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17年8月12日訊】自由是個好東西,所以才有那麼多人不惜辛勞追逐它。
以前上學的時候,一直幻想並腦補著自己做一名自由職業者的樣子。想像著不需要每天煎熬著早起,不需要趕痛苦的早高峰去上班,可以在個適宜的季節出遊,最好能抱一天電腦邊行走邊辦公隨意掌控自己的時間,既能快樂的玩耍又能為自己創造價值。
如果再描述得有畫面感一些,就是十點鐘懶洋洋地從床上爬起來,一邊吃早中飯一邊刷個NBA,下午在自己的工作室畫上一下午的畫,傍晚去跑步健身,再去過豐富的夜生活。
每個人各自追求的自由不同,但我描繪的這自由的輪廓,大抵和大多數人自由本源的樣子沒有多大區別吧。
而當我工作後才發現,我對自由的理解是那麼的膚淺。原來我奮力追求的自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人永遠也不可能有絕對的自由。
1、
事實上在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也有過對「自由」的嘗試。
有次跳槽換工作,厭煩太久工作束縛的我,想嘗試一下二個月不上班的freestyle。那時候,每天睡到十點鐘,懶洋洋地從床上爬起來,一邊吃早中飯一邊刷個NBA,下午再給自己泡杯咖啡開始工作,傍晚去跑步健身,再去過豐富的夜生活。開始的時候過的也是愜意。可是這樣狀態沒過多長,我發現這樣的狀態再難維持下去。因為我的生活節奏開始脫離了我臆想的軌道,我擼劇擼到半夜四五點,早上蓬頭垢面的起來發現早已中午,又昏又餓,臉和頭都懶得洗,就這樣蓬頭垢面的跨上大褲衩,就上街去找吃的。說好的每天一張設計稿,結果卻是一拖再拖,整個生活好似跑了調的曲子,音符漫天飛揚,再也譜不出一個完整的曲子。也沒了時間的緊迫感。
後來我才懂得,「那種垂手可得的自由,其實並不叫自由,它叫任性;真正的自由永遠與嚴格的自律為伴。」
2、
以前總是羨慕那些有錢人,有錢又有閑的生活。可真由於工作上的小契機接觸到這些人的時候,才發現他們哪是有錢有閑呀,他們只是忙裡偷閑。
老闆為了談項目,拼合作,拉投資,天南海北的到處飛,今天看到朋友圈晒深圳的大晴天,明天就看到了北京陰雨天。這才感嘆道別人朋友圈的歲月靜好,實則是別人自律,勤奮支撐起來的樣子,都是在一邊忙一邊抽著空體悟著生活。
有人說有錢又有自由,是人生最好的狀態,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有錢並不容易,有自由更難。對於想要有所作為的人,注定勞碌,錢和自由其實並沒有太大關係。
當一個人有能力,有影響力的時候,自然會帶來可觀的收入,成為有錢人。但同時也被這個世界,被更多人需要。也就意味著當你擁有更多選擇權,有更多屬於自我的空間,有更多許可權,也就意味著肩負更多責任。
3、
最近喜歡上一個女作家,嚴歌苓。先拋開她有溫度的文字不說。光看她對於生活的自律就讓我折服。年過半百的她,腰身曲線工整的像個大提琴。
有次讀到一則對嚴歌苓談寫作的採訪,她說道:
「很早我便明白了,在漫長而孤獨的寫作路上,比起天分、勤奮,自律才是更為重要的東西。」
這就是嚴歌苓,她在過著一種自律的生活:每天寫作六小時,每隔一天就要游泳1000米。每隔一兩年,嚴歌苓的名字就會出現在暢銷書架或者改編的影視作品上。
她出書就像交作業一樣「規律」,於是她總會被問:「你怎麼能寫那麼多書?」嚴歌苓的答案跟她每天的生活一樣簡單:「我當過兵,對自己是有紀律要求的,當你懂得自律,那些困難都不算什麼。」
也許這就是自由吧,你想要越多,你就越是需要拿更多的自律來換。因為自由永遠與自律為伴,像鳥兒翅膀一般,剔除任何一個鳥兒都無法翱翔。
偶然間也看到這樣一句話「在某個年紀之前,你可以靠透支身體,小聰明和老天給你的運氣一直取巧地活著。然而到了某個年紀之後,真正能讓你走遠的,都是自律,積極和勤奮。」
最後借用康德一言結尾: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責任編輯:華啟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