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哈佛大學的圖書館裡有一本珍貴的藏書——《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書於1818年寫成,作者卡爾•威特是一位清貧的牧師,他記述了弱智兒子在14歲以前的成長過程及自己的教育心得和方法。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博士賽德茲說:「把一個低智兒童培養成了聞名全德意志的奇才,這是證明《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神奇和偉大的最好例子。」
父母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斥責孩子,而是耐心的講道理。其實孩子做壞事的罪過在於大人而不在於孩子,父母沒有把孩子的精力引向好的方面,放任不管才導致孩子去做壞事。
兒子的母親是他的一個外交家
卡爾的母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和作者一樣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和關懷。兒子具有各種良好的品德、開朗活潑的性格、對他人的同情心等,都是與他的母親細心培養分不開的。卡爾的母親不用命令的方式就能讓兒子自覺的去做事情,引導兒子正確的對待學習,還會關心兒子的遊戲,同時努力在兒子的心目中保持一種權威。
有的母親打扮的過於豔麗,走在街上成為人們的笑柄;有的母親因為懶惰而衣冠不整,也會被人恥笑,這都會讓孩子感到難堪。但很多母親不注意這一點,失去了孩子對她的尊重,沒有盡到母親的義務。有許多母親為家務所累就不關心孩子的遊戲,當孩子讓媽媽看一看自己時,她們經常頭也不回,有時還會訓斥和打罵孩子,這都會傷害到孩子。
為了使卡爾養成良好的品德,母親繪製了品德表,內容是:服從、禮節、寬大、親切、勇敢、忍耐、誠實、快活、清潔、勤奮、克己、好學、善行。如果兒子做了這些行為就貼上一顆金星,就會得到和金星數量相同的書、水果、點心等,反之就貼上一顆黑星,而且不能得到這些獎品。母親從生活中的小事培養兒子的善行,並教會他做人的道理。
有一天卡爾一個人在家,天下雨了他卻沒有把拴在院子裡的小狗帶進屋裡,小狗凍的渾身發抖。母親回來後把小狗牽到屋裡並質問兒子原因,兒子一直為自己辯解。母親問道:「那麼把你也放在外面去淋一會兒雨,你願意嗎?」「不願意。」「卡爾,你自己不願意,為甚麼要小狗去淋雨呢?你看,天氣這麼冷,小狗也會生病的。把小狗放在冰冷的雨水中,這多麼殘忍啊!假若有誰讓你去淋雨以致生病的話,做媽媽的該有多麼傷心呀!」聽了母親的話,兒子慚愧極了,表示以後一定要愛護小動物。
怎樣才不會慣壞孩子
有很多父母認為打罵孩子就可以教育好孩子,以為這樣就不會慣壞孩子。但是這樣做不僅傷害了孩子,而且使孩子變的頑固、冷酷、殘忍。有些孩子被父親打壞了耳膜,有些孩子臉上經常有父親留下的手印,這非常令人痛心。
自尊心是一個人品德的基礎,如果失去了自尊心,一個人的品德就會瓦解。父母經常責打孩子,經常數落孩子的過失,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父母要讓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那麼首先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不能把錯誤的、不良的習慣傳染給孩子。
孩子生下來就有利己的天性,總想的得到很多東西,父母不要因此而隨便責打孩子,要正確引導他們,從小就教孩子為他人著想、憐憫他人。卡爾從小時候開始,作者就鼓勵他把自己的東西送給窮人家的小朋友,還鼓勵他幫助別人幹活,所以卡爾從小就是母親和女傭的好幫手。
有些孩子由於缺乏經驗、賦予想像,有時會說謊,而且也知道說謊是壞事。這時父母不應過分的指責,要幫助他改變說謊的習慣。從無害的撒謊到欺騙他人的撒謊,它們之間是有區別的。父母要注意採用有效的方式,而不是打罵的方式來改變。閱讀書本中的知識和道理對孩子會有良好的指導,勞動可以讓孩子感到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
他的一個朋友的兒子經常去糟蹋花園中的花草,於是他告訴朋友給兒子買來鋤頭和鐵鍬,讓他自己種花。結果這個孩子不僅種花草,還非常愛惜它們,這是因為把孩子的精力引導到種花上了。對於孩子既不能嬌生慣養,也不能過分的斥責,只有採用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去引導孩子,才能培養出孩子的善行和以後做人的能力。(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