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事件促成中英鴉片戰爭,並開啟中國百年的被侵略史。(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許多人認為,1839年6月3日的「虎門銷煙」事件,不僅促成中英鴉片戰爭,還開啟了中國百年的被侵略史。然而,當時為什麼需要禁煙?禁煙真是引發中外戰爭的關鍵嗎?
鴉片流入中國的時間很早,在唐朝就經由大食傳入罌粟種植,稱為「阿芙蓉」,並作為藥材使用。到了清代中葉,民間漸漸興起吸鴉片的風氣,致使雍正帝在1729年下令禁食鴉片,之後多位皇帝也多有禁煙規定。
英國商人走私 鴉片流毒成禍
然而,鴉片成為大患,是到了19世紀時。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為了平衡長期與中國貿易的逆差,便從印度走私鴉片到中國,於是鴉片逐漸流毒成禍。由於當時清政府規定不得販賣鴉片,英國商人都把鴉片放在貨船上,作為倉庫,再經由漁船走私到陸地上。這種儲藏鴉片的貨船,被稱為「躉船」。
道光年間,由於鴉片走私量日益增加,致使「上自官府縉紳,下至工商優隸以及婦女、僧尼、道士,隨在吸食」,對中國人的健康影響甚鉅,每年更因為鴉片走私,導致上千萬兩的白銀流出。
由於清代的貨幣是銀銅雙本位,小額使用銅錢,大額與納稅使用白銀。一般貧苦的百姓,生活時多用銅錢,一旦白銀大量缺乏,勢必要以更多的銅錢才能換得足夠的白銀納稅,對中下層百姓的生活影響極大。
因此,林則徐力諫道光帝禁煙時說:「鴉片流毒於天下……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充餉之銀。」道光帝終於聽從建議,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決心禁除鴉片走私。
虎門銷煙 觸動英國巨大利益
林則徐抵粵後,鴉片商原以為賄賂能打動新來的欽差大臣,但林則徐全不動心,限定三日內交出全數鴉片,但大部分的煙商,皆繳交數箱鴉片應付了事。
林則徐明白,差役胥吏都收受了鴉片商的賄賂,只有士人與他同一陣線,便召集書院學子入貢院「考試」。以「鴉片集散地及經營者姓名、零售商、過去禁煙弊端、禁絕之法」四道試題,掌握了所有煙商、貪官污吏的名單。
接著林則徐一方面嚴謹佈防,購買西方戰船、新式大砲,一方面封鎖「廣州十三行」,逼迫煙商繳交鴉片。最後,英商無奈,只得繳出鴉片230多萬斤。
為了徹底銷毀鴉片,林則徐改變傳統的銷煙法,在廣東東莞虎門海邊挑挖兩池,將鹽水引入池中,接著把煙土割開投入鹽水,泡浸過後再加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煙土溶解。待退潮時,把池水送出大洋。其間,更讓外國觀察員參觀銷煙過程。傳教士裨治文在《中國叢報》中記述:「我不能想像再有任何事情,會比執行這項任務更加忠實的了。」
虎門銷煙觸動了英國的巨大利益,接著便爆發鴉片戰爭。可惜在戰爭中,林則徐鎮守的廣州、香港一帶雖然擊敗了英國海軍,但沿岸各省官員對外國海軍缺乏認識,終至中方戰敗。
林則徐逝世 舉國哀悼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中國清朝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經擔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為主張嚴禁鴉片及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稱譽。
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煙時,使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將收到的鴉片於虎門銷毀。虎門銷煙成為清帝國與大英帝國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原因。
咸豐帝繼位,因洪秀全等組織的拜上帝會正在準備起事,咸豐帝下旨求賢以對付太平天國,大學士潘世恩、通政使羅惇衍、兩名尚書孫瑞珍、杜受田力薦林則徐。咸豐帝一直想重用林則徐,借用過去的威望去平起事。大學士穆彰阿、耆英等人仍想阻撓,咸豐帝忍無可忍,將穆彰阿革職,永不錄用,耆英亦被降職。
可是林則徐生病未癒,疝氣不時發作,結果他要躺在特製的臥轎,由福建、廣東山區,一路直達廣東,到潮州時,開始嚴重下痢,到了普寧,已病入膏肓,不得不暫住普寧行館。最後林則徐在兒子林聰彞及幕僚劉存仁陪同下,於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1850年11月22日)辰時,指天三呼「星斗南」之後,與世長辭,享壽66歲。
林則徐逝世消息一傳開,震驚全國,每天皆有數千人往行館跪拜,左宗棠從黃冕得知林則徐逝世,放聲痛哭。
清官林則徐一生奉命與西方周旋,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為《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啟發作用。
而他很早就對俄羅斯帝國有警覺,儘管當時俄國政府入侵中國的步伐還是處於初步階段,但林則徐認為俄國比英國更為危險,左宗棠曾問他對西方入侵的看法,他說出:「此(英國)易與耳,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吾老矣,君等當見之。」之語。他潛心瞭解新疆歷史,向新疆官員提醒保持邊塞安全,撰就《俄羅斯國紀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