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時時警惕自己,以免自視甚高、目中無人而喪失了自省與良知。(繪圖:志清/看中國)
中國人自古就秉承要修身正心的傳統思想,多培養美德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益事。可是謙虛忍讓豈是那麼容易辦到的嗎?我們很容易一下子就放大了自己,看不見別人的優點與自己的渺小。所以,我們需要時時警惕自己,以免自視甚高、目中無人而喪失了自省與良知。小編在此介紹古籍中記載的金語玉言,供大家瞭解「謙遜」的重要。
謙虛反省才能得好教養
很多文章提及某些正統的價值觀或良好觀念時,都會舉一些名人的相關例子來提醒大家說:這些名動天下的大人物都尚且知道要維持、遵守這些精神價值,並以身作則,那麼我們這些平凡人豈可不更加奉行呢?可見,普遍的人都有一個觀念是:這些腹笥甚廣、聰慧傲人的名人都懂得要修身養德了,一般人自然是不能再輕率地看待這些正統思想而不多加修正自己的言行了。倘若真有人尚未有顯耀成就即自傲自滿,自以為不需要理會那些自古流傳至今的精神價值,那可真是要鬧笑話了。
由此可知,名人能夠成為眾人口中的典範,自是有他的道理在。小編估量,良好的修養勢必是一大關鍵,而「謙遜」絕對是組成良好修養的要素之一。一個名人若不知道要謙遜待人,誰會喜歡親近他?誰還會在私底下多方讚歎他呢?頂多是恭歎他的偉大成就,但卻對於他這個人的驕傲自滿而搖頭嘆息。這就是「成就無法彌補道德的空白」啊!
況且,「以德服人」向來是人與人相處的良方。然而,要具備美好德行,絕對不能缺少自省。可是,一個恃才傲物的人會真正看得到其他人的長才與美德嗎?他懂得時時刻刻都得自我勸誡、反省與忍讓嗎?當然不太可能的,說不定他還會逐漸成為一個只懂得惡聲惡氣、橫行霸道之人呢!唯有謙遜忍讓、能內自省之人,才會看得見自己的缺點、惡質與渺小,方能進行不斷地修正與改善。所以,「謙遜」與自省是相輔相成的,它絕對是能讓一個人培育出完好修養的條件之一,它亦是能讓人進行徹頭徹尾的省思的關鍵所在。
小編在這裡要介紹一個您可能沒有聽過,也不太有名的三國官員王昶。這位王昶他說過不少深富哲理之言,讓人聽了如醍醐灌頂,值得深思再三。據《三國志》記載:「其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謙實,以見其意,故兄子默字處靜,沈字處道,其子渾字玄冲,深字道冲。」可知,王昶為自己與兄弟的孩子取名字,是根據老子的《道德經》,他以謙虛和誠實來彰顯志趣。此外,王昶著有《家戒》,後被收錄於《三國志》中,他的用意在於勸誡後輩要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理,而他也總勸子輩要謙遜寬厚。
王昶金言教導後輩恭謙忍讓
魏青龍五年(237年)一月,魏明帝下旨要每位公卿都向朝廷推薦一名德才兼備之人。司馬懿推舉之才,正是袞州刺史王昶。
王昶為人謹慎謙遜,他亦指導後輩做人處事需得謙恭寬厚。王昶表示:「發展過快的事物,往往衰亡亦快,而發展緩慢的事物往往衰亡得亦較慢。有些草是早晨開花,但到了傍晚卻凋零了。松栢之茂,能夠保持在嚴寒中不衰弱。因此,才德清高之君子忌諱速成,亦戒忌闕黨童子那般的輕狂。」
「人有善行,鮮少不自誇的;有能力者,罕少不自我誇耀的。自誇則會掩蓋別人的優點,自我誇耀則會凌駕於他人之上。掩蓋別人的人,其他人也會掩蓋他;凌駕別人的人,其他人也會凌駕於他之上。」
無論古今,王昶的話都是很有道理的。其實,大家都知道,不只王昶這樣交代後世子孫,連至聖先師孔子、道家始祖老子都瞭解並遵行謹慎、不狂傲與虛懷若谷的道理。連這些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有德聖人都如此嚴謹恭謙,我們這些平庸俗人又怎麼能放大自我,恣意詆毀或瞧不起別人呢?
參考資料
〈誡子書四則---王昶、馬援、鄭玄、諸葛亮(國學治要三/三篇/卷二)〉(國學治要學習網)
秦山整理〈文史漫談:謙虛恭和 以德服人〉(正見網)
秦山整理〈【古風古卷】王昶箴言〉(看中國)
《三國志》(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