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4月20日訊】這個世界充滿了「黃金法則」,無論是在道德、通訊領域,還是在時尚界,每個領域都有一條法則。但只有一條是「真正」的規則:貨幣的黃金法則——「擁有黃金,可定規矩」。
中國似乎也想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制定規則。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一直通過私人和官方兩種渠道大量收購黃金的原因。
由於中國黃金市場的不透明性以及中國官員不願意披露具體信息,沒有人能夠準確計算出中國自2000年起始至今已囤積的黃金總量。
Enter Koos Jansen(詹森)是新加坡黃金交易商BullionStar的分析師。經過對中國黃金市場的多年研究,最近他估算出至2017年1月底,中國黃金總量為19,500公噸,即21,495美噸(一美噸為2000磅)。詹森說。「至少從2002年以來,他們(中國)就將擁有黃金作為儲藏財富的手段加以推廣。但在2004年則更進一步,提出了‘儲金於民’的概念,這其實是一場鼓勵私人買進黃金的運動。」
私人囤積
根據詹森的估計,中國包括個人和公司在內的私人所持有的黃金總量為15,500公噸,而中國人民銀行的官方黃金儲備約為4000公噸。
這將使中國人成為印度之後的第二大黃金持有國。據估計,印度民間以首飾和其他形式持有大約2萬公噸黃金。美國的私營部門的黃金持有量是未知數,但美國財政部的官方黃金儲備是8,134噸。
但是,中國又是從哪裡獲得了這些黃金呢?要知道,在2000年時中國總共只有約4000噸黃金。
謎題的第一個答案是國內開採。
「20世紀70年代,當中國需要外匯的時候,便開始開採金礦。政府鼓勵人們不斷勘探、開採黃金。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現在有這麼多的金礦開採公司。」詹森估計,中國大陸現今約有600個左右的金礦開採公司,這600個金礦開採公司在2015年開採了490噸黃金,使中國超過年度開採300噸黃金的澳大利亞,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生產國。
賣入黑洞(中國)的黃金
下一個答案是從其他國家進口。據詹森估計,2016年中國進口黃金約為1300公噸,主要通過香港,也有的直接來自瑞士和英國。
在這裡,詹森指出了亞洲買家的特點:「當價格下跌時,亞洲的需求旺盛。當價格上漲時,西方需求強勁。 2013年4月,黃金價格崩潰,黃金從西方出口到中國,主要來自英國。」
當黃金進入中國時,它會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SGE)出售,該交易所也銷售從工業廢品中回收的以及國內開採的黃金。
詹森指出,令人意外的是,這些黃金的購買方不是中央銀行,而是消費者和公司。「在中國國內市場上,法律和激勵措施引導所有的黃金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交易。工業廢品中回收的、國內生產的、和進口的黃金,都必須首先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從交易所提走的黃金數量大致相當於私人黃金總需求量。」
中國國內黃金儲備總量估算值(綠色:進口累計;藍色:國內開採累計;
紅色:官方報導的儲備;黑色:1994年的珠寶商儲量基數。來源:作者博客)
對黃金的私人需求來自於希望資產多元化的個人投資者、養老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以及打算後期轉售的珠寶公司等等。
詹森說:「公司和個人以同樣的原因購買黃金:賣出人民幣,實現多元化,資產保值等等。」
對於中央銀行來說,他們的採購併不在官方的進口統計數據中顯示出來,而是保守極嚴的秘密。
詹森還說:「中國軍隊甚至有一個特殊的部門,我稱之為黃金部隊。它起初也在20世紀70年代始進行勘探。這個黃金部隊現在依然十分活躍。他們可以直接在英國接收黃金。」中央銀行還使用商業銀行在瑞士或南非購買黃金,並秘密運往中國。例如,2011年至2015年,倫敦黃金市場協會的黃金總持有量下降了2750噸,淨出口僅為1000噸。因此,1,750噸下落不明,最有可能的去向是中國的官方儲備。
根據詹森與中國銀行的聯繫,中國的官方持有量接近4000噸,而不是公布的1,842噸。
中國為什麼需要這麼多黃金?
「他們購買黃金以使人民幣國際化。如果有足夠的黃金儲備支持,他們可以使人民幣成為一個可信賴的世界儲備貨幣。」 擁有黃金,可定規矩。
這也是為什麼一旦黃金和白銀流入(中國)後便有進無出,中國就不允許哪怕一盎司的金銀離境。恰如詹森所說,「西方一直在把黃金賣入一個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