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認為經濟走勢有其一定的規律,可以預測但不可以下定論。(圖片來源:Fotolia)
【看中國2017年6月11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6月9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5月份經濟數據。隨後,中共黨報發文稱今年不會發生通縮或通脹。專業人士認為,分析經濟的走勢難下定論,黨報這樣「信心十足」凸顯中共干預經濟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6月9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數據顯示:CPI環比下降0.1%,同比上漲1.5%;PPI環比下降0.3%,同比上漲5.5%。
CPI八大項價格同比七升一降。申萬宏源證券宏觀研究團隊分析認為:CPI回升主因食品價格同比降幅收窄所致,預計下半年CPI水平仍然呈小幅上升的格局。PPI回落主因生產資料價格下降拖累,工業庫存大約滯後於PPI 4-5個月,2月PPI高點之下預計庫存高點將出現在年中。近期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釋放流動性,對趨緊的流動性稍有緩解。第三季度較為關鍵,流動性拐點也許要到四季度。
6月10日,中共黨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在第3版發文稱,今年不會發生通縮或通脹。「物價走勢溫和,前期對經濟滯脹的擔憂基本可以解除,國民經濟不用承壓運行,宏觀經濟政策獲得良好的支撐條件……」
中共黨報稱不會發生通縮或通脹。(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截圖)
中國政經分析人士任中道認為,對經濟走勢來說,雖有其一定的規律。可以預測但不可以下定論,黨報這樣「信心十足」的下定論,凸顯中共干預經濟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通縮和通脹好像蹺蹺板的兩端,沒有一個經濟體能恰好處於平衡狀態。黨報如此發文,真是咄咄怪事。
中國大陸財經作家孫驍驥撰文認為,今天中國的經濟,已經進入了「冰火兩重天」的時期。一方面,現在每個人都覺得錢袋子很緊,同時又似乎找不到什麼靠譜的投資渠道。在貨幣流動性一端,銀行縮表造成現在的情況是很冷,但是資產價格一端,包括不動產等等,又是表現得很熱,怎麼打壓價格都下不來。
這種症狀,其實就是經濟生了病。它具體的表現為忽冷忽熱。當一個人自己感覺冷,但別人一摸額頭又熱得燙手,這明顯就是病的不輕。目前經濟的一端是在通脹,另一端卻是出現通縮的情況。具體來說就是資產通脹,消費通縮,這顯然不是什麼好的訊號。
孫驍驥表示,細看CPI數據,凡是管控嚴格的掠奪性消費領域,例如醫療、教育、交通等等,價格上漲最快。而一般的零售商品,價格不但沒有漲,反而可以說在下跌。佔著社會重要資源的生意人掙錢最多,老實製造產品的商家利潤變薄,而消費者沒錢消費,因為錢都給教育、醫療、住房、交通這些開銷蠶食的差不多了。
關於通脹和通縮另有一個觀點是貨幣因素導致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貨幣供應,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貨幣流速,貨幣流速是一個比貨幣供應更能影響通脹和通縮的重要因素。同時社會上所有的融資資金都有極強的支付轉移壓力,會促使社會經濟交易的盡快達成而大幅增快貨幣流速。因此,是貨幣供應和貨幣流速兩個因素同時相互作用導致了過去的中國經濟表面繁榮和通脹持續大幅增長。
中國當前社會總融資債務規模高達160萬億元人民幣,已是基礎貨幣的5倍以上規模。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債務危機在未來必然爆發,沒有破解之道,因為這個債務累積過程不可逆。因此,社會是絕對不可能主動去槓桿的,因為主動去槓桿的過程就會導致資產價格下跌和債務危機爆發。所以只能繼續累積債務到未來債務規模更加巨大而危機大爆發,全社會被動去槓桿。
就在5月24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將中國的信用評級從Aa3下調至A1,並預計中國的經濟增速將放緩、債務將繼續累積;5月26日,穆迪主權風險部副董事總經理Marie Diron表示,中國進行結構性改革不足以阻止債務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