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的「剛需」住戶到底有多少?(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10月26日訊】一直以來都有人問,「剛需」能不能買房?這個問題其實很多餘。之前我們說吃飯喝水的都叫「剛需」,所以同類推導就是沒有房子不行的才叫「剛需」。那麼,既然沒有房子不行,也就不必問該不該買房了——當然要買!之所以大家這麼問,關鍵點在於到底是不是剛需,他自己也不知道。很多人就是覺得小房子住的不痛快,或者看房價猛漲,所以就自稱「剛需」,但其實根本不是,只是一種貪婪和恐懼:貪婪房價的巨大漲幅,恐懼現在不買以後就買不上了。
現在好了,北京推出一招,很快就能測出到底有多少真正的「剛需」,這就是共有產權房。之前說過很多次了,老實說我們之前也沒底,怕這政策跑偏,又變成跟之前的經濟適用房一樣,這種號稱的「保障房」,在天通苑能蓋出200平米一套,最後還堂而皇之的經轉商,讓一些有關係的人輕鬆得利。共有產權房吸取了這個經驗教訓,在10月22日,北京市住建委給出了共有產權房管理辦法,明確強調:共有產權房永不轉商;共有產權住房購房人取得不動產產權證滿5年的,可按市場價格轉讓所購房屋產權份額;同等價格條件下,代持機構可優先購買;代持機構不買的,購房人可在特殊的網路服務平臺發布轉讓信息,轉讓對象應為其他符合共有產權住房購買條件的家庭。換句話說,共有產權房就要在特殊的體系中循環,而不跟商品房發生關係。
玩過網游的朋友都知道,這就相當於單開了一個伺服器,要把這邊的「剛需」玩家都接走。而在新的伺服器上,買房的價格都是打折的,最低是50%的對折。我們看到,共有產權房的轉讓條件,不是回購就是在嚴格標準中轉讓,這部分房子基本上很難產生溢價,而且鎖定期5年。這種價格低,漲價空間不大,限制多,流動性幾乎沒有的房子,炒房者肯定不會要。而那些想買多套房投資的,顯然也不夠資格。想改善居住條件的,也因為名下有房而不能購買。所以能買這種共有產權房的就只有真正的「剛需」住戶,沒房不成的。還有那種父母有多套房,子女手上沒房的。但問題是,這種人本身不缺房子住,買這個共有產權幹什麼呢?湊這個熱鬧也索然無味。一開始可能湊湊熱鬧,過一陣吃瓜群眾也會逐漸散場。北京朝陽區第一個共有產權房,保利地產的項目,位置也很好,就在東四環外一點,當時12萬人參與搖號,這裡麵包括住在朝陽或者工作在朝陽的,也包括東西城的符合條件資格者。這其中不少還是吃瓜群眾,應該是剛需的上限,未來隨著政策逐漸收緊,這個人數可能還會下降。一些湊熱鬧的也會離場,如果以這個數字推算,北京的真正剛需也就是30-40萬人左右。按照北京未來幾年的規劃,房子顯然足夠住了。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我想我們已經找到了一條抑制炒作的新路,那就是限制流通,把房子變成消費品,那就真的沒法炒了。特別是在北京、上海這種一線城市,城市財政不依賴土地財政,必須要做出表率,讓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房盡快大面積鋪開,把真正的剛需接到另一個伺服器去,讓大家在新的規則下理性買房。把價差預期榨干之後,就知道真正的需求是多少。
不過,對於商品房的投資者,可就要好好想想了,「剛需」都接到另外的伺服器去了,那麼你的「老、破、小」賣給誰呢?「老破小」賣不動,拿什麼改善住房?改善不了。那大房子又怎麼賣?房子就像一個多米諾,最底層的需求會觸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現在,最底層的需求沒了,未來樓市將會更加寒冷。你的房子將更難變現。但是否會降價,這主要看著急用錢的人多不多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調控力度的繼續收緊,以及這種保障房越蓋越多,你買的房子房齡越來越老。此外,還有加息、縮表、房產稅等因素,很顯然現在,時間已經成為了炒房的最大敵人。越往後變現的困難就越大。房地產的投資跟股票不同,房地產的頂點也就是他的底點。在最高點過了之後,你是很難賣掉或是賣不掉的。所以,聰明的樓市投資者都會選擇提前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