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以來中國外債規模呈現出逐年不斷增加的趨勢……(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18年4月14日訊】我們首先來看一張表,看看中國從1998年至2017年底的外債數據到底是怎麼樣的。
需要注意的是,從2014年之後,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外債統計方式進行了調整,既包含人民幣外債,也包含外幣外債。而這張統計表中,將人民幣外債給剔除了出去,以便我們「更深刻」的瞭解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對外債造成的可能影響。在這裡必須著重說明的是,截至2017年底,外幣外債的82%是美元債,也就是必須用美元進行償還的。所以下表中的匯率,也是美元對人民幣匯率。
1997年以來中國歷年的外幣外債數據一覽表(作者製表)
從趨勢上來說,從1997年到2017年的20年裡,中國的外幣外債規模是持續增長的(只有3年的年度外債增幅是負值)。這種趨勢其實是很有趣的,因為這些年恰好是中國的黃金髮展時期,通過龐大的出口貿易掙來的外匯以及吸納外商投資,那時的中國其實是「不缺錢」的。但問題是,就是這樣一種不缺錢的狀況,卻依然還要維持外債規模的增長,筆者真不知道應該怎麼去解釋。
與我們想像的不一樣,中國借外債的主體其實是各類國有政策性銀行,它們揹負的外債佔比達到了49%,其次才是企業,佔比40%。當然,我們沒有區分企業外債中的國企外債,想來應該也不會少於一半的。這樣看來,中國所有外債中的至少有70%,其實就是國家債務。
截至2017年底,中國的外幣外債規模為11227億美元,如果其中的70%是國家債務的話,那就是7859億美元。以3%的平均美元債利率來計,2018年中國政府需要支付的利息是238億美元。這些債務基本上都是1到2年的中短期債務,長期債極少,這裡保守假設其中有一半的本金需要中國政府在2018年年底前償還,也就是3929億美元。這樣合計起來,2018年中國政府要承擔的剛性美元償付規模為4167億美元。
麻煩在於中國政府沒法印刷美元,只能印人民幣。要償付外幣外債的話,中國政府手裡其實也沒什麼財政結余,外匯儲備也不能輕易動用,唯一的還債辦法,就是印人民幣兌換美元回來。如果人民幣匯率下跌,中國就必須印出更多的人民幣來兌換美元——無疑,這就會造成通脹。
以現在的匯率大約6.29計,中國政府要償付4167億美元的外債利息,需要印出26210億人民幣,這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了。匯率每跌1%,就要多印262億人民幣來還債。如果匯率跌回到2017年初的6.96,那就需要印出29002億人民幣了。如果繼續跌下去,比如跌到8,那就要印33336億人民幣了。
按照這種邏輯,中國政府還真是有一萬個理由守住匯率不動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