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年代的好職業

作者:老綏遠韓氏 發表:2017-07-16 09:5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7年7月16日訊】中國有句老話:「民以食為天」。這話,是在強調糧食的極端重要性。在中國,幾千年來,老百姓的這個「天」,實際上就是填飽肚子。最重要、最起碼的就是不要餓死,其它的都談不上。那些年,許多中國人一天忙到晚就是為了那一口吃喝。

聽父親講,解放軍圍困長春時,長春隨意一個蹬三輪的就能娶個女大學生。三年大飢荒時期,即便是開飛機的,也不如呼市運輸公司一個趕馬車的榮耀。那是大馬車啊,跑起來轟轟隆隆,雙輪捲起滾滾紅塵。趕馬車為啥餓不起來?因為到處都能找到入口的東西。再說馬每月還供應高粱、黃豆等精飼料呢!你偷吃,馬能舉報你?再不濟,啃上幾口豆餅也挺耐飢。

「一天吃二兩,餓不死司務長,一天吃八錢,餓不死炊事員。」內蒙古衛生防疫站動物室的高大爺,那幾年就沒咋挨餓。因為動物室裡的兔子、荷蘭豬、小白鼠都有供應糧。高大爺每天要蒸好幾籠玉米麵窩頭,我如果長時間扒在窗口看,有時他會給我掰點吃。

1960年,岳父母都在包頭東河區糧庫工作。聽妻子追憶說,那時她們全家雖然人口很多,但並未感到十分的飢餓,聽得我艷羨不已。

糧庫的糧食由火車運進,經由皮帶運輸機或人力肩扛入庫。由於麻袋封口不嚴,破損時時都會發生。散落的糧食,用掃帚掃起來後就變成了「土糧」或曰「砂糧」。土糧是無法加工成麵粉的,可以用來作飼料,也可以分給職工。

妻子說,那時她們家連老帶小八口人,每天晚上都很忙。打開麻袋,把土糧捧在桌子上,大人小孩圍住飯桌,在燈下從土糧裡挑揀米粒或麥粒。人多勢眾,用不了多長時間,挑揀的就夠第二天食用了。

糧庫裡的土糧畢竟是有限的。如果不夠分時,有些工人就會故意把麻袋捅破,糧食灑落的遍地都是,大家往往心照不宣。

還有一條比土糧更便捷的方法,那就是偷,當然也不能過分。比如衣袋裡可以有一點兒麥子;挽起的袖口、褲腳裡也可以有少許的麥子;甚至鞋裡也可以捎帶一些麥子。

幸好那時「工人階級領導一切」,不容許對工人階級搜身。即便搜身,裝運過程中,不經意在衣褲間留下一二兩糧食,你能說過分嗎?煤礦工人從井下上來,衣兜裡,鞋裡也都是煤屑呢。更何況糧食可以入口,餓極了,生大米或麥子,都可以嚼著吃,這是神仙也難以管控的。

據妻子說,那些年岳母早晨上班,從家走時總要帶點糖精。在單位裡,用燒開水的大鐵壺煮玉米吃。東北的馬牙玉米,放久了沒有一點味道,擱點糖精就好吃多了。百萬人口城市的糧庫,玉米堆積如山。工人煮點吃,領導視而不見。

1960年,糧庫的王大爺四十多了還沒娶過媳婦。那年,有一個陝西府谷的中年女人領了個十六七歲的女孩來包頭逃荒,住在家屬院裡的水房裡。所謂水房,是個不足六平米的小屋,裡面有個自來水龍頭,冬天為了防凍,生個小火爐子。白天她們出去乞討,晚上就在這裡安歇。王大爺看娘倆可憐,每天從糧庫偷幾捧玉米顆子給她們送來。過了幾個月,娘倆氣色緩起來了。一天,這個女人領著閨女進了王大爺的家。倆人雙雙跪地不起,女人非要把女兒嫁給王大爺,以報答王大爺的知遇之恩。王大爺是個老實人,豈可趁人自危?後來經眾人打幫勸說,娶了那個中年女人,那個女孩子成了他的繼女。九十年代,王大爺過世時,那個繼女哭得昏天黑地,他的親生兒女也沒有那麼動情,人們都說這是王大爺修來的福分。

1960年,母親在街頭碰到了一個豐鎮老鄉,名字叫康燕燕。她是我表姐閏花的初中同學,在離我家不遠的人民路糧站工作。那個年代,在糧站工作的人比現在當個正廳級幹部都吃香。後來我們跟她沾了不少的光,比如用糧票就能直接買到碎大米;用一斤糧票能買到十斤山藥。有時,不用糧票就能買到土面,土面就是糧站下班後,掃地掃起來的麵粉。糧站每天在裝卸、運輸過程中要灑落許多麵粉,這些麵粉都算作了損耗。稍微乾淨一些的都被內部人收撮起來吃了,緊貼地面的,混進泥土的,就賣給員工的親友們了。劉姐在呼市沒有直系親屬,因此,我們就能享受她直系親屬的待遇了。現在想起來,那些麵粉很髒,蒸出的饅頭就像黑麵饅頭,但那時,我們吃的都很香,父親說:「土怕啥?莊稼都是土里長出來的,按聖經上的說法,人都是上帝用泥捏出來的呢。」

母親那時在市醫院工作,有時能幫她開藥;妹妹的舊衣服也都送給她的孩子穿了。記得有一回,劉姐說她貧血,想讓母親幫她買二斤紅棗補血。那時,只有醫院的中藥房裡才有少量的紅棗,人家是用來做藥引子的,最多只能給四五顆。這件事母親沒有給人家辦成,好長時間沒臉去見她,關係也就慢慢地疏遠了。

俗話說,「餓死的廚子一百八」。我有個同學,父親就是廚師,聽他說,他們家在那幾年也不太餓,他爹在做飯時就捏捉的吃飽了,家裡足足省下了一個人的口糧。每年年根,食堂會餐,殘湯剩飯也都給他們收撮回家。

呼市皮革廠,每天有成車的豬皮從集寧肉聯廠運來。要做成皮鞋頭道工序是把豬皮上沒刮淨的肥肉刮淨。我有一個同學的父親在派出所工作,正好分管皮革廠那一片的戶籍,於是經常找人買豬皮上刮下來的肥肉。雖然那點點滴滴的肥肉不怎麼乾淨,而且有的因存放時間長已經霉變。

在中國,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最好的職業。聽舅舅說,毛時代農村地位最高的職業是殺豬匠。那時沒有肉吃,如果跟殺豬匠搞好關係,就可以買一些豬下水、豬血之類。如果沒關係,下水哪能輪到你?你看見生產隊長把槽頭肉白白提走,恨不得奪過殺豬刀一刀把殺豬匠捅死。毛時代的殺豬匠,幾乎個個都是「鎮關西」。

那時,司機、售貨員、賣菜的,也都是令人眼紅的職業。尤其司機,車軲轆一轉,給個縣長都不換。哈哈,這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六十年代,糧庫的裝卸工成了全中國婦女心中目的如意郎君;

文革初起,軍戰士是眾多女孩追逐的目標;

七十年代,司機又成了靚妹的首選;

八十年代,知識開始值錢,大學生大多做了東床快婿;

九十年代,暴發戶們可以海選美色;

可惜我呀,生下挨餓,上學停課。無論哪種好運氣,都沒輪上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