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11月23日訊】錢發多了有什麼後果?
大家第一反應是通貨膨脹,但回顧歷史,會發現中國的惡性通脹都是發生在貨幣規模還不算大的時候,如1988年CPI達到18%,1994年CPI達到24%,對應的1988年的M2規模只有7400多億,1994年的M2為46900多億,與現在的150多萬億規模相比,只是一個零頭。
雖然當前的貨幣規模已經遠超當初的想像,但通脹卻成了「奢侈品」,PPI在經歷了54個月的負增長後,最近才轉正。
那麼,在貨幣的增速長期遠超GDP增速的背景下,究竟什麼時候會迸發通脹,什麼時候會發生貨幣貶值,其成因究竟是什麼?人民幣貶值是否可以取代房價下跌呢?
經濟學的一個最大假設就是資源是有限的,因此就產生了各種如何讓有限資源效用最大化的理論。當代經濟學是從微觀經濟學開始發展起來的,而微觀經濟學一開始討論的就是供需關係。
只是討論到後來,假設條件越來越多,理論越來越複雜,表述越來越晦澀。僅就價格研究而言,就有各種估值模型,還有費雪方程式、菲利普斯曲線、CAPM、預期理論等。
所有的理論都需要有假設,理論越複雜,內含的假設肯定越多,離現實就會越遠。既然如此,我們不如忘記那些理論,忘記你所學過的專業術語、係數指標等。
記得張五常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有一次,他的導師領著弟子們去一個無人荒島,讓他們度量所撿石頭的尺寸和體積。由於他們身上沒有帶任何工具,一切都回歸原始狀態,你只有就地取材,建立新的度量標準。
如今,不少人所困惑的是,既然M2那麼大,為何CPI不漲?那就忘記M2,也忘記CPI,因為這些都是人為設定的東西,都是為了表述方便。其實,連猴子都懂得食品的供不應求,因此要去搶,供需關係是決定價格高低的最直接原因。
錢發多了,物價肯定要漲,但商品有成千上萬種,人民幣卻只有一種。
因此,當人民幣膨脹的時候,只有某些供不應求的商品和服務才會漲,供過於求的商品和服務則不會漲或漲得相對少。
但CPI只是人為設定的價格指數,而且,中國的CPI不同於美國的CPI,不僅包含的商品和服務有差異,而且權重也不同,所以,只要透過CPI看具體的商品和服務,就會發現所有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都受供需關係影響,不存在所謂的貨幣超發與物價不漲這樣的悖論。
比如,人民幣發多了,意味著大家對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需求增加了,假如供給不增加,那麼,供需關係就會變化,價格就應上漲。但人民幣主要是在中國本土發多了,在海外流通的相對很少。因此,它很難影響到其他國家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但如果某種商品除了國內有供給,全球其他地方也可以廉價供給,那麼,當國內價格上漲的時候,進口就會大量增加,於是供需關係又平衡了。
國內的CPI包含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其中食品的權重較大,食品的需求卻是有限和相對穩定的,畢竟中國人口的增速已經大大放緩;但部分食品的供給卻是全球化的,從長期來看,這就是食品價格漲幅整體低於GDP增速的原因。
如進口大米的價格普遍比國內價格便宜,因為東南亞地區的大米種植成本大約只有國內的一半。與食品相比,非食品的價格漲幅就更小了,這是不僅因為國內產能過剩,而且大部分工業品都可以由全球製造和全球供應。
但是,有些東西既不能通過產能擴大來增加供給,也不能通過全球貿易來擴大供給,當需求增大的時候,該東西的供不應求導致價格上漲。
如北京、上海、深圳的住宅,由於這些城市土地供給是有限的,作為不動產,無法通過國際貿易來進口土地,隨著貨幣的氾濫,城市居住人口和投資人口不斷增加,購房需求大幅上升。
此外,過去勞動力相對過剩,資本相對短缺,所以勞動力很便宜,資本回報率很高,市場利率水平也高。如今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已經連續五年減少了,變成短缺,但資本過剩了,於是,勞動力價格上升,市場利率水平下降,因為利率也是資金的價格,資金供過於求,利率自然下降。
同樣,可以用供求關係來解釋1995年之後中國不再出現惡性通脹的原因,因為1995年之前,中國處在商品短缺時代,雖然貨幣規模不大,但全社會資產規模也很小(房地產、股市和債市的市值都很小),所以,貨幣沒有更多去處,只有集聚到商品流通領域,導致商品價格上漲。
當前,人民幣的貶值壓力較大,為何過去貶值不大呢?
因為過去中國勞動力、土地等要素價格便宜,吸引外資不斷流入,出口增速一度維持在20%以上,又創造出更多外匯,導致外匯供過於求。儘管那時貨幣規模增長也很快,卻面臨著升值壓力。
如今,中國的出口額佔全球出口總份額的比重已經超過13%,並仍有繼續上升的趨勢,外貿順差接近4萬億。但問題在於,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增速超過FDI的一倍以上,其他各種投資導致的外匯流出規模超過流入規模,外匯儲備在減少,這就導致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