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國人辭舊迎新必要祭祀,五穀豐登為天之厚賜,所以要祭天祀神以報之。(網路圖片)
辭舊迎新祭祀忙,迎來送往道吉祥。還憶我鄉太平世,新元更祈萬年長。
自知天地始,我鄉人即知祭天祀地,自知四時起,我鄉人即知辭舊迎新。舊年歲尾叫大年三十,三十之夜是為除夕,除夕守歲,徹夜不眠,熬到東方既白,即是新年歲首大年初一。此新舊交替之時,萬象更新之辰,能不尤其隆重。
鄉人辭舊迎新必要祭祀。蓋如《漢書》所載「報諸鬼神古聖賢有功於民者」。所謂鬼,先祖之謂也。此外,祭祀又與農事有關。蓋「年」之為字,本義即是谷熟。稱歲為年,即取禾一熟之意。《穀梁傳》曰:「五穀皆孰為有年。五穀皆大孰為大有年。」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五穀豐登實為天之厚賜,所以要祭天祀神以報之。故而,今日種種過年之俗,皆源於上古的年終大祭。
鄉人歲終臘祭極為盛大,若彼周代豳地,父老祭祖每「朋酒斯享,日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那樣的場面,儘是紅火與興旺。春秋之世子貢觀蠟竟用「一國之人皆若狂」來形容彼時盛況,而孔夫子聽罷,不僅不怪「國人之狂」,反倒說觀蠟之樂非子貢所知。可見此上古年俗,其義大矣。吏民縱飲,舉國若狂,大抵一年之盛,一國之盛全在此時。所以,臘祭為國之大事,反之,說「不臘」,那幾乎可以代指亡國之意。而臘祭之俗傳至後世,即演成臘八、小年、大年、乃至正旦一系列之敬神祭祖之活動。
鄉人過年之盛大,不只在於場面隆重,還在於時間之長。狹義者,自臘月二十三小年始,至正月十五上元日皆為過年。廣義者,則自臘月初八始,一直過到二月二龍抬頭,才算過年結束。
其初臘祭之日並不固定,後因天子蠟祭八神,遂將蠟日是定為臘月初八,此臘八之由來。故而鄉人於臘日合五穀雜糧造粥,稱之為臘八粥,亦源於臘祭八神之意。此外,驅疫亦是臘日活動之一。荊楚之地,村人於臘日戴面具,扮作金剛力士,皆擊細腰鼓,以驅邪除疫。故有俗諺「臘鼓鳴,春草生」,此之謂也。
臘八之後,又一重要吉日即是小年,多在臘月二十三日,小年又名祭灶節。所祭者,灶君也。這大抵又與民以食為天有關。不過,亦有說灶君之祭,始自我鄉漢世。漢宣帝時,有陰子方者,為人至孝且仁,一次臘日清晨造飯,見到灶君現身,遂以黃羊祀灶君,自是以後,暴至巨富。此黃羊祭灶的典故,遂成後世祭灶之俗。想來祭灶至富,當在仁孝,非在黃羊,故而鄉人年年祭灶,亦非只求富貴,亦在警世自醒。
此外,又有說,灶君每於年終要回天面見玉皇,稟報每戶人家德行過失,這大抵是源於《抱樸子・微旨》所載「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於是家家要祭祀灶君,後世更供以糖瓜,祈灶君多為美言,少說過失。此說雖近荒誕,不過,鄉人卻代代供糖瓜,樂此不疲,大抵是由於這些說法,頗有喜氣,何況吃上一顆灶糖,更為歲暮年初平添一味甘甜,至於為何要吃灶糖,誰又管它許多呢。
而我鄉唐宋之世,祭灶之供極盡豐盛。譬如宋人範成大作《祭灶詞》有云「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而備下這一席盛宴,就是為了「送君醉飽登天門」。想來,大抵是日日飽享人間煙火,久之,這灶君形象在文人筆下,遂成了與民同樂的醉神仙。
中國人過年有許多特殊的習俗,正月十四是王母娘娘的誕辰。(網路圖片)
小年之後,就是大年三十,三十之夜,即是新舊兩歲交接的除夕,所謂「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而除夕之種種習俗,皆意在除舊布新,消災祈福。屋舍院落皆要掃除一新,壁上貼年畫,窗上貼窗花,門上貼門神。
而門神亦有不同,唐世以前,鄉人多貼天師鍾馗,亦有貼神荼、鬱壘。後來太宗夜不安枕,聞聽戶外鬼哭,大將秦叔寶與尉遲恭自告奮勇,為太宗鎮守宮門。自是而後再無鬼怪作祟。想來秦叔寶與尉遲恭當是武靈臨凡,故有此神異。而鄉人亦爭相圖二將軍之像,貼於門上,秦叔寶與尉遲恭始為門神。
此外,又有貼福字,貼春聯,放爆竹。恰如我鄉宋世王安石寫《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而種種年俗之中,最隆重者,當屬吃年夜飯。年飯之前,先專設一桌,用於祭祖接神,名為天地桌。案上供奉極豐,有魚肉菜餚,點心果品,菜餚皆盛以高碗,以像鐘鳴鼎食之意。由一家之長帶領家人跪拜禱祝,是謂接神。之後,全家歡聚一堂,共享年夜飯。年飯菜餚甚是講究。冷熱葷素樣樣皆有,此外,必有魚,且魚不可食盡,以像年年有餘。又必有年糕,以像年年高。一家人從掌燈時分入席,豪嚼,縱飲,閒話,敘舊,一直吃到深夜,所以要吃得這麼久,亦是為了守歲,也叫熬年。蓋一年三百六十五日,舊歲新年之交僅在今宵一刻,能不恭送敬迎,一絲不敢疏忽。
熬到天明,便已是新年之元、新春之元、正月之元的「三元」之晨了,鄉人彼此拜年,先拜長輩,再拜平輩,小輩拜年,還有壓歲錢可得。之後,推門開戶,先放爆竹,此謂「開門炮仗」,以取開門大吉之意。爆竹聲息,滿地碎紅,燦若雲錦,是為「滿堂紅」。之後,出得門去,走街穿巷,謁親訪友,賀新年,道吉祥,家家瑞氣,戶戶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