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諾伊人會教導孩子去做積極性與創造性的夢。(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人腦,白天清醒時會思考,晚上休息時會做夢。各學派的專家對夢的本質看法不同,有人認為夢是日常生活的反映,有人認為夢是希望的活動,有人認為夢是預測未來之源,甚至有人認為夢是一種覺醒的狀態,上述種種說法,至今仍無定論。
各個種族對夢的解釋也大異其趣,印第安人堅信夢境的一切必會實現;愛斯基摩人則相信,做夢時他們的靈魂出竅到另一個虛幻世界中;而馬來西亞原始叢林中的森諾伊族,把解夢當做日常生活裡的一件大事,用來促進溝通,增進友誼。
教導孩子做創造性的夢
森諾伊人白天相遇的首要之事,就是彼此說出昨晚夢見之事。假如某甲在夢中攻擊了某乙,到白天,某甲會主動向某乙道歉並請求原諒;若某甲被某乙欺負,也會告訴某乙,當然某乙也會向某甲致歉。
他們還會教導孩子去做積極性與創造性的夢。舉例來說,如果孩子夢到遭老虎追趕,長輩就會建議他在下一個夢中要勇敢地轉身攻擊,因為面對夢中的險境,他們認為必須去克服而不可逃避。如果孩子夢見掉落懸崖,就會要他在下一個夢中輕鬆地展臂飛翔,並鼓勵孩子降落在一個好玩之處,以便次日早上向大家述說快樂的旅程。
森諾伊族此種解夢的傳統,塑造一個既無精神病患也無暴力的和諧部落。在比較文明的國度裡,大家總以為做夢影響睡眠,有害無益。近年來的實驗發現,做夢是睡眠的一部份,故意阻擾受試者做夢,結果產生緊張、焦慮、暴躁等異常現象,當允許受試者繼續做夢,上述的現象就消失了。
小夢大有用
夢境是一個自由自在、不受約束、不合邏輯的虛幻世界。在這個世界裡,腦袋能夠毫無羈絆地自由馳騁,因此許多科學家和藝術家都運用做夢完成偉大的創造和發明,或利用夢來協助解決問題,譬如:
‧德國化學家馮凱康勒(Friedrich Von Kekule)長期思考某化學方程式不得其解,後來在睡覺時夢見一條蛇咬著自己尾巴圍成一個環形,從中得到靈感,提出苯分子的環狀結構。
‧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在理論核子物理研究中,於打瞌睡時突然想通,發現中子論,榮獲1949年諾貝爾物理獎。
‧2002在台灣銷出三十萬冊的企管暢銷書《從A到A+》,此書名就是當時出版該書中文譯本的遠流出版公司總編輯吳程遠於睡夢中想出來的。該書英文名為 Good to Great,大陸直譯為《從好到最好》,銷路平平。
‧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深知做夢的價值,當他為某一難題困住時,就往實驗室的長沙發一躺,小寐片刻,夢醒之後自然就想出解決之道。
要利用做夢培養自己的企劃力,別忘了在床邊備妥紙筆或錄音機,當夢中想到好點子,醒來之後立刻記下或錄下來。好點子稍縱即逝,你若不立刻記下來,可能以後永遠都想不起來了。