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理財」背後的真危機。(網路資料圖片)
【看中國2017年4月28日訊】中國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行長涉嫌偽造金融產品,並以產品「讓利」轉讓的方式吸引該行私人銀行高淨值客戶,致使逾150名投資者被套,涉案金額或高達30億元。
為「高淨值人群」貼身訂做的騙局
近日,多名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的私人銀行客戶向媒體反映,4月13日,民生銀行北京航天橋支行行長張穎被警方帶走。警方經偵部門通知投資者去做筆錄時,他們才得知此前在該支行購買的保本保息理財產品,系支行行長張穎等人偽造,總規模可能高達30億元。
多位投資者提供的產品資料顯示,這些私銀客戶購買的產品,在形式上,屬於從其他投資者處受讓民生銀行發行的尚未到期的理財產品,這些理財多數以「非凡」系列XX期命名(也包含其他名稱,比如一位投資者購買的產品名稱為「結構性存款H-1」)。
多名投資人表示,張穎及其他該行工作人員向他們推薦該產品時稱,該產品保本保息,由於「原投資人急於回款,願意放棄利息,一年期產品原本年化收益率4.2%,還有半年到期,相當於年化8.4%的回報」。
據一投資人反映,一個偶然事件後,民生銀行北京分行意外發現該產品並不存在,上報總行後,民生銀行總行迅速報案。
上述投資人稱,事發後,投資人們亦緊急聯繫民生銀行北京分行、總行高層尋求解決方案,但獲得的答覆是,該理財產品系偽造,民生銀行已報案,且表示此事件為張穎的個人行為。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終身教授謝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金融理財產品的高額利潤很吸引人。現在資金流動起來更容易,通過電腦、手機很快就可把錢聚集起來。如果當事人作假或攜款跑掉會產生很大影響,留下很多後患,因此世界各國都有嚴格的監控手段,執業人員必須經過嚴格考核,有執照才能上崗。
近年來,被媒體曝光的理財、投資類詐騙案頗多:
2015年的「泛亞事件」涉及22萬投資人的430億元資金。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有限公司於2011年4月由雲南省地方政府批准成立,通過P2P網路借貸平臺集資。2015年4月份宣布停止向投資者支付名為「日金寶」的理財產品的本金和收益。
投資者表示,泛亞公司涉嫌金融詐騙,設了一個「龐氏騙局」,也就是說,拿後來投資者的錢支付之前的投資者。
2015年12月,中國第一大網際網路金融投資平臺「e租寶」公司停止交易、涉嫌違法經營接受調查。「e租寶」註冊資本金1億元人民幣,從2014年7月開始集資總金額達到750億元人民幣,投資者接近90萬人。
「e租寶」之後不久,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大大集團發生違約並接受調查。該集團官網稱,其線上產品「大大寶」累計投資接近1.9億元。大大集團是上海申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成立於2008年。
2016年4月,中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涉嫌上百億非法集資的事件被曝光。中晉是一個P2P網路借貸平臺,從2010年開始集資。截至2016年2月份,中晉集資總額超過340億元,投資者超過13萬人,僅60歲以上的投資者就超過2萬人。
中國大陸金融業亂象多
除了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之外,大陸還存在其它多方面的金融亂象。比如各種名目的交易中心,包括貴金屬、原油類、農產品類、文化產權及藝術品類、股權類等。
青島魯銀商品交易中心及其會員單位上海騰浦資產諮詢有限公司,被曝出不具備經營現貨原油的資質,卻非法經營現貨白銀和現貨原油。該公司讓投資者投錢買入現貨,卻不能拿到現貨,而是根據價格波動決定盈虧。投資者表示,這就是在賭博,有人甚至5天就損失10萬元。
此外還有吉林農產品交易中心、廣東省貴金屬交易中心和其會員單位、西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廈門石油交易中心、湖南華夏銀都大宗商品現貨交易中心,等等,都曾被投資人曝出存在類似問題。
評論分析,中國大陸金融業亂象多,說明中共對此監控根本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放縱了那些欺騙行為。這與整體官商勾結、權力腐敗,以及沒有獨立的司法體制都有關係。
與此相反的是,中共政府對普通公民的監控卻到了無孔不入、登峰造極的程度。中共政府利用「大情報系統」、無處不在的攝像頭、網際網路警察、汽車監視、監控手機和電腦等方式收集公民的言論、出行、就業、愛好、購物等信息,目的是儘可能打擊影響其專制的不利因素。
中國的金融業何去何從?
評論文章指出:如果社會鼓勵勞動創造價值,將會越來越公平和繁榮,但是,如果財富湧向「坑矇拐騙、資本運作、制度套利」,必將導致「產業空心、貧富分化、道德淪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