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君】中秋望明月 佳節倍思親(組圖)

作者:雲中君 發表:2016-09-15 08: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最富有詩情畫意的傳統節日。(網路圖片)

我在十六歲那年考取了大學,從此離開故鄉,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涯。四十六歲那年我曾自豪地對周圍的朋友說,我已經去過了四十六個國家。同時令我失落的是已經三十多年沒回過故鄉了。在異國他鄉謀生不免含辛茹苦,歷經重重磨難。每當靜思養神之際,腦中時常閃現故鄉的山河風光。然而,最讓我懷念的景物卻不是綠水青山,而是故鄉的中秋明月

文人望月懷人 明月多有佳句

中國古人對中秋明月,有著深厚的感情,聯想非常豐富。文人們更是望月懷人,經常把明月當作古詩詞中的題材。詩仙李白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名句,婦孺皆知,膾炙人口。詩聖杜甫也有《月夜憶舍弟》那樣的千古佳句:「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唐朝詩人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同樣寫得幽清淡遠,深情綿邈。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在《水調歌頭》中寫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首詞更是千古絕句。每當黃曆八月十五,總是觸動詩人墨客興致勃發、借月抒情。有風花雪月的清雅悠閑,有登高遠眺的磅礡氣勢,亦有睹月思人的情懷,以及抑鬱不得志的愁緒。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網路圖片)

遙想蘇軾當年,因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各地為官。但他不忘親情,多次要求調任到離其弟蘇轍較近的地方,以求兄弟團聚。然而,與胞弟蘇轍闊別七年,這個願望始終未能實現。那一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他望著一輪明月,心潮起伏,酒至酣濃之時,揮筆寫下了《水調歌頭》,以喻高遠的情懷,及表達對親人的思念。這首詞成千古絕唱,為後人傳誦。

八月十五殺韃子 朱元璋中秋起兵

童年時最快樂的記憶之一就是與家人一起賞月、吃月餅、點燈籠。那時只覺得月餅美味可口,卻不知道其真正的來歷,為什麼要在中秋之夜吃月餅?問過許多老人,也都說法不一。一說在唐高祖李淵的武德年間,大將軍李靖出征突厥,於中秋節凱旋而歸,當時恰有一吐蕃商人前來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拿胡餅指著當空的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隨後分給群臣食之。若此說確實,這可能就是中秋節分食月餅的開始。

另一說起源於朱元璋起兵之時,他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的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裡一起手刃「韃子」(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在後來很長的歷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貼有一方小紙片。可惜,近年來月餅只有花紋,已不見小紙片的蹤影。月餅所隱含的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已經蕩然無存。

關於中秋節的神話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也流傳甚廣。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黃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

在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秋節一直是一個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節日。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仰望長天,感嘆造物主的偉大,也感恩那故鄉的明月時常給我溫馨。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