古時候的風景能讓人在等候之餘,不僅不會等到發怒,還會在心曠神怡之後,產生靈感,寫下讓後人吟誦的一首詩。
記得許久前讀過孟浩然的《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當時只對書上的圖畫稍有感觸,覺得站在風景宜人的地方等候,不管等多久,都像是在放鬆心情般。可是,那是在古代。古代自有那時舒適的氣候與環境,文人才會俯拾即是創作素材,不然那麼多詩詞歌賦是打哪兒來的?現今社會與古時相比,環境可就差多囉!當然不是說都沒有了風景區可供欣賞,就單論與朋友相約的地點吧!大家多是相約在都市或商店區,以利進行等會兒的看電影、逛街、買東西等休閑活動。
那麼,有誰會覺得在高樓大廈前、車水馬龍之地等人,是件神清氣爽的事情?一眼望去都是人群,沒有可放鬆視覺與心情的大塊景致,在缺乏自然的環境下,沒有被車子、機車排放的廢氣給薰得一肚子氣,就得偷笑了吧!
好了,不多言,還是來讀詩吧!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陽度西嶺,羣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這首詩的大概意思是,夕陽越過了西邊的山脈,聚集成群的山谷倏忽之間就日落天色昏暗了。松間的月色滋生出了夜晚的涼意,風間的泉水充溢了明晰的聲響。歸返的樵夫都將要消失了蹤影,暮靄中的歸鳥則剛停棲歇息。丁大這個人啊!與我相約要在這兒住宿一宿,我獨自一人懷抱著古琴在長滿了藤蔓的小徑上等候。
刻劃景致
整首詩,因為「夕陽度西嶺」、「羣壑倏已暝」、「煙鳥」等詞句,而構織出一幅黃昏已至,漸漸入涼夜的圖景。即使是「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兩句,亦能讓讀者連想到自己過往的觸覺經驗。
當薄薄、淺淺的涼意逐漸伴隨著夕陽西下而漫溢開來,彷彿是一層又一層比帛紗更加清涼輕透的山氣緩緩地飛舞過來,只欲喚醒來者,注意霧漫夜涼。
不曾因為任何過客而止息的淙淙泉水,一如往昔地帶給來到此地的人,舒暢清爽的聽覺饗宴。整首詩到這邊,似乎都頗心暢自得。
只是,「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這兩句描繪外景的詩句,突然在與觀賞者「我」互相映襯之際,緩慢地點出孟浩然靜靜等候朋友丁大的悠悠心境:我靜靜地等待著,眼見打柴的樵夫都紛紛歸返,一個個慢慢地消逝在路徑的那段,再也看不見背影了。鳥兒在昏暗的薄暮中,選擇枝頭停棲,也開始要安歇。
我能明白,工作了一天已經相當疲累的樵夫,一心只欲返家,因此不停歇地往家的方向走去;我能明白,疲倦的飛鳥,只想找個穩當的枝頭休息。我欣賞著風景,我依舊靜靜地等待著……看著各個人影逐漸隱去,無人相伴……何時才能看見我親愛的朋友,緩緩出現?
借景抒發
孟浩然雖然沒有直截訴說自己等待朋友的心境究竟如何,但是他藉景來抒發等待的心境,反倒揭示自己能趁著等候的好時機,靜觀且刻劃這些令人心醉的畫面與感觸。
只是,最後兩句「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似乎隱隱約約透發出滲入了些許淡淡的孤意的恬淡。因為,縱然有變化多端的自然景致讓人賞心悅目,短暫地移轉心緒,可是,尚未來到孟浩然的視線內的友人,仍是他最終的焦點。孟浩然懷中抱著的古琴,就彷彿是他自己的化身般,與他一樣,因為尚無知音共鳴,所以也只能孤單地在充滿寂寥意味的藤蔓路徑上等候著。或許,孟浩然到最後才發現,欣賞的風景再多,抒懷的心念再多,都不及有丁大這位友人相伴,一齊分享的好啊!
整首詩的主軸是在「待」字上,但是反倒因為刻寫了外景的更迭變化,另生一番別緻。
雖然現今沒有古代令人舒爽的大自然可供欣賞,但是,我們與人相約時,亦可隨手一本書或小冊子。倘若得稍待一下,那麼不妨拿起書來閱讀,或是拿筆在小冊子上寫下倏忽即逝的心緒,或許你也會是下一個大詩人!
參考資料
邱燮友《新譯唐詩三百首》(臺北:三民,2000)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民初思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