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在遵守誠信爲基礎的社會公德範圍內,才能獲得最大的持久的社會和個人的利益。(圖片來源:Pexels)
人們普遍都認爲,易經是占卜測卦的書,而易經關於社會道德倫理,文史哲學方面的論述,卻不多爲人所知。這是因爲易經的年代久遠,文字艱深,讀起來吃力費勁,更何況社會倫理、文史哲學大多比較抽象,不如占卦問事,能夠直接體現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所以,後世人們多知占卦易,而不知社會和文史哲學之易。
社會行爲,以誠信爲本,這是被現代社會行爲規範所公認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易經裡也有直接對誠信的表述,其意義和現代人的社會行爲規範是完全一致的。
古人講誠信,用的是一個「孚」字,孚字按照今天的理解,有兩個意思,一是信譽或信用,二是信服。有句成語「深孚衆望」,就是說因爲有良好的信譽而被人們所信服。易經裡用孚字來表述誠信的理念,一共有二十九處。有意思的是,這些表述,大多都有方法論的指導意義,更可以解釋我們今天千變萬化的社會行爲。
比如,易經六十四卦中,排在第六卦位置的訟卦111010。訟是訴訟,打官司,也引申爲糾紛、麻煩、禍亂。這是因爲人與人之間不同的利害關係,在矛盾激化後的必然結果。爲什麽會産生這樣的結局呢?
訴訟裡有卦辭解說,「訟,有孚窒惕。」用白話解釋,這句卦辭就是說,因爲誠信被窒塞,因爲誠信不能得到堅持和惕守,所以就有訴訟、糾紛、官司等等麻煩出現。在易經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中,訟卦的位置在需卦010111和師卦000010之間。
需卦在前,說的是需求,是飲食之道,是利益的獲得,是人們的生活基本物質條件。師卦排在訴訟之後,師的本意是衆,有群起而攻的意思,用白話講,就是帶兵打仗。從需卦到訟卦,再到師卦,中間有一條線的連接,這條線就是孚字所表現的誠信。
因爲在物質利益分配不均的過程中,誠信受到質疑;利益的爭奪、矛盾的激化,誠信最後被抛棄,唯有用戰爭來解決問題。訟卦,概括了各種危機的根源。於大處,觀國際;於小點,窺視家庭鄰里,都是因爲孚被窒惕,互相之間沒有理解和尊重。所以,我們應該怎麽辦呢?答案只有一個,恢復誠信。
社會行爲,競爭是必然,利益永遠在爭奪之中,易經告訴這種狀態的發展結果,就是訟和師。這當然不是社會行爲的目的,要避免這種結局,就要避免在利益爭奪的競爭中,損傷到誠信二字所定義的社會公德。唯有在誠信所界定的範圍內,才能避開二敗俱傷的惡性競爭,也唯有在遵守誠信爲基礎的社會公德範圍內,才能獲得最大的持久的社會和個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